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阳宗海生态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

浅析阳宗海生态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

浅析阳宗海生态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
肖潇苏州大学环境工程
摘要:分析了阳宗海生态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
关键词:阳宗海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原因
阳宗海位于澄江阳宗区北部,与宜良、呈贡两县接界,距阳宗城约4公里,为3县所有。

属断陷构造湖泊,处于小江断裂地带,是由于地面断裂的强烈发育而形成的地堑式断陷湖泊。

随着构造断陷的演变,先形成阳宗、汤池整个断陷盆地,在盆地基础上发育成构造湖。

湖岸较平直,湖底不平,均有岩洞暗礁。

水色碧绿,透明度大,周内陆淡水湖泊。

阳宗海的湖水,除雨季汇积外,主要来源于阳宗区的阳宗大河、石渣河及宜良1960年改道归入的摆衣河等,该湖原无出水口,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西平侯休英派了15000名士兵,由王俊指挥,用两年多时间,开挖了一条汤池渠,引海水灌溉农田,从此,阳宗海有了出水口,湖水由东北侧的宜良池出口,流经宜良坝子汇入南盘江,归于南海1960年因建汤池火电厂,将摆依河改道归人阳宗海。

在湖南面的汤地渠为出水口.水流入南盘江,届珠江水系。

阳宗海属成湖较晚的幼年湖在湖东北的汤池镇,已建成省级旅游度假区,有海滨游乐场、高尔夫球场、小白龙森林公园、涌金度假村、汤池温泉等旅游娱乐服务设施。

之后,化工厂、火电厂、污水厂等相继建成。

各种厂矿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起来。

2008年6月,负责监测阳宗海水质的工作人发现:湖水砷浓度出现异常波动。

情况后来进一步恶化,到9月16日,湖水砷浓度监测值高达每升0.128毫克,远远超过每升0.05毫克的饮用水安全标准。

而07年9月以前,湖水砷
浓度均值还不到每升0.006毫克。

砷在环境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砷的化合物均有毒性,“砒霜”的主要成分就是三氧化二砷。

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公共物品、外部不经济性、市场失灵、政策失效等经济原因,阳宗海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

一、阳宗海生态环境恶化简单回顾
1996年,阳宗海西南端,澄江县谭葛营村也来了一群人,被镇上官员领着,说想要在村里开一个化肥厂。

谭葛营村也是一块风水宝地----背靠滇中第一高峰梁王山,面向阳宗海。

投资商开出的条件非常诱人---保证招聘当地村民,薪水不菲,村民还可以对工厂投资,年底再分红。

如果不考虑污染问题,阳宗海的周边显然适合发展化工产业。

《宜良县志》记载,1955年5月,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后回国,途径阳宗海小憩,盛赞阳宗海是高原明珠,同时又鼓励建立电厂加快当地建设。

继而,一个火电厂迅速出现在湖边。

有了充足的电力支持,阳宗海可以提供工厂的大量用水,谭葛营村17公里范围内富藏高品位的磷矿,玉溪市澄江县被勘探埋藏6亿吨以上的磷矿,足以帮助磷肥厂发展迅猛。

最后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同意引进工厂。

1994年年底,谭葛营村提供湖边一块洼地开始建厂。

一年半后,工厂投入生产。

它最初名叫澄江磷肥厂,是澄江县阳宗镇集体企业。

次年被一个叫李大宏的人承包。

因为提供土地,村民们每人分得数几千元。

帮助工厂基建的村民每天可以获取30元报酬。

工厂建成后,村民们每人又分到数千元,也可以不用干活了。

令村民们追悔莫及的是这个工厂冒出的刺鼻气体令人头晕、胸闷。

2000年,工厂扩大规模,烟囱变成了两根,烟尘越来越浓。

1998年以来,谭葛营村一直为玉溪卷烟厂提供烟叶,但落了化工厂烟尘的烟叶一经烘烤,就变成了黑色,没法卖出好价钱。

村民们不得不转而种植毛豆、土豆等。

2001年5月,澄江磷肥厂转为李大宏的个人独资企业。

2005年3月,该厂更名为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公司(下称锦业公司)生产磷酸钙和磷酸一胺两种化肥。

2005年,锦业公司申请上马一条磷酸一铵生产线,环保部门认为用硫酸分解磷矿石制取磷酸必然就会产生磷石膏等副产品,而磷石膏中所含砷、氟化物、游离磷酸、P2O5、磷酸盐等杂质势必造成大气、水系及土壤的污染,长时
间接触磷石膏的人可能导致病变或者死亡。

