焊接应力与变形
• 1) 将焊件固定在刚性平台上。
薄板拼接时的刚性固定 30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2)将焊件组合成刚性更大或对称的结构。
T形梁的刚性固定和反变形
31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 3)利用焊接夹具增加结构的刚性和拘束。
对接拼板时的刚性固定
32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 4)利用临时支撑增加结构的拘束。
防护罩焊接时的临时支撑
• 如果压应力小于金属材料的屈服点,则当 杆件温度从T1恢复到T0时,若允许杆件自 由收缩,则杆件将恢复到原来长度L0,杆 件中不存在应力。
• 如果杆件温度很高,产生的压应力大于材 料的屈服点,则杆件产生塑性变形”,在 杆件温度恢复到了。的自由收缩结束后, 将比原来缩短,产生了压缩塑性变形。
9
焊接教学 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
➢ 焊件在焊后沿焊缝长度方间的收缩称为纵向缩短 。
➢ 焊件在焊后垂直于焊缝方向的收缩叫横向缩短。
18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2.角变形
• 角变形产生的根本原因:由于焊缝的横向收缩沿 板厚分布不均匀所致。角变形的大小以变形角α 进行度量。
几种接头的角变形
T形接头的角变形
19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3. 弯曲变形
• 3)对于焊缝非对称布置的结构,装配焊接时应 先焊焊缝少的一侧。
压力机压型上模的焊接顺序
35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4)焊缝对称布置的结构,应由偶数焊工对称地施焊 。
圆筒体对接焊缝焊接顺序
36焊接教学焊接来自余变形• 5)长焊缝(1m以上)焊接时,可采用下图所示 的方向和顺序进行焊接,以减小其焊后的收缩变 形。
11
焊接教学 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
三、焊接应力与变形产生的原因
• 根本原因——焊接过程的加热和冷却受到周围冷 金属的拘束,不能自由膨胀和收缩。
1.杆件的不均匀受热.
(1)长板条中心加热(类 似于堆焊)引起的应力与 变形。
钢板条中心加热和冷却时
的应力与变形
12
焊接教学 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
(2)长板条一侧加热(相当于板边堆焊)引起 的应力与变形。
21
焊接教学
4.波浪变形
焊接残余变形
• 波浪变形常发生于板厚小于6mm的薄板焊接过程 中,又称之为失稳变形。
焊缝角变形引起的波浪变形
22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5.扭曲变形
• 产生扭曲变形的原因主要是焊缝角变形沿焊缝长 度方向分布不均匀。
• 一般发生在有数条平行的长焊缝的焊件上,如焊 接工形梁。扭曲变形的产生往往与焊接方向或顺 序不当有关。
• 假设焊件是由许多金属小板条组成,它们互相结合,互相制约。当
焊接时,焊件受到局部不均匀的加热和冷却,焊接接头各区域会出现 不同程度的热胀和冷缩。温度高、伸长大的板条要受到相邻的温度低 、伸长小的板条的压缩;相反,温度低、伸长小的板条要受到温度高 、伸长大的板条的拉抻。
10
焊接教学 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
, 这对减少梁柱的挠
曲变形有良好的效果
。
27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2.工艺措施
(1)反变形法 ( 如图)
•
28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2)留余量法
• 在下料时,将零件的实际长度或宽度尺 寸比设计尺寸适当加大,以补偿焊件的收 缩。
• 留余量法主要用于防止焊件的收缩变形。
29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3)刚性固定法
15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 本节主要内容:
• 一、焊接变形的种类 • 二、控制焊接变形的措施 • 三、矫正焊接变形的措施
16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 一、焊接变形的种类
• 焊接变形分为5种基本变形形式:收缩变形、 角变形、弯曲变形、波浪变形和扭曲变形。
17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1.收缩变形—焊件尺寸比焊前缩短的现象称为收 缩变形。分为纵向缩短和横向缩短。
。
厚板焊接接头中的残余应力分布
51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应力
4.在拘束状态下焊接的残余应力
由于焊接时的焊缝收缩会受到拘束力的制约,产生 相应的内应力,将和自由状态下焊接相似的横向(纵向 )应力叠加。
在拘束状态下焊接的残余应力
52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应力
5.在封闭焊缝中残余应力的分布:
53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应力
工字梁的扭曲变形
23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24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二、控制焊接变形的措施
1. 设计措施 • (1)合理地选择焊缝
的尺寸和形状(如图)
• 在保证结构承载力的 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较小 的焊缝尺寸, 减少热输 入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并降低成本。
25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2)合理选择焊缝长度和 数量
钢板边缘一侧加热和冷却时的应力与变形
13
焊接教学 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
