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EI UNIVERSITY
艺术考察(论文)
题目《思考与推进闽西客家地区经济发展》
学院诚毅学院专业艺术设计
年级2006级班级06 视传
某高鑫学号2006930026
思考与推进闽西客家地区经济发展
【内容摘要】
闽西客家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一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民生活质量不高。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推动闽西客家地区与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以及挖掘闽西客家地区丰富的旅游业资源,是加快闽西客家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
闽西经济发展客家土楼旅游业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客家,客家是南迁汉民于南宋末年至明末清初,在粤闽赣边区域与佘族等土着融合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方言、文化、风俗和特性的一个民系,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重要成员。
客家人的聚居地主要分布在粤东北、闽西、赣南等地,某、港澳地区及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也有部分客家人散居或侨居。
下文所提到的客家地区,一般指闽西的永定地区。
客家地区经济的历史
地处闽西客家地区的永定县种植烟草,源远流长,久负盛名,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烟区之一和著名的优质烟叶产区。
永定、南靖、某等,是某省土楼最集中地方,其中又以永定为最。
在全县22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有1882个主要以自然村落为单位的土楼群体,其中有圆楼300余座。
这些土楼由于建造精致、规模宏伟、文化内涵丰厚,受到国内外建筑学界广泛关注,也引起旅游业巨大兴趣。
永定自然条件并不优越,是某山区之一。
这个多丘陵山地,农耕条件并不优越,矿产资源又贫泛,客家人依靠什么条件,把自己的家园建设成数量巨大,规模宏伟,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的土楼群呢?除了当地具有丰富粘土、木材、竹子资源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持续的、数量巨大的资金投入。
这些资金有部分来自官员,他们进入仕途以后,发家致富,把钱寄回老家买田置屋;也有华侨发财以后,在老家投资建房;也有竹子资源丰富地方,设厂造纸,赚钱发家,做起大楼。
但这些都是个别的,不是关键所在,对永定土楼建设具有长久影响的因素是:烟草种植业和制烟业的持续发展,以及烟行(店、铺)长期繁荣、兴盛。
这也是土楼建造先驱们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永定县种烟是从明万历年间开始的,烟草传
入永定不久,永定的烟农很快就掌握了晒烟种植
技术和“细切如丝”的加工技术。
得天独厚的自
然地理条件和先进的栽培、制作技术,使“永定
晒烟独著于天下,本省各处及各省虽有晒烟,制
成丝色味皆不能及”,到康熙中后期,永定烟草种
植己非常普遍,几乎家家户户种烟,人们说起农活,除了栽稻,开口就是种烟。
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烟草种植己成为当地重要经济来源。
随着烟草加工业也得到迅猛发展。
自乾隆至民国初年,永定烟草制造业获得巨大发展。
条丝烟除当地销售一部分外,其余烟丝都运销到全国各大城市,如某、某、某、某、某,某、某、巴县、某、某、某、浏阳、某、某、某,等等。
也有部分销售到南洋群岛,有的还销售到俄罗斯。
据民国五年调查:上杭所出条丝“每年约三千担而弱,不及永定十分之一”。
也有人说:每年远销大江南北和南洋各地达300余万公斤,价值银元200余万,成为永定的主要财源。
靠经营条丝烟而成为大小财东的,乡乡都不乏其人。
据《永定县志》记载,全县每年条丝烟出口达五、六万笼(箱),约值200多万银元。
依抚市烟笼重量每笼90市斤计,那么每年永定出口销售的条丝烟就有450-540万市斤。
这之中光抚市条丝烟产量就占五分之一,经济收入每年达40-50多万银元。
就抗市乡而言,从乾隆至民国十五年间,先后开办的烟厂资本在10万元以上大烟号有31家。
永定素有烟魁之乡的美称。
至清末民初,永定条丝烟还在南洋劝业会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领回了优胜奖状。
永定以生产“福烟”著称,制造精洁,味道清香和平,他处“皆不能及”。
乾隆时“永定条丝”曾被授以“烟魁”称号。
定为贡品。
《土楼志》记载,清代至民国抗日战争爆发前这段时间里,永定人通过种烟、制烟、经营条丝烟、打制烟刀、经营烟刀石而致
富,正由于有这样雄厚的经济基础,永定土楼的建设才有可能如雨后春笋,在各个村落迅速崛起。
客家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经济高速增长,客家地区的这种山区经济模式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某等发达地区。
200 7年,某市地区生产总值459.64亿元,占全省的6.1%,在某省的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中比较靠后。
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1.由于受传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的区位因素的影响,客家地区的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产业结构不合理,建设问题比较严重,工业水平较低。
由于受山区地理位置的制约,客家地区工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地区经济主要靠少数几个产业支撑,如烟草、水泥等产业,这些产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复投资和和重复建设问题。
