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二)、独立自主办教会的原则
我 国《宪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宗教团体
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已经成为我国宗教界办教的基 本原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是指在政治上、经 济上和教会事务管理上,由中国信徒独立自主 自办,不受境外势力的利用和支配,而不是指 当信当行的教义教规。新中国成立初期,境外 势力利用天主教反对新生的人民政权,激起我 国天主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强烈义愤,天主教 界有识之士由此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 动,并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5.宗教和政治、教育分离的原则
公民和宗教团体或组织要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规 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民教 育,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学校宣扬宗教;要鼓励 广大爱国宗教人士在信教群众中宣传党的教育 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调动信教群众支持办好 国民教育方面的积极性。国家保护公民的宗教 信仰自由,但公民也必须坚持不利用宗教干预 国家行政、司法、教育、婚姻等,履行国民义 务教育的责任。
1.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
在中国不论信仰宗教还是不信仰宗教的群众, 在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在思想 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在多数群众不信仰宗教 的地方,要注意尊重信教群众,互相团结、和睦 相处。在多数群众信仰宗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 和保护少数群众不信仰宗教的权利,使全体信仰 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各民族群众团结起来,共同 努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正常的宗教活动
陵祭 黄 帝 撒做 弥
喇 嘛 教 经诵
礼 拜
4.中国各种宗教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自养、自传的 原则。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一条基 本原则,也是中国宗教的一个显著特色。 各爱国宗教团体和爱国宗教界人士要自觉地维护 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 会的原则,坚持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 行渗透,挫败其推行“和平演变”的图谋。同 时,也要坚决抵制境外宗教团体和个人对中国 宗教事务的干涉,不得在中国境内建立宗教组 织或其他办事机构,建立宗教活动场所,进行 传教活动。
广大宗教界人士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 设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士是 爱国守法的,与党和政府长期团结合作,同心 同德,荣辱与共,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积极力量。
(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原因:
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 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包括信教群众在 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1.党处理同宗教界人士之间关系的原则
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党同爱 国宗教人士的关系不因世界观的不同而排斥他 们,与他们“求同存异”,并建立了共同政治 基础上的统一战线。
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 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 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 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 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 信教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 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 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另一方面要求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宗教信仰 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动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宗教 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 民,要把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承 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义务。宗教 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 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 主义制度,宗教活动不得妨碍社会秩序、工作 秩序和生活秩序。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 重信教群众的信仰,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放弃 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弃在他们中开展思 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的工作。
我国是多宗教的国家。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占总 人口的比例不大, 但绝对数字不少,有上亿人。有 10多个民族基本全民信教。
我国宗教状况
一、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一方面要求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 仰宗教的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 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 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对不尊重公民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损害宗教界合法权益的错 误行为,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主讲人:
目录
一、全面正确的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二、正确理解面对宗教
三、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 四、对宗教政策认识的误区
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
宗教的本质: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 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国的宗教掠影
我国五大宗教: 佛教(传入已有2000多年) 伊斯兰教(传入已有1300多年) 基督教(鸦片战争后传入) 天主教( 鸦片战争后传入) 道教(自产道教有1700多年)
(一)、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1949年9月29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 的《共同纲领》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 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权。 1954 年公布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 信仰的自由”。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政府对待 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保障。
2.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干预司法、 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绝不允许强迫 任何人,特别是 18 岁以下少年儿童入教、出家 到寺庙学经,绝不允许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国 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宗教信徒活动场所内所进行的正常的宗教生活, 按照宗教习惯自愿的布施、乜贴、献仪、奉献 以及在自己家里进行修持、念经、祷告、守斋 等,均受国家法律保护。同时,宗教团体按照 宪法、法律和政策的有关规定,可以开办宗教 院校,出版宗教书刊,销售宗教用品和宗教艺 术品,开展宗教方面的国际友好往来,进行宗 教学术文化交流等。公民在行使宗教信仰自由 权利的时候,必须履行自己的应尽义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