(3)杆件在拘束条件为均匀加热、冷却时皆不能自 由变形的变形和应力。
T T
0
t1
t
t2
t
受拘束杆件均匀加热、冷却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
2.1||s
14
焊接教学
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
(4)长板条非对称加热引起的变形和应力
2.焊缝金属的收缩。 3.金属组织的变化。 4.焊件的刚性和拘束。
三、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接头的影响
• 1.对静载强度的影响 只要材料有足够的延性,能够进行塑性变形,
内应力的存在不影响构件的承载能力,对强度 无影响。
如果材料处于脆性状态时,应力达到强度极限 时,构件将发生局部破坏,最后导致构件断裂 。
54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应力
• 2.残余应力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在疲劳节段专门进行讲解。
内应力 应力
热应力 装配应力 相变应力 残余应力
工作应力
3
焊接教学 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
• 2.变形—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其内部原子的相 对位置发生变化,其宏观表现为形状和尺寸的变
化。
• 分类 按物体变形的性质分为: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按变形的拘束条件分为:
自由变形
非自由变形
4
焊接教学 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
37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5)合理地选择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参数
非对称截面结构的焊接
38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6)热平衡法
采用热平衡法防止焊接变形
39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 (7)散热法
散热法示意图
40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三、矫正焊接变形的措施
1. 手工矫正法
2. 机械矫正法
• 用机械方法矫正变形的原理就 是将缩短的尺寸拉长,使之与 较长的部分相适应,从而恢复 到原来的尺寸,或达到技术条 件对几何尺寸的要求。
只要允许,多采用型材、 冲压件;焊缝多且密集处,可 以采用铸—焊联合结构,就可 以减少焊缝数量。此外,适当 增加壁板厚度,以减少肋板数 量,或者采用压型结构代替肋 板结构,都对防止薄板结构的 变形有利。
26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3)合理地安排焊缝 的位置
•
安排焊缝尽可能
对称与截面中性轴,
或使焊缝接近中性轴
7
焊接教学 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
假如金属杆件在伸长过程中受到阻碍,不能自由地变形,这时的长度变化 量称为外观变形ΔL,,见图b。杆件内部因受压而产生的变形,称为内 部变形ΔL,内部变形在数值上等于自由变形和外观变形之差,即ΔL二ΔLT— ΔLe,此时在金属杆件内将产生压应力。
8
焊接教学 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
• 3.残余应力对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
机械加工后,原内应力的平衡打破,工 件将产生变形。
机械加工引起内应力释放和变形
55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应力
• 4.残余应力对受压杆件的影响
• 机械矫正法会使金属材料因冷
作硬化而变脆,并产生附加应
力,因此一般适用于变形不大
的小型结构件。
机械矫正法矫正梁的弯曲变形
41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3.火焰加热矫正法
• 火焰矫正的原理与机械矫正相反,它是通过局部加热并 随之快冷,使焊件伸长的部位缩短,达到矫正变形的目 的。
• 火焰加热的方式有点状加热、线状加热和三角形加热。
44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应力
• 本节主要内容: • 一、焊接残余应力的分类; • 二、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 • 三、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接头的影响; • 四、减小焊接残余应力的措施; • 五、消除残余应力的措施; • 六、焊接残余应力的测定方法。
45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应力
• 概念——如果不均匀的温度场所造成的内 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使构件局部发 生塑性变形(加热杆件中将出现压缩塑性 变形),当温度恢复均匀后,产生的内应 力会残留在物体里。故称之为残余应力。
➢ 根据应力 形成原因
1.温度应力:由于 均焊 匀件 加不 热引起的应力 2.拘束应力:由于 变焊 形件 受热 到拘束引 力起的 3.组织应力:由于 属接 组头 织金 转变时体 受积 阻变
48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应力
二、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
1. 纵向残余应力
的分布 x
对接接头
在焊缝横截面上的分布
x
49
• 此法一般使用的是气焊炬,不需专门设备。操作简单方 便,机动灵活,可以在大型复杂结构上进行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