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肥胖症

小儿肥胖症


儿童肥胖率
目前,中国城市儿童、 青少年已经全面进入肥胖流 行期,而北京等大城市则 更是儿童肥胖的“重灾区”。 近5年来,中国儿童肥胖的 发生率仍在迅速增长, 5年增幅达到12%到15%。
临床分类
单纯性肥胖:占肥胖的95%~97%,不伴 明显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 继发性肥胖:约占3%~5%,继发于各种内 分泌代谢病和遗传综合征,他 们不仅体脂分布特殊,且常伴 有肢体或智能异常
黄灯区食物
谷类及其制品:如大米、面粉、玉米粉、 馒头、面包、通心粉、咸饼干、面条等 豆类及其制品:毛豆、黄豆、千张、素鸡、 素火腿等 动物性食物:牛肉、兔肉、瘦猪肉、鸡蛋、 猪肝、各种鱼类等 水果类:香蕉、柿子等
红灯区食物
高糖类食物:各种,糖果、巧克力、糖水、麦 乳精、炼乳、甜饮料、甜点心、各种冷饮、蜜 饯等 高脂肪类食物 : 油炸食品(包括炸鸡、炸土豆 条、油条等)、动物油(如猪、牛、羊、鸡 油)、各种动物肥肉、黄油、级油、曲奇饼干 坚果类食物:花生米、核桃肉、松子、瓜子、 芝麻、腰果等
2-7岁
超重:保持体重 肥胖无并发症:保持体重 肥胖有任何并发症:减重
7岁以上
超重无并发症:保持体重 超重有并发症:减重 肥胖儿童:减重
2-7岁儿童 保持体重措施
平衡膳食 适宜的体力活动 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年监测身高、体重和BMI 若身高增长迅速,允许BMI缓慢下降
2-7岁儿童 减重措施
行为治疗 家庭支持 心理支持 最终目标为BMI<85百分位数
小儿肥胖症
(0besity)
定 义 :
肥胖症(obesity)是由于能量摄入 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 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 碍性疾病。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 均值的20%即可称为肥胖。
肥胖儿童是成人期肥胖的危险因素。 *10%~20%的肥胖婴儿将成为肥胖儿童, * 40%的肥胖儿童将成为肥胖青少年, * 75%~80%的肥胖青少年将成为肥胖成人。 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健康,还影响孩子 的心理和生理发育,也往往是成人期发生高 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 胆囊炎和胆结石等疾病的隐患。因此,应引 起社会及家庭的重视。
(2)制定个体化膳食干预方案
①计算差额热能的食物量:开始减少差额热量的 1/3,以后逐渐递减,直到减至按身高体重所 需热卡。 ②蛋白质按计算足量供给:所需蛋白质按现有身 高体重量计算足额供给。 ③满足食欲和有饱腹感:为满足食欲和有饱腹感, 可采用热能少、含膳食纤维多、体积大的食物, 如芹菜、韭菜、笋等。 ④供给足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为提供维生素,如调节饮食感及饥饿 感的中枢失去平衡可导致多食,精神 创伤(如亲人病故或学习成绩低下) 以及心理异常等可致儿童多食。
继发性肥胖
又称病理性肥胖,约占 3 %~ 5 %,继发于各种内分泌、 代谢病和遗传综合症。
肥胖是长期能量正平衡的结果
Fat Stores
营养素摄入 > 机体消耗 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
绿灯区食物
豆制品:豆腐、豆浆、豆奶等 蔬菜类:萝卜、土豆、绿豆芽、竹笋、冬瓜、黄瓜、 番茄、青菜、卷心菜、胡萝卜、南瓜、芹菜、茭白、 四季豆等 动物性食物:各类虾、贝、黄鳝、鲤鱼、鲢鱼、黄鱼 黑鱼、虾皮、猪血 各种奶类:如牛奶、酸奶等 水果类:如西瓜、苹果、梨、桔子、草莓、桃子、枇 杷、橙子、菠萝、葡萄等 其他:还有木耳、海带等
单纯性肥胖的病因
1、遗传因素
肥胖儿童大多有家族肥胖史,目 前认为肥胖与多基因遗传有关。 父母皆肥胖的,子女约70%~80%的 肥胖, 父母单方肥胖,子女约40%~50%的 肥胖, 双亲体重正常,子女约10%~14%。
2、饮食因素

