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理财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个人理财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个人理财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了个人理财的时代,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现状(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和供给)的基础上,定性的分析个人理财的时代标志,并进一步分析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个人理财时代标志发展前景
1.个人理财以及个人理财时代标志的概念、
个人理财,顾名思义指一切理财的需要都是以“个人”为基点的。

一般来说,个人理财服务时由专业理财人员通过明确个人客户的理财目标。

分析客户的生活、财务现状、帮助客户制定出可以实现理财目标的方案或建议的一种综合金融服务。

它布局限于提供某种单一的金融产品,而是针对客户的综合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组合创新,是一种全方位、分层次、个性化的服务。

该服务包过投资、保险、信托、传统的银行服务、退休计划、子女教育计划、税务计划、遗产安排等。

个人理财的目标是通过帮助人们控制金钱来满足其个人生活的各种需要,使人们能够体验更加美好的人生。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经济社会发展来讲,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就是有一个中等收入阶层在不断发展,并且形成了一个富裕的阶层。

这个中等收入的阶层,他们现在正逐步成为影响、支撑我们国家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最主导的力量,由此也就产生了对个人理财的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

今年来,理财的热潮在国内兴起,国民对理财的需求日益旺盛,我国已进入了个人理财时代。

国外30多年来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级阶段,银行、证券、保险等营销人员转变为理财规划师的阶段;二是发展阶段,专业的会计师、分析师、税务师等成为理财规划师的阶段;三是成熟阶段,正规学院教育培养理财规划师的阶段。

作为国外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特点,国外各类金融机构提供的个人理财业务品种丰富多样,包括银行投资管理、保险、个人信托等各类金融服务,并提供有关居家生活、旅行、退休、保健等方面的便利。

且从业人员专业化,银行员工特别是与客户直接接触的一线员工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银行产品或服务的销售人员,而是经过专业培训,精通各种投资理财工具,具有丰富理财操作经验的个人理财专家。

此外,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有机整合是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一个重要特点,金融机构与目标客户实现沟通,达成交易的途径和手段呈现多样化、综合化、立体化。

并广泛应用基于信息技术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金融机构借助数据库、数据挖掘技术对客户信息的进行全面管理和深度分析,以便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理财服务。

中国的理财业还处于新生阶段,却已经颇具规模而且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逐步引入了市场细分的理念,并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思想。

以目标客户为基础,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新产品,有差别、有选择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从而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能为自身业务带来巨大发展空间的重点优质客户上面来。

通过实行理财经理制和客户经理制,打造专业的理财顾问队伍,充分发挥理财经理的人格魅力,主动为优质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正成为商业银行吸引黄金客户的重要服务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具备24小时服务功能的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渠道迅速发展,突破了银行柜面服务的地域和时空限制,极大地方便了客户,增加了理财产品的附加价值,未来如何实现多种营销渠道的联动服务将是商业银行提高服务能力和理财服务水平的重点。

从同质化服务向品牌化服务转变。

随着个人理财服务的出现和逐步发展,理财经理的专业化知识和能力将成为理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将不可避免,品牌因素在个人理财服务的市场竞争中将越来越重要。

本文结合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定性的分析个人理财的时代标志。

具体可以从个人
理财业务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分析。

二、.我国个人理财需求的分析
(一)我国居民的人均GDP水平大幅度增加,产生了个人理财的潜在需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有关统计数据,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为止,我国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总体一直保持比较高的增长势头。

与此同时,我国先后经历了5次经济波动。

其中,第一个经济周期1977年—1981年通货膨胀水平峰值为7.5%,第二个经济周期1982年—1986年为9.3%,第三个经济周期是1987—1990年为18.8%,第四个经济周期1991—2001年为24.1%。

平均而言,1997年—2004年通货膨胀率为5.9%。

2002年进入第五个经济周期以来,目前已经出现的最高通货膨胀水平是在2004年,达到3.9%。

尽管这样,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除个别年分外,我国居民的人均GDP还是保持了持续的增长。

消费时收入的函数,居民收入的增长,产生了个人理财的潜在需求。

(二)我国居民投资理财意识与资产增值要求的日益加强
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和常识,我们知道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

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手中的大额财富必定按照财产持有人的偏好和利益最大化原则寻找自己的合理归属,我国日益完善的金融市场为这些财富找到了保值升值的场所。

据2008年出版的《中国财富报告》披露,截止2006年底,我国资产性财产总量和金融资产总量分别达到38万亿元和20万亿元,在所有权结构比例中,私人拥有57%的资本额和49.7%金融资产,显示私有财产已成为中国财富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据《中国财富报告》的调查结果,在私人占有的近10万亿元金融资产中,有30%左右的人群拥有近80%的金融资产,其中近一半又被20%的少数高收入阶层占有,构成了现阶段中国财富存在有量的基本特点,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中产阶层的兴起。

而“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扩达中间收入阶层”的举措,更将进一步推动中产阶层的崛起和壮大,所有这些必将带来个人理财需求的大幅上升。

另据来自央行的数据,早在2006年国内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中,储蓄存款已达到8.7万亿元,占总量的67.4%,股票投资是7%,国债投资时8.8%,基金投资占5.4%,人寿保险为1.9%我国居民已经开始多样化持有资产。

个人理财已由潜在需求变为实际需求。

(三)我国的财产持有者对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增强。

随着私人财富不断累积,私人的消费与投资行为引起的社会金融流量事实上已经成为了金融业务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我国居民多样化持有资产,并不仅仅基于增值的要求,更重要的在风险无处不在的今天尽可能的防范、规避乃至控制风险。

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居民的理财意识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的步伐,对于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财务目标,合理配置储蓄、保险、信托、证券、房产等投资品种上的资金分配,如果缺少专业金融机构的投资建议,而单靠个人常识和经验进行自主投资,要真正规避投资风险,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难度相当大。

尤其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继续推行,将对金融机构经营和个人投资消费产生深刻的影响,引导人们对金融服务提出更多的需求,从而为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个人理财服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意味着个人理财的发展前景巨大。

三我国个人理财时代的供给标志分析
(一)世界个人理财业务蓬勃发展
个人理财服务首先出现的美国,最早提供该服务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保险营销人员,经历了初创期、扩张期、成熟稳定期三个阶段。

随后个人理财在全球迅速发展开来,我国正处在这个潮流中,个人理财业务的商机巨大。

(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良好,金融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总体形势良好。

国内需求比较旺盛,对外贸易继
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市场价格平稳。

我国金融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层次清楚、分工明确的金融市场体系。

2007年“中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等各种金融市场运行总体良好,并展现出各自不同的运行特征。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金融市场平稳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三)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前景分析
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我国已经进入个人理财时代,同时,个人理财业务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产品创新不够,专业人才匮乏等。

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处于强劲势头,居民财富将继续积累,个人理财需求将继续增长;同时,我国WTO过度期已经结束。

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大量具有综合业务的金融机构的个人理财业务带来挑战和冲击,并由此带来个人理财的蓬勃发展。

我国各金融机构应该认清历史潮流和本身优劣势,勇于创新实践,只要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颖,生活在个人理财时代【J】。

经济,2008(8)
[2]陈媛媛,浅浅个人投资理财【J】。

贵州业务大学学报,2006,7(2)
[3]中国改革发展报告专,中国财富报告【M】。

上海:上海远东,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