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混合动力汽车设计

第四章 混合动力汽车设计

不能独立控制
2 并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机械耦合)
2.1 转矩耦合
右图:端口1为单向的输入;端口2和端口3为双向的输入或输出, 但两者不能同时为输入。 端口1直接地或通过机械传动装置连接到发动机;端口2直
接地或通过机械传动装置连接到电动机;端口3则通过机械耦合
装置连接到驱动轮。 若忽略损耗,则输入功率始终等于输出功率。设端口2处于驱动状况,即电动机为输入功率,则 向驱动轮的输出功率为P3=T33,
五、电动汽车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设计
3. 设计原理 牵引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在串联式HEV中,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完全取决于车辆加速性能要求、电动机特性和传动装置特
性。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可按照加速性能估算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11)
第一项表示用以加速车辆质量的功率;第二项和第三项分别表示克服轮胎滚动阻力和空气阻 力所需的平均功率。
单向能源为燃油箱,而单向的能量变换器(动力装置)为发动机和发电机的组合。发电机的
输出通过可控的电子变流器(整流器)连接到电力 (DC)总线;
双向能源为蓄电池组单元,并通过可控的双向电力电子变换器 (DC-DC变换器)连接到电力 (DC)总线。 电力总线连接到电动机的控制器,控制牵引电动机为电动机或发电机,并以正向或反向运转。
常用的机械转速耦合装置 三、常用的机械转速耦合装置
转速耦合器也是一个三端口、两自由度的机械装置。端口1以单向能量流连接至发动 机,端口2和端口3以双向能量流连接至电动机和载荷(末级驱动)。
转速耦合特性为:
常用的机械转速耦合装置 三、常用的机械转速耦合装置
典型的转速耦合器件——行星齿轮机构。 是一个三端口组件,由分别标记为1、2和3的中心齿轮、齿圈和行星齿轮支架构成。其中心齿 轮、齿圈和行星齿轮支架之间的转速关系为:
前传动装置:发动机和电动机必须有相同的转速范围, 常用于小型电动机的情况,属于轻度混合动力电驱动系,
后传动装置:电动机转矩直接传递到末级驱动, 传动装置仅能调节发动机转矩。可用于有大范围 恒功率区的大型电动机的电驱动系统。
其中电动机起着发动机的起动机、发电机、动力辅助机
和再生制动的作用。
常用的机械转矩耦合装 二、常用的机械转矩耦合装置
Vb2
加速时,若以低速档起步,牵引力按迹线a-b-d-e-f变化。在点f处,电动机达到最大转速,为
五、电动汽车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设计
发电机 蓄电 池组 功率变换器 (电耦合器)
机械耦 传动 合器 装置
气的或机械的功率形式,
而不是电气的和机械的 功率形式,呈现着两个 功率的相加或将一个功
燃油箱 功率 变换器 蓄电池组 (电耦合器) 内燃机 机械耦 合器 电动机/ 发电机 功率 变换器 电动机 传动 装置
率分解为两个功率。
一、HEV驱动系统的结构
燃油箱 内燃机 传动 装置 电动机
串联式的特征:在功率变换器中两个电功率相加,该功率变换 器起电功率耦合器的作用,控制从蓄电池组和发电机到电动机 的功率流;或反向控制从电动机到蓄电池组的功率流。燃油箱、
发电机 蓄电 池组 功率变换器 (电耦合器)
内燃机和发电机组成基本能源,而蓄电池组则起能量缓冲器的
(9)
将角度替换为转速,(9)可写为:n1+
α n2-(1+ α)n3=0 (10)
式(10)行星齿轮机构运动学特性方程式。
1. 2. 3. 4. 太阳轮、齿圈与行星齿轮架3者中可任选2个分别作为主动件和从动件,另一固定不动,轮系 可传递动力; 如果有两个被固定在一起,则第三个的速度与前两个相同,传动比为1; 如果三个均为自由转动,则行星齿轮不能传递动力,相当于空档。 行星架被固定时,太阳轮、齿圈转速相反,可作为倒档。
第四章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的设计原理
一、HEV驱动系统的结构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分类:串联式、并联式、混联式和复合式,其功能如下:
燃油箱
在驱动系统内部存在两
内燃机 传动 装置 电动机
燃油箱 蓄电 池组
内燃机 功率 变换器 电动机
类能量流,分别为机械
能量流和电能量流。在 功率交汇点处,始终以 同一类功率形式,即电
通过增加另一动力装置,可在同一时刻实现兼 有转速和转矩耦合模式的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 如丰田汽车公司的Prius混合动力电动轿车 行星齿轮机构用作转速耦合装置;固定轴齿轮 组件用作转矩耦合装置。发动机被连接到行星齿 轮支架,而一个小型电动发电机(几千瓦)则连 接到行星齿轮机构的中心齿轮, 组成转速耦合整 体结构。齿圈通过固定轴的齿轮组件(转矩耦合 器)被连接到驱动轮上。同时,牵引电动机也连
此时,行星齿轮机构仅起减速器的作用。
当选择转速耦合运行模式时,离合器1和2啮合,而离合器3脱开,同时,锁定器1和2释放中心齿轮
和齿圈。此时,连接到驱动车轮的行星架的转速是发动机转速和电动机转速的组合。但是,发动 机转矩、电动机转矩以及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保持为固定不变的关系。
转矩耦合与转速耦合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 四、转矩耦合与转速耦合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
固定轴齿轮组件
接到固定轴的齿轮组件,以组成转矩耦合结构。
五、电动汽车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设计
1. 设计指标:主要包括:发动机功率、电动机功率,电源峰值功率及能量/容量, 传动装置以及电驱动系统的控制策略。 2. 设计任务: 1)满足要求的性能指标,如爬坡能力、加速性能和最高车速等,此外,还有经济性 指标、排放指标等; 2)实现系统的高效率运行; 3)在高速公路和市区行驶期间,保持蓄电池组荷电状态 在适当的电平,而不必从车 辆外部予以充电; 4)具有再生制动回收系统,且能够回收尽可能多的制动能量。
车梁上,而锁定器1被释放)、③单电动机牵引(锁定器1将中心齿轮锁定在车梁上(发 动机关闭,且离合器脱开),而锁定器2被释放时)、④再生制动(锁定器1和锁定器2的 状态为单电动机牵引的模式,发动机关闭,离合器脱开)、⑤蓄电池由发动机充电。
四、转矩耦合与转速耦合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
转矩耦合和转速耦合状态交替地选择 当选择转矩耦合运行模式时,锁定器2将行星齿 轮机构的齿圈锁定 在车架上,同时离合器1和离 合器3啮合,而离合器2脱开。于是,通过经由齿 轮Za、Zb和离合器3到中心齿轮轴的转矩相加,发 动机和电动机的动力一起相加。
转矩耦合器可表示为 角速度之间的关系为:
二、常用的机械转矩耦合装置
传动装置可配置在不同的位置,并设计 为不同的排档数,从而导致相异的牵引 特性。优化设计主要取决于牵引需求、
发动机尺寸、电动机尺寸以及转矩——
转速特性等。
二、常用的机械转矩耦合装置
两轴式和单轴式 两轴式结构
采用了两个传动装置,一个位于发动机与
五、电动汽车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设计
3. 设计原理
下图是配置有两档传动装置的牵引力和牵引功率与车速的关系。Vb1 进一步加速传动装置应切换到高档。此时,车辆的基速为Vbl。 当应用单档传动装置时,即仅高速档可供应用时,牵引力按迹线c-d-e-f-g变化,且Vb =Vb2 对加速期间给定的终速,如位于点e处的100km/h,配置两档传动装置的车辆加速时间短,主 要是因为在低速时用低档,按a-b-d变化的牵引力, 将大于高档时按c-d变化的牵引力。

