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收筹划(计)第4章 消费税的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计)第4章 消费税的税收筹划


4.2 消费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4.2.1.3 复合计税的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的确定 实行复合计税办法的应税消费品主要包括粮食白酒、薯类白酒和卷烟
复合计税办法下,应纳消费税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销售额×比例税率
4.2 消费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通过缩小消费税的计税依据,可达到直接减轻税负的目的。针对消 费税的计税特点,其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2 消费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4.2.1.2 从量计征的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的确定 实行从量定额计征办法的应税消费品以销售数量为计税依据。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
销售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依据为 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依 据为纳税人收回的应税消费品 的数量
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依据 为应税消费品的移送使用数量 进口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依据为海 关核定的应税消费品的进口征税 数量
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
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向购买方收取的 除增值税税款以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 用。
4.2 消费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从价计征的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的确定
4.2 消费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4.2.1.1 从价计征的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的确定 法规链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消费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节约消费税税款=86 000-246 000=40 000(元)
4.2 消费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4.2.2.1 关联企业转让定价
消费税的纳税行为发生在生产领域而非流通领域(金银 首饰、铂金首饰和钻石及钻石饰品除外),如果关联企业
中生产(委托加工、进口)应税消费品的企业以较低的价
格将应税消费品销售给其独立核算的销售部门,则可以降 低销售额,从而减少应纳消费税税额。
的一些商业零售户、酒店、消费者每年到工厂直接购买的白酒大约1 000箱(每箱 12瓶,每瓶500克)。企业销售给批发部的价格为每箱(不含税)1 200元,销售 给零售户及消费者的价格为(不含税)1 400元。经过筹划,企业在本地设立了一 独立核算的经销部,企业按销售给批发商的价格销售给经销部,再由经销部销售 给零售户、酒店及顾客。已知粮食白酒的税率为20%。
思考:
筹划前后,该酒厂应该缴纳的消费税税额分别是多少?能为企业节约多 少税款?
4.2 消费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4.2.2.1 关联企业转让定价 案例4-2 续
筹划前: 直接销售给零售户、酒店、消费者的白酒应纳消费税额: 1 400×1 000×20%+12×1 000×0.5=286 000(元) 筹划后: 销售给经销部的白酒应纳消费税额: 1 200×1 000×20%+12×1 000×0.5=246 000(元)
4.1 消费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④国务院确定的销售应税消费品的其他单位和个人 例如: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发布《关于调整金银首 饰消费税纳税环节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4]95号)、《关于钻 石及上海钻石交易所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176号)和《关 于铂金及其制品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86号),将“贵重首饰 及珠宝玉石”税目下的金银首饰、铂金首饰和钻石及钻石饰品,由生产 环节、进口环节征收消费税改在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所以零售金银首 饰、铂金首饰和钻石及钻石饰品的单位和个人,是消费税的纳税人。
•消费税的课征只选择单一环节(卷烟除外),主要在生产
制环节征收,企业可以采用分设独立核算的经销部、销售 公司的办法,降低生产环节的销售价格,从而实现节税。
4.2 消费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4.2.2.1 关联企业转让定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六条 : 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 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 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 照独立企 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 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企业销售给下属销售部门的 价格应当参照社会的平均销 售价格而定。
思考:
从税收的角度考虑,企业领导人的决策依据是什么?