环保局要求修建具有防渗漏、防流失、防扬尘功能的磷石膏渣场,但锦业公司没有修建就径直开工,磷石膏渣一直被堆积在工厂边上的一块洼地里,堆积成山。

宜良县环保局称,祸根在两年之前已经埋下,他们发现了澄江县境内很多农民从渣山搬走这些矿渣,堆满田头,以便在农忙时将其撒入泥土中当磷肥使用。

据称,2006年,宜良县委、县政府、环保局多次打报告到省市各级部门,也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批示。

但因为澄江归属玉溪市,对宜良的提议可以不予理睬,最终由于执行力度问题,这个事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湖边仍堆积着大量磷石膏。

2007年.玉溪市环保局将锦业公司列为市级挂牌督办项目,该公司在厂区刷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白色标语以示配合。

4月,该厂68名员工慢性砷中毒,李动用关系进行疏通医院,平息了这场危机。

2008年6月初,澄江县环保局发现阳宗海砷含量超标,省环保局发现只有锦业公司的生产环节中才能产生砷。

6月27日,环保局勒令锦业停工,罚款10万元。

事实上,该厂当月又有36名员工接受砷过敏治疗
不幸的是,6月28日凌晨,一场暴雨冲击未有遮挡的数十万吨磷石膏渣堆,有相当部分矿渣被冲入湖中,导致全湖的砷浓度严重超标。

而这一信息被昆明市环保局设在湖边的一个自动检测站捕捉,并紧急上报云南省环保局。

当天下午,省环保局九大湖泊治理办公室电话通知昆明市、澄江县、宜良县、呈贡县等环湖县市,要求立即对湖水污染事故做出反应。

玉溪市环保局官员指责锦业公司对环保问题总是能拖就拖,能推就推,甚至还说买不到需要的材料。

对交罚款倒是积极,罚个10万块钱对他们根本不算什么!讽刺的是,该公司员工私下反驳说,环保局的只想收钱,收了钱就不管,下次又可以再来收。

二、经济原因分析
1.公共物品就是指: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各种服务和设施的总称,具备明确的产权特征,形体上难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时不具备专有性和排他性的物(如:国防、道路、广播)。

环境提供的服务包含很强的公共物品性质: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市场失灵。

由于阳宗海的公共物品性,造成了公众的不保护,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2.外部不经济,是指某项活动使得社会成本高于个体成本的情形,即某项事
物或活动对周围事物造成不良影响,而行为人并未因此付出任何补偿.上述材料向
我们陈述了,导致主要污染的工厂并未真正解决对阳宗海的污染问题。

3.私人成本社会化:生产者将污染物排入环境中,虽然节省了治理污染的私人成本,却增加了社会成本。

后期,投入到治理阳宗海砷污染的费用远远超过公工厂和民众的获利。

4.市场失灵: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或者是资源配置达不到社会最佳
状态的现象。

阳宗海生态恶化也是因为市场失灵而引起的.与环境资源利用最相关的市场失灵原因是它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性。

5. 政府失灵:有时政府制定的政策不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把市场进一步扭曲,政府在资源配置市场中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现象。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谁污染、谁治理”环保政策,但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污染治理设施有比较苛刻的经济运行规模要求,而大多数单个中小企业的污染排放规模与处理设施的经济运行规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同时,中小企业自身财力不足,筹集污染治理设施所需建设资金困难大、代价大。

这就使得中小企业污染治理的成本相对较高,造成一些企业的污染治理流于形式,有人检查就应付一下,或者交一些罚款,还留下了“寻租”的隐患。

另外,在垃圾处理、水处理、能源领域的价格管制和价格补贴政策方面,实际上也在鼓励企业和居民排放。

对待阳宗海的污染,政府没能一开始就很好引导治理,而是一味罚款等,使得污染加剧。

6.产业结构极其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薄弱;二是工业大而不强;三是服务业发展滞后。

第二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三次产业中最大的。

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大量消耗矿产、能源等不可再生的环境资源的基础上的,因技术和认识水平有限,往往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所排放的大量废弃物更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第二产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其能耗、物耗水平以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水平要远远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

在第二产业内部,因各行业资源使用种类不同、工艺流程不同、资源密集程度不同,因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资金密集型行业的能耗、物耗和污染要大于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行业。

7.经济战略扭曲。

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扭曲为以GDP 增长为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