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高校的学术指导_借鉴与启示_李俊良

美国高校的学术指导_借鉴与启示_李俊良

中国大学教学 2008年第1期美国高校的学术指导:借鉴与启示李俊良 赵 平摘 要: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目的是让高校学生的受教育经历得到个性化发展,从而使其成为一个 “完整”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人。

其中学术指导工作突出体现了这一目的,使得学校教育能够做到人尽其才、因材施教。

与之对比,可以发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美国;高等学校;学术指导“让高校学生的受教育经历得到个性化发展,从而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是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目的。

[1]学术指导工作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对于实现高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美国高校学术指导的概述美国高校学术指导始于19世纪末,最初是学校课程多样化和复杂化背景下对学生选课和主修领域的指导。

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技术发展和职业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不断扩展其课程范围和入学人群,学术指导就成为学校运作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如今,随着美国高校入学人员的多样化和对高等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更高的要求,“学术指导作为学生保持和成功的潜在贡献者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1.宗旨、目的与任务美国高校学术指导的宗旨是向学生提供学习方向、学习计划和学习指导方面的服务,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学校资源和社会需求,确立大学期间学习的方向、目标和计划,以获得有价值的高等教育经历。

具体来讲,美国高校学术指导有六项任务:[3](1)帮助学生确立价值和目标;(2)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高等教育机构;(3)保存和传输信息;(4)设计反映学生能力和兴趣的计划;(5)对学习计划进行评价;(6)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

2.工作和服务内容一百多年来,美国高校学术指导的工作和服务内容不断扩展,从最初的学习课程的指导,发展到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计划安排的指导,再到对职业规划与生涯规划的指导。

但最基本的内容还是对学生学习课程的指导,包括对课程选择和专业选择的指导,对课程学习计划、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校图书、实验设备等资源使用的指导,以及如何获取教师和他人帮助的指导等。

对课程学习的指导又与对整个大学学习经历计划的指导相结合,从而使得各门课程的学习与其他学习经历按照计划组成一个有机的学习经历整体。

进一步,大学学习经历的计划则要与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生涯规划结合起来,从而使大学经历作为整个人生的有机组成部分,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和长远的发展。

3.指导项目的基本要素虽然在美国并没有所有高校普遍使用的一项计划或一套工作方法,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基本的要素:(1)重视课程,因为它组成了学生基础学业计划的基本结构。

(2)重视学生入学,入学时对学生需求和学生特点的了解是一切指导工作的基础。

(3)重视把学术指导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之中。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重视三点内容:教育目标的确立、主修领域的明确和职业范围的识别与确定,以及四个方面:信息的可获取性、信息的专业和准确、建议与讨论结合、与指导者的关系。

4.组织模式和人员美国高校学术指导的组织模式主要有三种:教师指导、学术指导中心和正式课程。

教师指导的模式是最早开始使用的模式,主要是由校长指定一部分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开展咨询,这是一种分权式的做法。

从70年代开始,美国越来越注重在学校一级建立集权化的学术指导中心,中心集中了一些教师、专职指导人员和学生,向李俊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教师;赵 平,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92学生提供信息,帮助学生决策。

第三种模式是通过正式课程对学生进行指导。

美国高校从事学术指导的人员有三类:教师、专职指导人员和高年级学生指导人员。

教师在对已经选定主修专业领域的学生的指导中起中心作用,专职指导人员则主要指导没有明确方向的学生,高年级学生指导人员是重要的辅助人员。

二、对美国高校学术指导的评论1.理念与制度背景美国高校的学术指导乃至整个学生工作都是在对学生特征的认识基础上进行的,这是他们的理念背景。

他们强调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对学习和自身的发展负有责任。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被认为是有责任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政治、经济和职业技能的被动接受者。

学生的全面而平衡的成长被认为是教育的主要和最终目的”。

[1]与此相对应,美国高校管理制度上相应的背景有三点:完全学分制、自由转系和自由转学。

这三点秉承了美国高等教育对学生个性的重视,是使学生高等教育经历得到个性化发展这一学生工作目的的具体体现。

然而自由选择不是放任,所以学术指导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重要和必要。

美国高校的学术指导就是为了既促进选择自由,又保证这些自由导向正确的方向,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美国高校多而学生少,政府的经费又是按照学生数拨给学校的,各学校间互相承认学分,允许学生自由转学。

这样,保持学生不流失就是学校的一项非常重要而且相当有压力的目标。

为达到这个目标,学校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学术指导是其中很重要的服务内容之一。

这种转学压力是美国高校不同于我国高校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这些背景对于我们理解美国高校的学术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学术指导内容的扩展和整合从前面的美国高校学术指导工作和服务内容的介绍可以看出,美国高校的学术指导不再仅仅是入学时的课程介绍和帮助选课,而是扩展和整合到整个在校生活和经历的规划和安排中,这个扩展和整合同时也包括职业规划与学业规划的整合。