4.1 消费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案例4-1 续
决策依据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这次收购支出费用较小。由于合并前,企业B的资产和负债均为5000万元, 净资产为零。因此,按照现行税法规定,该购并行为属于以承担被兼并企业全 部债务方式实现吸收合并,不视为被兼并企业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 不计算资产转让所得,不用缴纳所得税。此外,两家企业之间的行为属于产权 交易行为,按税法规定,不用缴纳营业税。 (2) 合并可以递延部分税款。合并前,企业 A 向企业 B提供的粮食酒,每年应该 缴纳的税款为:消费税20000×20%+5000×2×0.5=9000(万元); 增值税20000×17%=3400(万元),而这笔税款一部分合并后可以递延到药酒销售 环节缴纳(消费税从价计征部分和增值税),获得递延纳税好处;另一部分税 款(从量计征的消费税税款)则免于缴纳了。 (3)企业B生产的药酒市场前景很好,企业合并后可以将经营的主要方向转向药 酒生产,而且转向后,企业应缴的消费税税款将减少。由于粮食酒的消费税税 率为 20% ,而药酒的消费税税率为 10% ,但以粮食白酒为酒基的泡制酒,税率 则为20%。如果企业合并,则税负将会大大减轻。
1
关联企业转让定价
2 选择合理的销售方式 3 以应税消费品抵债、入股的筹划 4 外购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的筹划 5 以外汇结算的应税消费品的筹划 6
包装物的筹划
4.2 消费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4.2.2.1 关联企业转让定价 案例4-2
某酒厂主要生产粮食白酒,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的批发商。按照以往的经验,本地
4.1 消费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③进口应税消费品的纳税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 则规定:
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由进口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报关 地海关申报纳税。 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由海关代征。 纳税人进口应税消费品,应当自海关填发海关进口 消费税专用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税款。
国税发[1993]156号 三、关于计税依据问题 (五)纳税人通过自设非独立核算门市部销售的自产应税消费品,应当按照门市 部对外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征收消费税。 (六)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等方面的应税 消费品,应当以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计算消费税。
4.1 消费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④国务院确定的销售应税消费品的其他单位和个人
再例如: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烟产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 [2009]84号)规定,自2009年5月1日起在卷烟批发环节加征一道从价税, 税率为5%,纳税义务人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卷烟批发业务的单 位和个人。
于委托加工已税酒精不得予以抵扣,委托方支付的30000
元消费税将计入原材料的成本。销售套装礼品白酒应纳消 费税=100*30000*20%+100*2000*0.5=700000(元), 如果改变方案,甲企业将乙企业吸收合并,甲企业在委托 加工环节支付的30000元消费税将得到免除。
4.1 消费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第四章
主要内容
4.1 消费税纳税人的 税收筹划
4.2 消费税计税依据 的税收筹划
4.3 消费税税率的 税收筹划
4.1 消费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2008 年国务院令539号)第一条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 和进口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以及国务院确定的销售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
由委托方提供,发出粮食成本510000元,支付加工费
60000元,增值税102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受托方无 同类酒精销售价。收回的酒精全部用于连续生产套装礼品 白酒100吨,每吨不含税售价30000元,当月全部销售。 如何筹划可以减轻粮食白酒厂的消费税?
4.1 消费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筹划安排】受托方应代收代缴消费税= (510000+60000)/(1-5%)*5%=30000(元),由
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的纳税人,应
当依照本条例缴纳消费税。
4.1 消费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具体来讲,消费税的纳税人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生产应税消费品的纳税人 ②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纳税人 ③进口应税消费品的纳税人
④国务院确定的销售应税消费品的其他单位和个人
4.1 消费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①生产应税消费品的纳税人
4.1 消费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案例】甲公司属啤酒生产销售企业,因生产能力不足, 故从其他啤酒生产企业购入成品啤酒,入库后直接销 售给客户。 问:该消费税是否可以全额抵扣?依据是什么?
4.1 消费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案例】A市某粮食白酒生产企业(一下简称甲企业) 委托某酒厂(以下简称乙企业)为其加工酒精6吨,粮食
合并后应纳消费税款为=25 000×20%+5 000×2×0.5=10 000(万元) 合并后节约消费税税款=19 000-10 000=9 000(万元)
4.2 消费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4.2.1.1 从价计征的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的确定 实行从价定率计征办法的应税消费品以销售额为计税依据。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
4.2 消费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4.2.2.2 选择合理的销售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消费税的纳税义 务发生时间,根据应税行为性质和结算方式分别按不同方式确定。具体如下:
由于消费税是针对特定的纳税人和特 定的环节征税,因此可以通过企业的合并, 递延纳税时间,获取税收利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