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想自由的定义及作用
摘要:思想自由通常被视为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特有活动和基本权利,并主要表现为人们保障自身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现已逐步演进成为人类社会追求发展、进步的基石和方向。
作为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和追求人生幸福的途径,思想自由在维护自由、保障人权、消除分歧、开启民智、推动文明进程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而今后要更加重视维护和切实保障这一基本权利。
关键词:思想自由;定义;作用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041-02
思想自由,作为人之存在于社会的一种价值体现,一直被人们视为是一种不能被他人所随意剥夺和施加影响的天赋人权。
即便是面对法庭高压的审判和被处死的代价,苏格拉底依旧坚持以生命的代价来捍卫自身的思想自由权。
斯宾诺莎认为,以“人心自由”为代表的思想自由权利,是一个人在自由思考判断权利方面的体现,反映了人们要求不被别人进行处治安排和随意转嫁的诉求。
同时,李大钊也把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作为保障人生达于光明与真实境界的必备要件。
①思想自由在古今中外,历来都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和追求幸福的途径。
一、关于“思想自由”的定义
关于“思想自由”的定义,国内外一直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和理解。
其一,戴涛在反思个人内心活动这一自由的过程中,认为“思想自由是指蕴藏于个人内心的意见、信念、见解、要求等,不受外界干涉,从而得以进行理性判断的自由。
”[1]18他据此认为,思想自由在人的基本权利中应该享有独立地位,主要由信仰自由、观点自由和理论自由等构成,被视为是一种内心活动的自由,着力体现了人类理性思维获取解放的特点。
其二,甄树青从“公民”主体的法律概念出发,提出“思想自由是公民凭借自我独立思考而产生理论、学说、观点、信仰、主张等抽象思维结论的自由”[2]99。
其三,王德志通过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和意识活动,提出“思想自由,亦称精神自由、意志自由、观点自由等”[3]。
他认为思想自由一般与行为自由相对应而存在,作为人的意识的内向领域的自由,主要包括独立自主地进行思维和判断的自由,及不受干涉地进行思想交流的自由。
其四,《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则专门从人的精神活动这一角度出发,主张将“思想自由”界定为:“人进行思考、分析、判断、推理等精神活动的自由,是不受限制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4]436,比较接近于王德志的观点。
其五,《中国人权百科全书》进一步将思想自由表述为:人们“进行思考,形成一定主张、意见和想法的权利。
与信仰自由、表达自由、宗教自由、学术自由、出版自由等权利有密切的联系。
思想自由强调个人内心活动的自主性,它是保证公民依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思维能力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做出各种自主性行为的基础”[5]551,因而基本上是概述了前三者的观点。
此外,还有学者将精神自由与良心自由二者进行
整合,认为思想自由是一种“绝对的自由”,用以保障个人自身所拥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伦理观、意识形态等在内的精神活动领域,不致受到外在势力的干涉与压迫[6]467。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个人内心出发进行考虑,还是立足于公民主体进行阐释,无论是从人的意识活动入手进行探讨,还是从人的精神活动角度进行概括,抑或立足于良心自由的维度进行推究,“思想自由”都被视为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有活动和人的基本权利,并主要表现为保障人们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二、关于“思想自由”的作用
一般而言,“思想自由”最早产生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17世纪至19世纪期间被正式确立,自二战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恰恰体现为一部思想解放史;因为思想自由在维护自由、保障人权、消除分歧、开启民智、推动文明进程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维护自由
“若夫思想自由,为凡百自由之母者”。
①因而,若严格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思想自由历来被奉为人类社会一切行动自由的根源,成为人类社会一如既往地崇尚自由和追求个性解放的生动体现和具体诉求。
一方面,思想自由的取得,应该成为人类自由权利获取的标志和反映。
毕竟,“自由始终是持不同思想者的自由”[7]146。
另一方面,思想自由的取得,又是人们自身享受自由的必然途径和重要方式。
人们“要享受自由的话,就应该使每个人能够想什么就
说什么;要保全自由的话,也应该使每个人能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8]587。
有鉴于此,人类社会非常崇尚并切实践行“解放思想,重自由不重统一”②的法则。
(二)保障人权
历史发展经验充分表明,人类社会对于基本人权的追求,通常依存于对自由权的追求。
在西方社会,人们尤以崇尚思想自由和宗教自由最为突出,并着力将二者培育成为天赋人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堡垒。
