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方案

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方案

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方案一、疏浚工程概况我标段地处盐河航道整治工程整治里程32K+652~45K+849范围内,新建驳岸约15公里,基本位于涟水县境内。

疏浚工程按三级航道实施。

航道疏浚设计航道底宽为不小于45米,最小通航水深为3.2米。

我标段合同疏浚土方量为184万方,加上基坑余土清运,总外运土方量在195万方左右。

我标段航道大部分地段现有通航水域相对狭窄,同时水上交通繁忙,针对这一特点,安全有序的施工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施工队伍安排本项工程目前我们已有三个疏浚班组进场进行施工,以后根据工程进度,可能再增加新的班组。

每个班组自备0.75-1.0m3的液压抓斗挖泥船,每条挖泥船配套4艘左右自航泥驳,部分班组采用绞吸直接上岸。

水上疏浚上岸部分由岸上挖掘机配合进行,水上船舶设备进场情况如下:疏浚土方其中的陆上部分,由驳岸施工班组组织挖掘机和陆运车辆同步进行施工。

根据我标段具体疏浚工程量及现场驳岸施工进度情况制定施工计划,内容主要包括:挖泥船的进场时间、施工船舶的数量、挖泥船的工班效率、抛泥区域的选定、施工现场的管理措施以及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等,该计划要报监理组批准后施工。

三、施工主要方案及工艺流程结合制定的土方调配方案,综合考虑我水上土方疏浚的施工方案。

首先按照施工图纸,对两岸新的地形(主要是新建护岸)重新测量,校正断面桩号位置;而后根据控制点和航道曲线要素用全站仪放出航道底宽线,每50米用彩色竹杆作为标志。

①根据本航道的实际情况,本合同段航道疏浚土方主要采用绞吸挖泥船直接吹填上岸或者抓斗式挖泥船开挖,泥驳船配合运输,吹泥船吹填上岸。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向操作人员详细技术交底,明确开挖标准和质量要求。

(2)分层开挖:为确保质量,采取分层开挖的方法,第一层控制在真高1.0m 左右,第二层留有0.8~1.0m泥层一次开挖到位,杜绝了倒塌回淤的产生。

(3)边坡开挖:边坡采用多级台阶的开挖方法,平均宽度0.5m一个台阶,既不欠挖,也不超挖。

(4)河底角:针对河底角易产生浅点的难题,在底槽开挖时将河底角超宽0.5~1.0m控制,保证河底宽度。

(5)挖槽顺序:在第一层大面积土挖除后,采取先边坡、后底宽的施工顺序,以防后挖边坡易造成河底宽部分的回淤,使质量得以保证。

(6)严格测量:工程施工中勤于检测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水手、操作手坚持不停“打水”(测深),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每完成一个断面及时测量、点图,发现浅点及时清扫。

测量时,对断面进行了加密测量,15m一个断面。

进行护岸墙前平台施工时,加强对护岸稳定性的观察。

②水下土方运输采用泥驳运送土方过程中,禁止向航道水域内倾倒及洒漏土方。

③水下土方上岸本航道工程水下土方上岸采用排泥管吹填上岸。

抛泥区围堰外侧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集水沟,以防渗水对农田及附近构筑物的影响。

排泥管的布置水上浮筒管线布设:浮筒布置呈近似流线型弯曲,不可形成死弯。

在重载之下仍要露出水面以上,以便维修,施工时用浮管锚进行固定。

岸管线布设:岸上排泥管按地型条件布设,排泥口架设管架桩,使排泥口伸出围堰10米以上,以避免出口泥浆直接对围堰进行冲刷。

同时,排泥口的设置应远离退水口。

水上浮管和陆上排泥管通过设在围堰处的水陆架头用橡胶管柔软连接。

挖泥船施工采用单侧施工方式,施工时,挖泥船的前后间距不少于250米,抛锚时采用前后锚。

疏浚工程采用顺水纵挖法,先挖边缘水域,后挖中部水域,边缘水域有围堰的航段,则先挖除围堰,再进行水下疏浚,施工中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做好施工台帐,每天定时观察水位,并记录,指派专人在挖泥船施工时打水深,控制抓斗的挖入深度,在完成一个疏浚断面后,及时进行自检,在自检合格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才能转入下一断面进行疏浚。