喂养过度是肥胖的物质基础。摄入的营养超过 机体代谢的需要,多余的能量便会转化为脂肪 储存于体内,因而导致肥胖。
脂肪细胞数量 脂肪细胞体积
肥 胖
病 理 生 理

脂肪代谢

内分泌变化
蛋白质代谢
高脂血症 动脉硬化 冠心病 高血压
尿酸
糖尿病 肥胖、骨质病 男性性功能低下 女性月经不调、不孕
临床表现
单纯性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 一般1岁以内,5~6岁和青春期好发。 一、症状 患儿食欲旺盛且喜食甜食、油腻荤 食、淀粉类和零食的习惯。明显肥胖儿 童常有疲劳感,用力时气短或腿疼。日 久会造成心理障碍、自卑、孤独、胆怯, 影响社交。
合并症的处理
对于有合并症的超重或肥胖 儿童,改善合并症是重要的 治疗目标。这类儿童需要尽 快减重,以缓解合并症。
治 疗
一、饮食疗法 二、运动疗法 三、心理行为疗法 四、药物疗法 主要措施
一、饮食疗法: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中国儿童青少年膳食指南
(1)交通灯饮食
交通灯饮食被用于学龄前和青春前期儿童。 它是一种结构性的饮食计划(总热量在900— 1300Kcal),使被指导人的饮食结构符合粮谷、 蔬菜水果、鱼肉禽蛋和奶制品四类基本食物的 推荐量,提高膳食的营养密度。 交通灯饮食把食物分为: 绿色食物(go),不予限制,保证供给; 黄灯食物(caution),限量摄入量; 红灯食物(stop),为高脂或单纯碳水化合物, 应予严格限制。
四、消化道疾病
高胰岛素血症 胆石症、胆囊炎。肥胖症患者胆石 症的发病率,男性为正常人的2倍, 女性为3倍。
五、关节病变
下肢关节痛在肥胖儿中极 普遍。由于下肢长期过度负重, 引起膝内(外)翻,股骨骨骺 分离,股骨无菌性坏死和平底 足等。
六、肺部:
▲肺功能测试异常 ▲肥胖-肺通气不良综合症(pickwickian syn): 严重肥胖者由于脂肪的过度堆积,限制了胸廓 扩展和膈肌运动,使肺换气量减少,造成缺氧、 气急、紫绀、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或出现充 血性心力衰竭而死亡,又称肥胖-换气不良综 合症。 ▲睡眠呼吸暂停: 孩子睡眠时鼾声大,有时呼吸停止,10秒/ 次或更长,发作频率可达30次/夜左右,严重时 会突然死亡。
儿童减重速度
原则:缓慢减重 2-7岁儿童:每月不超过0.5公斤 7岁以上BMI>35的儿童: 0.5-1公斤/周 参照最终目标制定减重计划 考虑健康危险、费用、可接受等 因素
婴幼儿肥胖的干预
0-23个月
2岁以前是生长旺盛的阶段, 除非体重过重导致发育迟缓,此 时期肥胖的干预为监测体重、身 长的增长和发育状况,不推荐任 何降低体重的措施。
肥胖分度
超重:大于参照人群体重10-19% 轻度肥胖:大于参照人群体重20-39% 中度肥胖:大于参照人群体重30-49% 重度肥胖:大于参照人群体重50%-59% 极度肥胖:大于参照人群体重60%
2、体块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该方法的实用性强、可靠,已广泛应用于区别正 常或肥胖和各种肥胖度(国际上常用标准) BMI=体重(kg)/身高平方( M2 ) BMI在同年龄、同性别的第85~95百分位数为超重 BMI≥同年龄、同性别的第95百分位数为肥胖 ≥25为轻度肥胖; ≥30为中度肥胖; ≥40为重度肥胖。 ≥25者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危险性增加; ≥27发生上述并发症的危险性更高。
二、神经系统: 大脑假性肿瘤; 可发生脂肪代谢紊乱、血清胆固 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 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三、心血管疾病: ▲高血脂、高血压:小儿肥胖者10 %~30%有高血压。 ▲糖尿病:超重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 为非超重人群的3倍。美国糖尿病患 者的85%为肥胖症患者。 ▲冠心病:青少年肥胖者,成人期冠 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治疗
原则:在不影响基本热量和营养 需要的前提下 ▲减少热能性食物摄入 ▲增加机体对热能的消耗 ▲体内过剩的脂肪不断减少,体重 逐渐下降
任何治疗措施都不应妨碍儿童正常的 生长发育。 儿童肥胖的治疗是通过给与满足生 长发育的适当营养素来调整体重,应预 防生长曲线偏离,减少瘦体质(lean body mass)的丢失,预防内分泌紊乱。 此外,理想的治疗应该改善肥胖儿 童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异常,纠正不良的 饮食和运动行为,建立并保持新的健康 的行为模式。
以幼儿期、学龄期男孩多发,继 发于下丘脑及垂体病变。临床以肥胖、 性发育障碍为主要表现,部分患儿伴 尿崩症,脂肪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 在颈、乳房、会阴、下肢、臀部,而 手指显纤细,身材矮小,第二性征延 迟或不出现,头颅 CT 和 MRI 可发现病 灶。
甲低、生长激素缺乏症,都
有肥胖的症状,各自有其特征性
4、劳一蒙一毕综合症
(Laurence-Moon-Biedl syn,L-M-B)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周围 型肥胖、视网膜色素变性、智能障碍、 性腺发育不良和多指(趾)畸形为五 个基本症状。部分患儿仅有 l ~ 2 个基 本特征,也有除以上基本症状外还伴 有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或神经性耳 聋。
3、运动因素