无论是作为社会意义上的个体的人,还是作为现实依存于法律概念之上的公民,都应该享有最为基本的思想自由权。
事实上,包括人权宣言在内的一些主要国际条约,都对“思想自由”这一天赋人权进行了具体的确认。
其一,最早于1789年由法国颁布实施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中的第11条规定“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
其二,《世界人权宣言》中的第18条提出“人人有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的权利”,第19条强调“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其中主要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以及“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③(三)消除分歧
在日常现实的生产生活环境中,人们若想指望所有的价值观和思想观点都趋于一致,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作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捍卫思想自由有利于消除社会分歧,帮助人们从多元的意见中做出正确抉择并解决问题。
“在人民享有思想自由和言
论自由的各个国家里,认识的不同和判断事物的片面性会产生意见分歧;但是,如果像在这幸福的国家里一样,这些分歧被允许通过自由讨论而自行澄清,那么它们就不过是暂时笼罩着我们的大地而终将使其显得格外明朗而宁静的浮云而已。
”[9]358事实上,“假如那意见是对的,那么他们是被剥夺了以错误换真理的机会;假如那意见是错的,那么他们是失掉了一个差不多同样大的利益,那就是从真理与错误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对于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
加生动的印象。
”[10]17
(四)开启民智
人们对于思想自由的保障和维护,通常是以民智的开启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而促成人类精神境界的进步和社会思想道德的进步。
毕竟“在精神奴役的一般气氛中,曾经有过而且也会再有伟大的个人思想家。
可是在那种气氛之中,从来没有而且永远不会有一种智力活跃的人民”,“为着使一般人都能获致他们所能达到的精神体量,思想自由是同样或者甚至更加必不可少。
”[10]35总之,“除了思维能力外,向自己的亲友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是人有别于动物的最惊人的品质。
这个能力同时又是人创造社会财产的不朽天职的标志,是社会的联系基础,灵魂和工具,是改善社会,使人的权势、知识和幸福达到可能达到的最高程度的唯一手段。
”[9]358
(五)推动文明进程
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演进,着实也有赖于思想自由的推动和作用。
作为西方文明历史的发源地,希腊人曾以惊人的创造力续写了
自身在发展方面的不朽篇章和光辉业绩。
而古希腊思想自由的积累,恰恰成为推动古希腊文明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力和可靠保障。
一般来说,“若有人问及希腊人对于文化上的贡献是什么,我们自然而然首先要想到他们在文学和艺术上的成就了。
但更真切的答复或者要说,我们最深沉的感谢是因为他们是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创造者。
他们在哲学上的思想、科学上的进步和政治制度上的实验,固然以这种精神的自由为条件,即文学艺术上的优美,也莫不以此为根据。
”[11]9斯宾诺莎也同样指出:思想自由“对于科学与艺术是绝对必需的,因为,若是一个人判断事物不能完全自由,没有拘束,则从事于科学与艺术,就不会有什么创获”[12]274。
这都说明信奉并保障思想自由,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最高条件和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支撑。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一旦“内在良心和信仰如果受到外部权威和压力的胁迫和扭曲,人类文化进步和人间幸福也就不存在了”[13]355。
参考文献:
[1]戴涛.论思想自由的基本理念[j].法学,2004,(12).
[2]甄树青.论表达自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王德志.论思想自由权[j].当代法学,1998,(2).
[4]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宪法学行政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中国人权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6]李步云.宪法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7]周懋庸.不再回避[j].读书,1993,(7).
[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9]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10][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1][英]伯里.思想自由史[m].宋桂煌,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12][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m].温锡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3][日]小林直树.宪法讲义(上)[m].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