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秦汉时期的漆器设计。
一、漆器的起源与发展。
漆器,是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
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
术品等,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
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
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
在中国,从
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
以制器。
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
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
水平。
商代中期的黄陂盘龙城遗址发现
有一面雕花、一面涂朱的木椁板印痕,
河北藳城台西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中,有的雕花涂色加松石镶嵌。
战国的漆工史上是一个有重大发展的时期,器物品种及数量大增,在胎骨做法、造型及装饰技法上均有创新。
西汉漆工艺基本上继承了战国的风格,但有新的发展,生产规模更大,产地分布更广。
东汉魏晋南北朝期间漆器的出土,比起前代显得十分稀少,这与葬俗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唐代漆器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工艺超越前代,镂刻錾凿,精妙绝伦,与漆工艺相结合,成为代表唐代风格的一种工艺品,夹绽造像是南北朝以来脱胎技法的继承和发展。
两宋曾被认为是一色漆器的时代,但发掘出土许多有高度纹饰的两宋漆器,改正了过去的认识。
明初承元代肥硕圆润的风格,宣德以后,堆漆渐薄,花纹渐蔬,至嘉靖时磨工少而棱角见,至万历时刻工细谨而拘敛。
入清以后,日趋纤巧繁琐。
百宝嵌是
用各种珍贵材料如珊瑚、玛瑙、琥
珀、玉石等做成嵌件,镶成五光十
色的凸起花纹图案,明代开始流
行,清初达到高峰。
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
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二、秦朝时期的漆器设计。
秦朝在我国漆器工艺史上处
于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这时候的漆器,用料考究、工艺精良、器皿造型美观大方,装饰纹样瑰丽多采,设色富丽而庄重,充分显示了秦代漆器工艺的惊人成就。
它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推动与丰富今天的艺术创作,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出土漆器来看,大部分器物都是在黑漆地上用褐、红彩漆绘制凤纹、鸟纹、鱼纹、梅花纹、云气纹等装饰图案。
三、汉朝时期的漆器设计。
汉代漆器,在战国时期生产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漆器的发展延续了战国漆器工艺的精华,在艺术上有更多楚文化的痕迹。
汉代的髹漆器物,包括鼎、壶、钫、樽、盂、卮、杯、盘等饮食器皿,奁、盒等化妆用具,几、案、屏风等家具,种类和品目甚多,但主要是以饮食器皿为主的容器。
另外漆器还增加了大件的物品,如漆鼎、漆壶、漆钫等,并出现了漆礼器,以代替铜器。
汉墓出土还有漆棺、漆碗、漆奁、漆盘、漆案、漆耳杯等,均为木胎,大部为红里黑外,并在黑漆上绘红色或赭色花纹。
在漆器题材上,一方面出现了宣扬义士、孝子、圣君、贤相等儒家题材,人们虚无缥缈的想象中注入了社会正统观念的因素,这是与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
而另一方面汉代人们祈求长生不老,死后羽化的道学观念使云纹、山纹在漆器上大量交替使用,楚文化伟逦多变的纹饰与未来的天堂和仙境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举例。
彩绘鸟云纹圆盒
木胎,旋制。
由盖与器身相扣合而成。
器表及口沿内、内底正中与中部一圈髹黑漆,余髹红漆。
内底正中在黑漆地上用红、灰黑无光漆绘鸟云纹、变形鸟纹、圆卷纹等纹样,内底第二圈用红漆绘变形鸟纹,口沿内外绘变形鸟头纹,口沿上绘波折纹、点纹。
外底有烙印文字。
彩绘凤形勺
此器将实用的木胎漆勺与神奇的凤鸟造型合二为一,以勺体为凤体,以勺柄为凤鸟的长颈,以柄首为凤首。
在勺体与勺柄的对称部位,雕刻出凤尾。
勺体内红外黑。
在凤颈与凤尾,都用红彩与褐彩,绘出凤的目耳鼻口和凤体羽毛。
彩绘鸟云纹方平盘
木胎,斫制。
长方形,周
边起棱较高,平底,底部四角
有曲形足。
盘外与内壁髹黑漆,
盘内底髹红、黑漆各三周,并
在黑漆地上用红、褐、灰黑无
光漆彩绘花纹:中心花纹与第
三圈花纹均以鸟云纹为主,其
间填绘圆卷纹和点纹等优美图
案;第二圈为变形鸟头纹。
出
土时,盘里尚有牛排和鸡骨等
食物。
彩绘双虎头形盾
该器物盖、底为厚木胎,
斫制;盖壁与器壁为薄木胎,
卷制。
由盖与器相套合而成,
整器呈椭圆形,直口,直壁,
平底,盖顶微隆起。
器内髹红
漆,器外表髹黑漆。
素面。
彩绘木胎漆盘
木胎漆盘内外均满涂漆而不露胎,盘内并有漆绘彩画。
宽厚的口沿上以黑漆为底,其上以红漆绘出水波纹,盘底中心部则在黑地上绘出四组红色卷云纹并以红色镶边,卷云纹
之间有红漆隶书"君幸食"三
字。
盘内壁的其他部分,则是
大面积鲜艳洁净的红漆髹地,
十分醒目而热烈。
黑与红的搭
配与净地与彩画的对比,使装
饰效果既热烈奔放又庄重肃
穆。
彩绘鹤纹匜
彩绘鹤纹漆匜,盥器,西
汉早期,此匜近长方形,四角
均呈圆形。
有流,其侧壁与匜
身的侧壁接角处转折明显,略
外倾。
彩绘神人纹龟盾
整器作龟腹甲状,背面有
盾把手。
龟盾正面上部绘一神人:人首,人身,鸟足,身穿豹斑纹的衣裤,作奔走状,头部前后还各有一蛇形物。
其下绘一神兽:鸟首,兽身,三个鸟形足(前足在上,后两足着地),头上有一角,尾巴回卷,亦作奔走状,前足间绘有云雷
纹。
有的学者参照有关文献考证,神人即禺疆;神兽是鲧的神像,即神话传说中鲧于羽山之渊所化的黄龙。
背面盾把两侧各绘一人,拱手相向而立,身穿宽袖上衣和长裤,腰束带,足穿翘头鞋,头戴冠,腰间佩长剑。
此画据人物的服饰看,似为武官。
有人推测是墓主生前的写照,也有人认为是描写的宾主相见的场面。
参考文献:
序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
轻工业出版社1984-08
1 《漆器工艺技法撷要》沈福文
李大树
2 《漆艺》乔十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05
3 《漆与艺术》祝重华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01
4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11
5 《中国雕塑艺术史》王子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03
6 《中国历代装饰纹样》吴山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08
7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
王力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12 典》
8 《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06
9 《中国工艺美术史》王树良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01
张玉花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12 10 《中国艺术设计简史》吴明娣
袁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