M1=F1×r1; M2 = α F 1 × r 1 ; M3=-(α +1)F1×r1;
(7)
根据能量守恒,三个元件输入和输出的功率代数和为0:
M1×ω1+M2×ω2+M3×ω3=0 (8) 其中ω1,ω2,ω3分别为中心齿轮、齿圈和行星架的角速度。
将(7)代入(8)可以得到:ω1+
α ω2高。
燃油箱
内燃机
机械耦 合器 电动机/ 发电机 功率 变换器 电动机 传动 装置
复合式的特征:具有与混联式相似的结构。唯一的差 异在于电耦合功能由功率变换器转移到蓄电池组,并 且在电动机/发电机组和蓄电池组之间加入了一个功 率变换器。
功率 变换器 蓄电池组 (电耦合器)
1 串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电耦合)
2 并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机械耦合)
机械耦合包括转矩耦合和转速耦合
转矩耦合—机械联轴器将发动机与电动机的转矩相加,并将总转矩传递给驱动轮
发动机和电动机的转矩可分别独立控制,但受到功率守恒的约束。发动机转速、 电动机转速以及 车速以某一确定关系相互耦合,不可能独立控制。
转速耦合—机械联轴器将发动机和电动机的转速相加,且所有的转矩被耦合在一起,
转矩耦合装置之间;另一个位于电动机和 转矩耦合装置之间。两个传动装置可以是 单档或多档的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的档位数决定牵引力——转速特性曲线的形式。故两个多档传动装置能够为发动机和 电动机运行在其最佳区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但两个多档传动装置将使电驱动系统明显复杂化,并为选择每个传动装置特定的排档而增加 了控制系统的难度。
二、常用的机械转矩耦合装置
a)两个多档传动装置 b)多档发动机传动装置和单档电
动机传动装置
c)单档发动机传动装置和多档电 动机传动装置 d)两个单档传动装置
二、常用的机械转矩耦合装置
另一种两轴式并联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
传动装置位于转矩耦合装置和驱动
轴之间,以相同比例提高发动机和
电动机的转矩。 转矩耦合装置的传动比k1和k2的设计 将使电动机和发动机能同时达到其
中心齿轮1作用在行星轮上的力矩: M1=F1×r1
(1)
齿圈2作用在行星轮上的力矩:
M2=F2×r2
r3=(r1+r2)=(1+ α)r1
(2)
(3) (4)
行星架3作用在行星轮上的力矩: M3=F3×r3
又:
由行星轮的力平衡条件得: F1 = F2 F3=-2F1=-2F2 (5) (6)
将(4)~( 6 )代入(1)~(3)可以得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