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杂电磁环境

复杂电磁环境

1.1 复杂电磁环境的定义以及与信息化条件的关系信息化作战背景主要是指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下的作战环境,即所谓的复杂电磁环境。

对复杂电磁环境的严格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但各种非学术性的刊物上出现了不少对复杂电磁环境的定义。

所谓复杂电磁环境,概括的说,就是在一定的作战时期内人为电磁发射和多种电磁现象的总和。

构成复杂电磁环境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敌、我双方的电子对抗,各种武器装备所释放的高密度、高强度、多频谱的电磁波,民用电磁设备的辐射和自然界产生的电磁波等。

具体地说,所谓的复杂电磁环境是指信息化战场上在交战双方激烈对抗条件下所产生的多类型、全频谱、高密度的电磁辐射信号,以及己方大量使用电子设备引起的相互影响和干扰,从而造成在时域上突发多变、空域上纵横交错、频域上拥挤重叠,严重影响武器装备效能、作战指挥和部队作战行动的无形战场环境。

复杂电磁环境主要包括军用装备电磁辐射及侦搜环境、民用电子设备电磁辐射环境、自然电磁辐射环境。

1.2 复杂电磁环境的特点
电磁环境的复杂化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技术在武器装备的不断运用而随之产生的。

复杂化主要体现在军用、民用的电磁使用活动增多;交战双方对电磁频谱的依赖使得双方为争夺制电磁权而使用的干扰和反干扰的装备和技术手段增多;电磁频谱波段增多,几乎涵盖了整个电磁频谱波段等等。

除了这些人为的电磁活动以外,还存在自然电磁活动,主要有太阳系和星际电磁辐射,地球和大气层电磁场,雷电及其电磁脉冲等。

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电磁环境,其中人为的有意干扰造成的电磁环境是主要部分,也是对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影响最大的部分。

其主要特征是:
(1)广泛性
交战双方为削弱对方电子战能力、降低或破坏对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同时保障己方设备效能的正常发挥,将会采取各种措施,在陆地、海上、空中乃至太空等多维空间展开争夺电磁频谱主导权的斗争,对象涉及无线电通信、雷达、制导、导航、声纳和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电子设备,范围遍及整个电
磁频谱空间。

(2)密集性
在一定的空域、时域、频域上,军地大量电子设备同时集中使用,电磁波十分密集,工作频率非常集中,导致作战区域内的电磁环境十分复杂。

(3)动态性
在信息化战场上,交战双方为保持通信联络畅通和作战指挥的不间断,必将不断使用新体制雷达、电台和新的通信频率,致使战场电磁频谱环境随双
方在电磁频谱领域斗争态势不断变化而变化。

(4)对抗性
在未来战争中,为准确掌握敌方的作战行动,交战双方将加强对电子设备的侦察监视,并对指挥、通信、雷达等系统实施软硬打击,侦察与反侦察、干扰
与反干扰、压制与反压制、摧毁与反摧毁的斗争将十分激烈,电子信息系统将工作在激烈对抗的电磁环境中。

1.3 复杂电磁环境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在信息化战场上,电磁环境已经渗透于战场感知、指挥控制、作战协同等方方面面,对判断决策的正确、作战效能的发挥,甚至战场建设等都产生了十分广泛而深
刻的影响。

总起来说,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复杂电磁环境增强了战场感知的困难;
(2)复杂电磁环境制约了指挥控制的效率;
(3)复杂电磁环境增加了作战保障的难度;
(4)复杂电磁环境影响了作战效能的发挥。

其中,最直接最先受到的影响就是复杂电磁环境对己方对战场环境感知和把握能力的制约。

敌方的电子干扰使雷达丧失战斗力将使我方成为“瞎子”,无法对己方目标进行指挥;无法区分敌我目标
复杂电磁环境主要是指:在一定的作战时空内,人为电磁发射和多种电磁现象的总合。