缺乏适当的活动和体育 锻炼,也是发生肥胖的 重要因素,即使摄食不 多,但如活动过少,也 可引起肥胖。如学龄儿 童每天放学后必须完成 大量课后和课外作业, 或有的孩子长时间看电 视、玩电脑,均可导致 肥胖。
中国预防医学科 学院营养与食品 卫生研究所日前 公布的一份抽查 结果显示,儿童 肥胖率随看电视 时间的增加而增 加,平均看电视 时间每增加1小时, 肥胖发生率增加 约1.5%。
实验室检查
甘油三酯、胆固醇均↑,严重β -脂蛋白↑
生长激素水平↓、生长激素刺激实验的峰 值较正常小儿低,高胰岛素血症 肝:脂肪肝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1、身高体重法
肥胖标准: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 均值20%以上可诊断(国内常用标准) 计算方法为: 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 体重)÷标准体重}×100%
二、体征 体格检查患儿皮下脂肪丰富,但分布均匀, 面部脂肪堆积形成双下颏,口、鼻相对变小,躯 干脂肪以双乳、腹、髋、肩部堆积为多。 乳房脂肪堆积,常会被误诊为乳房发育。 男童往往因阴茎陷于阴阜组织被误诊为小阴 茎或睾丸缩于腹股沟被误诊为隐睾。 重度肥胖儿腹部、臀部及大腿皮肤出现白纹 或紫纹,部分患儿皮肤有棕色或褐色色素沉着, 表皮增厚,以颈、腋下鼠蹊或肘部好发。 扁平足和膝外翻、下肢静脉曲张 身高多高于同龄儿,骨龄正常或提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