这样,整个学术指导工作的内容就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包括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探索并明确未来职业方向,了解可获得的学校资源和支持,最终确立大学期间学习的方向、目标和计划。

这样一个全面而统一的学术指导内容体系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能够促进学生在校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明确了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确立了学习的方向、目标和计划之后,整个学习就是自己主导的、主动的行为,没有外在的强迫,从而不会漫无目的,也不会缺乏动力;其次,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经过指导和学生自己的探索,学生能够明确自己该学什么,为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从而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这样一个扩展和整合的学术指导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业上的成功。

3.学术指导组织体系的完备美国高校学术指导的组织体系是很完备的,既有专门的学术指导机构,又有专门指定的指导教师,还可以通过正式的课程进行指导。

为学生进行学术指导的人员是多样化的,包括教师、专业人员和学生,从而能够有所分工又相互补充。

这样一种组织体系,能够满足学生多样而全面的需求。

既包括专业确定之前的自我探索与专业选择——通常由专业学术指导人员辅导,也包括选择专业后的专业学习方面的辅导——通常由指定教师负责;既有专业人员的建议,也有老师的指导,还有高年级同学的经验交流;既有面向一般普通学生的指导,也有面向特殊学生(如预科生、少数民族生、转学生、留学生等)的指导。

这样一个完备的组织体系的存在,有效地保证了学术指导工作的完成。

4.对互动关系的强调在美国高校,进行经常性的学生与指导者之间的互动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被认为是学术指导的必要部分。

基于紧密的学生与指导者关系之上的致力于帮助学生通过利用所有范围内的学校和团体的资源以达到教育、职业和个性目标的系统过程被认为是具有先进理念的“发展型学术指导”。

因此,学生与指导者之间的关系是长远的、紧密的、富有情谊的关系。

这种对互动关系的强调,使得老师和专业指导者不但在课堂上、在辅导中心对学生辅导,还定期深入到学生宿舍,组织和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和项目,在生活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帮助。

5.学术指导的专业化建设美国高校的学生工作非常注重专业化建设,学术指导也是如此。

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专业协会的建立。

随着学术指导集权化的趋势,专业人员作为学术指导的专业从业者,越来越受到重视。

不同于教师,他们93是全职的和具有专业知识技术的学术指导工作者,通常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尤其是没有确定专业领域的学生,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建立基本的课程计划,并为将来的专业选择构建基础。

美国有两个与学术指导活动有关的专业性组织,一个是1971年成立的“学术事务管理者协会”(Association of Academic Affairs Administrators),目的是研究个体与学业环境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员主要包括各学校关注学术指导的学术事务管理人员;另一个是1979年成立的“全国学术指导协会”(National Academic Advising Association),目的是讨论学术指导工作共同关注的问题,成员主要是各高校从事学术指导的工作人员。

两个协会都有自己的刊物并定期举行地区和全国性的会议。

[1]这些专业化建设,对不断提高学术指导工作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我国高校学术指导的问题与改进建议1.存在的问题与美国高校的学术指导相对比,我国高校的学术指导工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对学生认识的僵化。

我们总是不承认学生的主动性和其对自己学习和发展的责任,过分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以高于学生自身的姿态去“培养”专门人才和接班人,所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也是偏向外部设定的标准,而不是基于学生自身个性的自我要求、自我负责的发展。

(2)管理上的僵化。

主要体现在对转专业的和学制的限制上。

虽然各学校都进行了学分制改革,但大部分的高校还只是停留在形式上。

选修课常常由于生师比例过大、选修课数量太少而没有充分的选择权。

对转专业的限制更是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当学生进入大学经过了解后发现不合适的时候却很难改变选择,这会打击其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

(3)指导内容的僵化。

当前我们的学术指导还停留在零散的课程介绍和学习经验传递上,比较好的也仅仅是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缺乏针对个体特点的学习规划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结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和盲目。

(4)工作方式的僵化。

我们目前的学术指导还没有成为学校的一项专门的工作,更没有形成体系。

工作方式基本停留在简单的学习方法课程加班主任和指导员的非制度化经验传授上,既没有机构上的设置和保障,也没有专门的研究和科学的指导。

2.改进的建议基于我们对于美国高校学术指导工作的借鉴和我国高校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放权与加强指导相结合。

我们应该认识学生的个体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认识到对自己学习和发展的责任,给予学生自由和选择的权力。

当然放权不意味着放任不管,而要辅以有效的指导和服务,这正是学术指导的重要意义所在。

(2)推进学分制,逐步放开转系转学的限制。

这是在制度上对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予以保障,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