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医院的政策支持与发展环境张英:汕尾逸挥基金医院广东汕尾 516600TALK ABOUT POLICY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CIVIL-RUN HOSPITALZhang Ying现代医院杂志 2003年12月第6期民营医院是指民间资本投资的医院。
或者说,民营医院就是公立医院以外的一切医院。
目前国家虽然有了支持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但由于民营医院的发展起步较晚,加之社会对民营医院认识上的误区和相关政策的不尽完善,应该说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竞争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表现为民营医院既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又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
比如,一方面民营医院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公立医院所具有的医疗保险定点、科研经费支助等政策民营医院又得不到。
可以说,民营医院现在是在美好的前景中曲折地发展着。
文章就是针对当前民营医院的发展现状,从政策与环境的角度谈一些看法。
1 民营医院的政策支持民营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有其理论和政策渊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事业组织和街道组织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筹集卫生资金。
国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捐资,支持卫生事业。
”《宪法》和《决定》,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可以创办民营医院,但却很清楚地说明了投资医疗健康事业的主体可以多元化,这为创办不同所有制的医院提供了法律依据。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指出:“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
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这就说明,非公有制经济除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极个别特殊行业外,完全可以涉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和行业,当然地包括了医疗卫生产业。
卫生部等四部委《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在界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营利性医疗机构时,就清楚地界定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
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
城镇个体诊所、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一般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
这些都是民营医院进行规范化运作的政策依据。
随着国家对创办民营医院政策的明朗化,各省市大都出台了鼓励和支持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比如,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就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多种形式和投资来源的多种渠道,鼓励兴办集体、私营、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形式的医疗机构”。
福建省卫生厅、财政厅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民办医院的若干意见》,规定非营利性民办医院的医疗服务执行政府指导价,营利性民办医院可自主设置服务项目、自主确定医疗服务价格;民办医院职工可参加当地社会保险,医务人员的职称评定、参加学术活动等与公立医院相同。
《意见》还明确提出民办医院可由社会资本多形式投资兴办设立;鼓励现有公立医院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转制为民办医院;民办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可由人才交流中心进行保管;民办医院在医学院实习医院资格、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救治定点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待遇,与公立医院相同;民办医院应该承担当地政府交办的预防保健工作,当地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在经费上给予合理的补偿。
江苏省卫生厅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医疗机构的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医疗机构以联合、兼并、参股、收购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公立医疗机构的改制、改组和改造。
对退离休医务人员申办医疗机构,或到个体私营医疗机构工作的,原单位不得因此减发其法定的退离休经费。
医疗机构的在职医务人员,本人愿意辞职到个体私营医疗机构工作的,所在单位应予以支持。
从上述有关政策可以看出,民营医院的发展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论和政策上的支持。
现在,关键是要求各级部门和领导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确认识民营医院在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中的重要作用,象看待公有资本那样看待民间资本,为民间资本参与医疗产业积极创造条件,特别是要支持和鼓励民营医院的发展,公平对待民营医院,为民营医院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2 民营医院的发展现状纵观全国民营医院的发展情况,总的形势应该是看好的。
据2002年的不完全统计,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已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医院1500多家。
民营医院发展态势较好的广东省拥有民营医院83家,病床达4818张;浙江省拥有民营医院45家,这些医院基本上以中小型医院为主,80%的医院病床在100张以下;福建省拥有民营医院47家,共计1700多张床位,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厦门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从全国范围的分布看,民营医院的发展状况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关系比较密切,现有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医院主要分布在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发达地区。