疏浚工程施工时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施工无事故。

开工前要先确定好抛泥区,目前落实的抛泥区为蒋庵镇头堡村的窑厂废弃深塘,可堆土约80万方。

张渡村位置截弯取直段老航道填土可消化约30万方。

红日大桥位置涟水开发区征用土地约30亩,可消化约10万方左右。

我标段总疏浚土方约195万方(包括基坑余方及围堰方部分),能够从陆路消化的土方约70万方,不占用以上抛土区,基本弃土点已经可以满足施工需要。

如抛泥区要与陆上土方调配相结合的,可与挖掘机和推土机配套使用。

具体施工如下:1、航道陆上土方开挖航道陆上土方开挖,主要结合驳岸实体施工及有关场地提供时间进行。

根据土方调配与平衡,结合航道土方开挖、运输、弃置条件,经施工方案优化,施工机械设备选择、配置及施工方法如下:岸上土方采用挖掘机和水上挖泥船,分别在岸上和水上联合挖装泥驳船运弃。

部分地段岸上推土机集料,挖泥船装运。

2、航道水下土方开挖水下土方开挖视情况采用绞吸式挖泥船、抓斗挖泥船按规范要求以100m为一段开挖,并结合护岸施工。

部分较厚地段采用分段、分条、分层的开挖方式,边坡采用阶梯状开挖,土体塌落成自然坡。

吹填上岸时,管线在航道部分全部由浮筒支撑,锚艇配人工架设,水陆接头由多节软管连接,陆上管线沿岸边原土堤架设,通过变向阀门控制进行吹填;排泥口与退水口设在相对较远位置,采用溢流堰式退水口,并根据吹填情况及时更换排泥口位置。

根据吹填区底高程和设计吹填高度,吹填时由远而近进行施工。

弃土点围堰主要利用原有土堤,没有土堤地段采用修筑围堰连接,使吹填区整围堰封闭。

为防止吹填时污染源扩散,必要时往吹填区内洒生石灰等化学药剂加速悬浮颗粒沉淀,以满足环保要求。

3、控制对航道淤积产生扰动的方法在航道开挖过程中,我们采取如下措施以控制对航道淤积产生扰动。

(1)绞吸式挖泥船开挖采用分段、分条、分层的开挖方式,尽量采用由上游向下游开挖,以减少回淤。

(2)抓斗挖泥船施工时采用分区段和分条分层开挖与错位开挖相结合的方法;施工时慢速提升抓斗,泥驳要尽量靠近挖泥船以缩短装泥距离,防止泥土散落河中。

(3)完工面修整时,削坡泥土直接装入泥驳。

(4)施工期间派专人巡视排泥场、输泥管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泥驳运输时对仓库要留有一定的富余量或设置挡板等措施,严禁泥浆泄漏河中。

(5)开挖施工中严格按测设样标开挖,水上开挖要及时校正船位,每趟次开挖的由现场测量指挥就位,确保开挖断面的准确性,避免返工。

(6)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尽量在高水位进行水下开挖,以保证航道水下开挖不引起水质超标。

(7)禁止在台风和洪水发生时进行水下开挖。

(8)施工中采用人工与机械联合作业,特殊地段由人工施工,避免机械的低效扰动,及时清除两岸陡坡泥土,防止塌落河中。

四、疏浚施工特殊注意事项根据以往类似航道施工经验,我公司采用单侧施工、单侧通航的施工方法,同时为了避免施工区域内施工船舶过多容易造成航道堵塞和通航安全事故,施工设备选用抓斗式或反铲式挖泥船进行施工,从而减少施工船舶的数量。