构成复杂电磁环境的主要因素有敌、我双方的电子对抗,各种武器装备所释放的高密度、高强度、多频谱的电磁波,民用电磁设备的辐射和自然界产生的电磁波等。

信息化战争多是从电磁场拉开序幕。

实施宽频域、多样式、多层次的电子干扰,是夺取制电磁权的基本手段。

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行动实施后,多国部队的多种电子战飞机首先升空,与其他电子对抗设备一起对伊军的电台、雷达和通信设备进行压制性干扰,使伊军的通信联络中断、电子设备失去作用,雷达显示器上一片杂波,从而为之后的获胜奠定了基础。

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传统的夺取制空权,取决于夺取制信息权;夺取制信息权,基础是夺取制电磁权。

复杂电磁环境,是信息化战争的舞台,是信息化战场的基本特征。

推进机械化条件下的作战向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转变,必须深入研究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问题。

信息化战争多是从电磁场拉开序幕,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演变的速度越来越快,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正是战争形态演变的产物,并将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而发展。

制电磁权成为制信息权的基础
实施高强度、多方位、大纵深的电磁攻击,是夺取制电磁权的基本条件。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空袭作战中的广泛运用,电磁攻击的威力空前提高,攻击方式增多,攻击平台多样,攻击速度加快。

可以想象,未来防空作战开始前,敌我双方进行侦察与反侦察、欺骗与反欺骗;作战过程中,进行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必将构成极其复杂的电磁攻击环境。

多手段、全方位、立体化的电磁侦察,是夺取制电磁权的基本保障。

一方面现代侦察手段多样,可将空间技术、遥感遥测技术、微电子与光电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广泛应用于电子侦察领域,使电子侦察监视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

另一方面现代侦察范围广泛,从侦察空域上,可以从太空到地面,从前沿到纵深,对作战空间地域实施全方位的侦察;从侦察频谱上,可以全频率范围进行有效的侦察、记录、分析;从侦察内容上,不仅可以查明对方电磁设备的战、技术性能,而且可以获得电子设备的类型、数量、方位、部署、武器系统的配备及其军事行动企图等重要情报。

复杂电磁环境对作战效能影响巨大
信息化战场上的复杂电磁环境告诫我们,推进机械化条件下作战向信息化条件作战转变,必须首先看清复杂电磁环境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复杂电磁环境致使作战信息获取渠道不畅,指挥控制困难,火力拦截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导致作战效能的降低。

作战效能是以可靠获取信息,有效地指挥控制和准确及时地火力拦截为基础的。

获取信息的难度增强,将导致指挥控制和火力拦截的可靠性降低。

在新军事变革中,电子防御建设,通信系统正朝着多元化、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微波通信模拟信号已被数字信号取代,短波通信广泛应用跳频、扩频和自适应等技术,超短波制电磁权对于作战胜负的影响作用愈来愈重要。

在机械化条件下形成的作战观念、训练观念,突出表现为重有形,轻无形,对夺取制电磁权重要性认识不足。

加之指挥员电子战知识匮乏,不少官兵走进训练场,头脑里还没有电子战的概念,不知道电磁环境是什么。

这些年,军事训练改革中,许多部队注重对一体化联合训练的探索,对信息化战场环境研究不够。

一些指战员对电子干扰现象不会辨、对电子干扰样式不会判、对电子干扰强度不会分,从而使战术、技术训练失去实战意义,制约作战效能的发挥。

在新军事变革中,外军十分重视研究电磁环境对作战的影响。

美军在海湾战争后就把电子战训练纳入正常训练内容,并突出电子侦察、电子进攻、电子防御的训练;俄军也正式将电子战内容列入训练大纲;印军不仅平时注重电子战训练,还在重大演习中增加了电子对抗内容。

可以看出,电子战训练已经不只是专业技术分队的事了,而是一项贯穿所有训练内容,渗入所有训练分队的共同课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