从目前民营医院的发展现状来看,已经显现了一种蓬勃发展的局面,绝大部分医院办出了一定的特色,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可。
东莞东华医院是广东省第一家中外合作现代化医院。
预算总投资7亿元,规划占地面积120亩,首期工程于1995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
经过8年的经营,医院已发展成为拥有16个临床科室,35个学科专业,5个医技科室,3个门诊部,专业技术人员470余名(其中专家教授90余名),病床400余张(医院二期正在建设,投入使用后病床可达800张)的综合性医院。
在医院的发展中,决策层始终奉行病人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办院宗旨,以其精湛的医术、热情周到的服务、舒适优美的就医环境、合理的收费价格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院引进国外医院管理的经营理念,认真借鉴企业管理经验,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通过实施优质服务策略、优势品牌策略、优质平价策略、创新策略和人心工程,病人得到了实惠,医院得到了发展,真正实现了“双赢”。
2000年3月和2001年3月,医院相继成为湖北医科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
2000年有4项科研课题获省厅立项和资助。
2001年有5项科研课题获省厅立项资助,6项获市科委立项资助,1项科研成果获“东莞市科委2000年度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
1996年10月,医院获东莞市委、市人民政府“社会公德先进集体”。
1998年5月,被广东省红十字会正式命名为东莞市红十字会医院。
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全国民营医院的“排头兵”。
深圳博爱集团是以投资医疗产业为主,融相关产业为一体的,多元化,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
近年来集团立足深圳,面向全国,先后在深圳、广州、上海、南昌、贵阳、长沙等城市兼并10余家大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成为国内投资医疗行业最大的企业之一。
集团现属的深圳博爱医院、深圳景田医院、深圳曙光医院、广州长安医院、上海仁爱医院、广州益寿医院、南昌第五医院、贵阳四十四医院、长沙仁爱医院共17家医院都是以不同方式兼并、重组的。
博爱集团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策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兴办民营医院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为中国民营医院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南京长江医院集团是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民营医院。
南京市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视,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一开始,长江医院就成为民营医院中首家医保定点医院,政府给予了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的待遇,用实际行动支持民营医院做强做大。
而长江医院也用对医保病人的五项优惠政策来回报政府的信任。
目前长江集团在上海、武汉、苏州、无锡等地区设立了16家分院,同时还计划在三年内开办一家三级医院,增加投资,并准备在时机成熟时让公司上市。
河北省中医肝病医院在1997年开业时,只有两个病区,100多张病床,日均门诊量50多人次。
医院把患者满意作为考核医护工作的主要指标,一切工作从患者的利益和角度出发。
他们每天在石家庄火车站发10趟班车免费接送患者;为前来空腹检查的患者免费提供早餐;为中午临时休息患者提供招待所;为了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医院把住院部的被褥床单全部由白色换成了家庭化的多种颜色。
经过苦心经营,凭借其特色化医疗和星级化服务滚动发展,目前医院建筑面积已达24万平方米,拥有病床350张,门诊量和住院病人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创办于1987年的太原市类风湿病医院,从一个集资不足10万元的股份制民营医院发展为医药一体化集团,并于2000年在香港上市,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品牌优势。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博爱医院成立于1996年,是一所以创伤骨科为主体的大专科小综合的民营股份制医院。
当年医院成立时,开业典礼是在一幢民房里举行的,一年后就结束了租房办医的历史,并使医疗服务规模扩大了两倍。
目前,医院建筑面积已达1800平方米,拥有病床350张,有多项科技成果获奖,个别技术项目还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上面所列几所民营医院的发展只是中国民营医院发展的缩影,除了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并取得较好效益的民营医院外,现在仍有一大批民营医院在不断的建立和发展。
比如,新疆第一家大型股份制医院——新疆心脑血管医院,2003年初在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正式开业,已被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列为医保定点医院。
广西规模最大的民办医院——南宁健民专科医院也于2003年开业。
这些都说明民营医院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医院已超过500家。
这些医院的发展模式主要为:经营较好的个体诊所发展成一定规模的医院;一些企业和个人通过兼并、注资改制发展起来的自主经营或股份合作医院;由国外资金注入建立起来的合资合作医院;公立医院转制等。
总体上看,我国现有的民营医院一般以各类专科、中医和民族医院为主,与公立医院相比,他们具有经营机制灵活、融资渠道多元化、市场开拓意识和服务意识强等优势,以其“简、便、验、廉”的特色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化、多层次的就医需求,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民营医院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讲,可以说是良莠不齐的。
这主要表现在民营医院的总体数量不多,其规模、技术、人才等与公立医院相比过于悬殊,从提供的门诊、住院服务情况看,在医疗服务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很小,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