2.由于客家地区经济总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某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718元,虽然较以往年度有不小的增幅,但均没有达到所在省的全省平均水平;客家地区的一些市县还没有摆脱贫困,由于工业和第三产业(重点是旅游业)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这些市县就业机会少,经济收入非常有限,居民生活水平一直得不到改善。
总的来说,客家地区的经济总量不高,经济地位偏低,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
推进客家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
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期,闽西客家地区各市县也在加快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的开通,客家地区与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是客家地区经济振兴的一个大好时机。
一,加强客家地区与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
充分利用闽西毗邻珠三角、闽南三角等有利的地理位置,加强与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吸引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投资传统烟叶项目,实现产业创新和企业振兴,促进客家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二,加强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永定客家的民居、服饰、饮食、民俗文化,都可以成为利用客家文化进行经济合作的切入点,只要客家地区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必定
能够使其成为促进客家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总体来说,加快客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要抓紧。
客家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旅游业
永定是全国著名的客家土楼之乡,土楼文化源远流长。
近年来,该县决定把客家土楼
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他们以客家土楼
申报“世遗”成功为契机,强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主
打“楼、泉、山、水”旅游品牌。
按照“世遗”标准,
投入6000多万元资金用于客家土楼环境整治。
目前,
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的“某土楼”已成功列入“世遗”。
同时,通过开展客家土楼文化研究、举办“客家土楼
文化旅游观光节”、组织创作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等多种形式,使客家土楼文化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客家土楼旅游产业迅猛发展。
发展客家经济的旅游业是一个大问题,我们不仅要推广客家文化,还要推动客家经济的发展。
所以要积极开发海外市场,进一步招商引资,大打客家牌,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龙头,带动其它产业发展。
一是下大力气进一步发掘古文化遗址及古文物。
二是加快旅游业相关的硬件建设。
要以客家文化搭桥,发展客家旅游经济,
就要把客家文化"品牌化"。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
特色,有每个地方的品牌。
闽西客家的品牌可以从
饮食文化来挖掘。
在饮食文化中重点抓住闽西的特
色美食。
可把永定牛肉丸、武平猪胆干、清溪笋干、
芋子包、虾公卵粑、苎叶粄、糍粑、连城地瓜干、
贡品“烟魁”、永定红柿、永定菜干、新泉焖狗肉等
等作为品牌推向市场,申请商标后在旅游景区开店专营,让旅游者能品尝到具有客家风味的美食。
打出品牌后就能带动其他客家商品的开发,从而繁荣市场。
旅游发展起来,客家城市名气也就大了,就会促进居住环境改善,带动地方各类产品销售;游客一多,交通运输行业就会兴旺;地方人气旺了,必然会吸引更多外来投资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另外,发展旅游产业是无烟工业,是真正的绿色GDP!某土楼是原始的生态型建
筑。
希望通过更多更广的宣传,对土楼进一步的保护与开发,让更多人了解土楼,走进土楼,从土楼中感受自然,启发灵感。
为生态型建筑的传承与发展,为环境生态的保护,为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1][法]劳格文(John lagerwey),客家传统社会(全二册),:中华书局,2005.12
[2]黄慕农黄刚,永定文史资料(第20辑),永定:[永定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04
[3]永定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清朝民国时期抚市条资丝烟的制作和经济效益》,永定:[永定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01.12
[4]郭志坤 X志星,东方古城堡,某人民,2008
[5][德]马克斯·韦伯翻译校订:姚曾廙韦森,经济通史,某三联书店,2006
[6]摘自网页.tobaccochina./zt/shengdian/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