挖泥船施工时在按照操作规程施工的前提条件下须特别重视以下通航和安全保障措施:①、挖泥船的定位,采用定位桩进行定位和利用船艏左右两根锚缆进行横移。

挖泥船的锚位严格按规定布设。

锚浮随同施工用锚一起抛设,锚浮涂红色反光油漆。

夜间在锚浮上安置发光装置(或在锚位处插设竹竿悬挂防风煤油灯一盏)以告示来往船只挖泥船锚位所在,以便来往船只提前做好避让准备。

②、挖泥船施工时必须严格在限定的单侧施工区域内疏浚,采用由近到远、分条分层开挖,严禁超区域开挖影响船舶正常通航。

③、做好配套船舶的通航和安全保障工作。

挖泥船配套的抛锚艇、加油加水艇、拖轮、交通艇等,配合局部清障施工的抓斗挖泥船、运泥驳以及其他相关船舶应统一编号并明显标示,预先制订通航线路和时间,避开航道通航高峰。

④、参照高速公路施工交通导流规程,在影响通航的施工区域两端前置2KM处开始按照航道标准竖立警告、说明、导流箭头等航道通航标志,并安排专人、专艇引导通航船舶有序通航。

⑤、施工时同样必须做好其他正常情况下航道施工应遵守的航政部门发出的有关适航要求和安全施工的规定,操作人员适任证书要配备齐全且符合标准,办理有关疏浚作业的施工手续,操作人员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加强机械的日常保养,正确使用劳动用品,特殊工种须持证上岗,做好汛期、台风等恶劣气象期间的施工区域内通航和安全保障工作。

⑥、与业主和当地航政、海事等有关部门保持及时、有效地沟通和协调,接受其监督和管理,配合做好施工期间的通航和安全保障工作等。

五、疏浚施工安全方案1、开工前做好以下施工准备1.1 落实水上施工、船只航行安全保障措施。

1.2 落实施工机械设备、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进场计划1.3 落实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1.4 制订符合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1.5 项目部设专职安全员,并持证上岗,每条工作船上设一兼职安全员。

每道工序要有项目总工的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员的督查。

1.6 施工船舶要证照齐全,消防、救生等设备按规定配备,操作人员要有适任证书。

1.7 机械设备要设专人操作,专人指挥。

1.8 电器设施设防雨措施,危险部位设标志,夜间施工照明要安排专人监护。

1.9 临时堆土区和排泥场,应合理设置专用退水口,项目部安排专人进行值班巡查,配合船队施工。

1.10 在排泥管线穿越乡间道路的地方,设置明显的安全警告、警示标志,夜间用红色警示灯提示,并有安排足够的照明。

2、持证上岗参与本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由项目部安全监督部门进行检查确认,登记备案。

3、对施工设备、安全设施(或设备)、防护用品进行检查验收本工程使用的机械设备,安全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的安全技术性能对本工程的安全施工有重要意义。

每项作业必须有专人对相关设备和防护措施进行认真检查,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履行,消除隐患,确保各项设备具有良好的安全技术状况,安全可靠。

4、水上船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4.1 工程船按“内河船舶安全管理规定”显示号灯、号型,明确船舶动态,以便周围船舶及早作出判断,避免事故的发生。

4.2 24小时派人值班,通知上下行船舶,注意避让。

4.3 专人负责收听气象预报,及时根据气象台所提供的风向、风力等情况,制订详细、周密的计划,提前做好随时避风的准备。

4.4 施工作业过程中,应根据水流、潮汐等情况,合理按排作业,以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4.5 一旦发生碰撞、泄漏等事故,立即联系当地海事部门,采取有效手段,防止安全或污染事故进一步扩散。

4.6 施工船舶按规定配备齐全各项消防、救生等设备设施,施工人员能熟练应用。

4.7 本地区每年5~10月份是汛期及台风频发季节,该季节的防汛、防台、防雷工作是安全工作的重点。

4.8 所有设备的操作人员和施工人员均持证上岗。

施工船配备固定的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和丰富的经验,从人的素质角度上可以确保施工的安全。

5、安全用电技术措施5.1现场的供电线路、设备安装维护以及拆除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5.2对于移动机具以及照明的使用应实行二级漏电保护,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5.3工程船舶有自备的发电供配电设备供应,严格执行船舶发电机安全操作规程;5.4作业船舶按章显示信号,并设置足够的施工照明设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