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PPT

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PPT

Ic类(如普罗帕酮)以缓解症状,以利患者逐渐适应和 耐受 • 不宜选用Ia类或III类药物 • 尽量不要用数早搏或Holter的方法来评价所谓的“治疗 效果”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
发作时的治疗: ——对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速可选用 维拉帕米、普罗帕酮、β-阻滞剂、腺苷或利多 卡因。顽固者也可用电转复,心室快速刺激 ——对左室特发性室速,首选维拉帕米静脉注 射,普罗帕酮也有效 ——持续发作时间过长且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者 宜电转复
没有基础心脏病人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的危险性
静态的PVC<运动实验PVC 年龄小于30岁<年龄大于30岁
有明确心脏病病人出现室性期前收缩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PVC与 NSVT,会增加死亡危 险,但是抑制这些室性心律失常不再是治疗的目标
ACS时的室速与室颤
心梗24-48小时出现的持续性室速和室颤并不预示着 有长期危险,但后期出现者有预后意义。同样也适于 频繁的PVC和NSVT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包括的主要内容(续)
——与某些特殊病理状态有关的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既往心 梗,瓣膜病,先心病,代谢和炎症等
——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病 ——心衰 ——遗传心律失常综合症:长QT,短QT,Brugada ——心脏结构正常的心律失常:特发性室速,电解质紊乱 ——特殊人群的猝死:运动员,性别,妊娠,老年人,小儿, 已有ICD,药物所致室性心律源自常的现代治疗策略急诊处理原则
原发疾病和诱因的治疗
终止心律失常:有些心律失常本身可造成非常严重的 血流动力学障碍,终止心律失常成了首要和立即的任 务。有些心律失常没有可寻找的病因,如室上性心动 过速,唯一的治疗目标就是使其终止。
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些心律失常不容易立刻终止, 但快速的心室率会使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减慢心室 率可使病人情况好转,如快速房颤、房扑。
——长期应用胺碘酮带来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以 及涉及到肺、肝、甲状腺和皮肤的副作用。
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和处理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和室速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和非持续性室速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室速和室颤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
良性室性早搏的确定:
• 应该避免将器质性心脏病漏诊的情况 • 目前存在的更明显的问题是将这种早搏作为器质性心
处理与心律失常有关的问题
心源性猝死
– 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 300,000-350,000 /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 猝死绝对数字降低
– 时间依从性的危险 临床事件后SCD危险与时间的关系不呈线性。 起始事件猝死经常发生在其后6-18个月
– 年龄、遗传、性别、种族 – 猝死的风险预测
危险标记物:脂质斑块失稳定 CRP 高血压:LVH、LBBB 吸烟、肥胖、糖尿病、生活方式
——促心律失常作用更常见于过量服药,肾脏疾病和 药物相互作用造成的药物血浓度增高
胺碘酮:
——胺碘酮总的长期生存益处还有争议
——多数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没有明显的获益
——荟萃(ATMA)分析显示,胺碘酮减少了陈旧心 肌梗塞或非缺血性的扩张性心肌病导致的左室功能 不全患者的心源性猝死,
——SCD –HeFT 试验中胺碘酮和安慰剂相比较没 有生存获益
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和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植入性和体外心脏复律装置 消融 外科和血管重建治疗 一般处理原则:
——心律失常病因和机制的理解 ——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恶化的相关医疗状况的评价 ——心律失常带来的风险和治疗的风险得益比的评估
抗心律失常药
——除了β-阻滞剂外,现在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对危 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疗效都没有经随机临 床试验证实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
预防复发的药物治疗: ——对右室流出道室速,β-阻滞剂,维拉帕米 和地尔硫卓。如果无效,可换用Ic类(如普罗 帕酮、氟卡尼)或Ia类(如普鲁卡因胺,奎尼 丁)药物,胺碘酮和索他洛尔的有效率为50% 左右 ——对左室特发性室速 ,可选用维拉帕米, 160-320mg/天 ——特发性室速(右室流出道和左室分支性) 可用射频消融根治,成功率很高
——除β 阻滞剂外,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应作为治疗室性 心律失常和预防SCD 的主要治疗方法 ——抗心律失常药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作为辅助治疗 ——由于抗心律失常药潜在的副作用,应慎重使用
其他药物
——许多已经上市的药物有延长心室复极的作用, 可能造成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
——某些患者对这些药物在常规剂量下延长QT的作 用特别敏感,可能是遗传倾向或女性所致
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和处理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和室速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和非持续性室速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室速和室颤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目标
▪ 一级预防
有危险因素但尚未有致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 常发作
▪ 二级预防
已有威胁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史
室速分类
根据临床症状来分类
血液动力学稳定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根据心电图来分类
非持续性室速(单形性、多形性)
持续性室速(单形性、多形性)
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
双向性室速
尖端扭转型室速
室扑
室颤
根据心脏疾病来分类
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类
以心脏基础分类 ——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以预后分类 ——良性: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发生的室 性心律失常, 一般为室性早搏或短阵室性心动过 速。 ——潜在恶性:有器质性心脏病,其心律失常为室性 早搏或无症状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恶性:有器质性心脏病,其心律失常为持续室性 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脏病的诊断根据。 • 年轻人中往往被诊为心肌炎,老年人常被诊为冠心病 • 室性早搏确实可以与某些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并存,但
互相之间却没有因果关系 • 医生应当进行详细的工作以确定早搏是否属于良性。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
• 首先要使患者明了早搏的良性本质,打消其各种顾虑, 进行心理治疗,
• 从预后角度讲不支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 对症状明显而一时无法耐受者,可以首选β-受体阻滞剂 • 可短时间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可选Ib类(如美西律)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