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水平的调研报告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今年春节期间在福建、在漳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意见》,切实发挥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以下简称创业园)对台交流合作的独特平台载体作用,深化漳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服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根据市委关于开展年度重点课题调研的工作安排,由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及市台工办、农办、外经贸局、科技局和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等单位部门组成课题组,就提升漳浦创业园建设水平开展调查研究。
课题组在市领导陈易洲、王耀泉的带领下,通过听取汇报、走访座谈、赴外地学习考察,完成课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园四年来的主要成效与问题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是2006年国家农业部、国台办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两个创业园之一,也是全国台湾农民创业园的首创地,在海峡两岸具有较大影响,特别是今年春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亲临视察极大地提升了知名度。
创立四年多来,按照“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典型示范”的要求,在探索中前进,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1.拓展了两岸农业交流合作领域。
四年来,先后接待1万多人次的台湾农民到创业园参观考察,带动了两岸农民情感交流。
新批办29家台资农业企业和7个台商个体工商户,总投资7000万美元。
至目前,园区6个产业功能区累计有70家台资农业企业和7个台湾农民个体工商户入园,总投资1.21亿美元,年产值20.1亿元。
至2009年底,先后引进水产、果蔬等优良品种200多个,推广种植面积35万亩,引进台湾先进种养殖技术30多项。
2.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优化。
初步形成了水产、水果、蔬菜、茶叶和花卉等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建成全省最大县级鱼虾贝苗育种集散中心、全国百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天福集团茶企业。
品牌农业得到发展,建成芦笋、洋葱、日本大葱、豆类叶菜类4个万亩无公害蔬菜示范片。
注册农产品商标72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名牌产品22个、著名商标9个、绿色食品认证18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6个。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经营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3.促进了外向型农业发展。
2009年漳浦全县农产品出口企业52家,实现出口货值1.3亿美元,成为水产品、蜜饯食品、蔬菜、花卉等产品重要出口基地,其中,水产品出口企业8家,年出口3881万美元。
蜜饯食品出口企业12家,年出口2315万美元。
花卉出口企业10家,年出口1000万美元,是全省最大的花卉苗木出口生产基地。
蔬菜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51万吨,出口企业22家,年出口2099万美元,是我国冬季对日蔬菜出口重要基地。
4.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
园内台企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示范推广了台湾优良品种、先进农业科技、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有效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2009年漳浦全县农民人均收入7208元,比2006年创业园设立时增长近42%。
花卉产业区周边的溪坂村,在台资花卉企业的带动下,从原来以粮食生产为主的欠发达村转为以花卉为主的活力村,目前从事花卉种植、营销的有800家,2009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在天福集团的带动下,盘陀镇农民发展茶加工企业50家,全镇农民收入有400元来自茶叶种植加工。
经过深入台企座谈与实地调研,课题组认为当前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方面:一是规划相对滞后。
尚未编制核心区详细性规划,而总规缺乏超前性,与东岸的互动不多;核心区与六大产业区规划的联系不紧密;核心区项目不多、规模不大、人气不足,难于充分展示窗口形象。
二是投资环境不完善。
入园台企普遍反映:现行的农业用电电价(种养殖业0.64元/度)偏高,企业利润空间大打折扣;进出口通关时间长、手续繁、费用高,现许多苗种要从广东口岸入关,费时费钱;贷款难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
园区建设发展经费未列入市、县财政预算,道路、供水、供电、美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向上争取资金难、争取到的资金到位迟。
缺乏有效的投融资平台,土地流转、玻璃温室等建设负债运作,园区现有资产1500万元,负债近1100万元。
四是体制不顺。
创业园管理机构编制申报市编办半年尚未研究批复,人员依托长桥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
核心区规划范围土地属长桥农场所有,协调开发土地困难。
土地流转、开发跟不上引进项目的需要,有的台湾农业企业带项目来,但拿不到土地。
二、外地创业园的做法与特色3月份以来,课题组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下,到国台办听取郑立中、陈元丰副主任和经济局局长、交流局局长的指导意见。
并先后考察了漳平永福、安徽和县、南京江宁、无锡锡山四个创业园和昆山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这些园区尽管有的是去年才挂牌,但他们都在大胆实践、积极创新,有许多做法和亮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双方合作,体现对台特色。
南京江宁是2008年12月批准设立的创业园,由南京农业大学牵头,聘请台湾大学、中兴大学、嘉义大学的专家一同参与规划,并主动入岛宣传,邀请宜兰县农会来考察探讨合作开发事宜,并在总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划出3990亩土地给宜兰农会,由他们负责招商,建设“新宜兰城”,规划建设蓝雨会所、台湾休闲水街、台商接待中心、滨水休闲广场等14个项目。
二是突出优势,打造知名品牌。
无锡锡山提出要建设“长三角都市休闲农业的后花园”;南京江宁提出“打造国际化的农业总部经济园区”;漳平永福目标定位直指建设全国面积最大、质量最好的台湾高山乌龙茶、杜鹃花基地,全力打造“大陆阿里山”品牌,重点发展高山茶叶13万亩,花卉基地2.3万亩(主打造型杜鹃、名贵杜鹃)。
三是突破常规,创新服务体制。
漳平永福创业园为解决台商融资难题,2009年2月,由漳平农行率先制订全国首个《台商林权证贷款管理细则》(试行)获得省农行批准;2009年3月,省农行专门出台了《茶树抵押管理办法》,2009年7月,农行龙岩分行与漳平创业园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园区内龙头茶企业获得农行首批900万元的贷款,台湾农民融资取得重大突破。
四是营造环境,增强吸引力。
安徽和县对第一家入园创业且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台企给予1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配套,拿出1000万元建设65亩温室大棚供该企业无偿使用5年。
并用土地作为抵押取得国家进出口银行南京分行3亿元授信贷款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南京江宁创业园争取到将有关项目纳入进出口基地建设规划,得到国家进出口银行1亿元授信贷款用于项目建设。
无锡锡山创业园筹集10亿元用于园区土地征用、道路供水供电和玻璃温室等基础设施建设。
漳平永福投资3000万元建设台缘山庄,作为接待展示外联的平台,园内40余家台企均得到数量不等的资金补助扶持,少的20万元、多的80万元。
三、提升创业园建设水平的具体建议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作为全国首批首创园,加快建设机遇良好、势在必行、责任重大。
1.积极开拓创新,大胆先行先试。
台湾农民创业园是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独特载体,贵在“创”字,既要为台湾农民开创一条在大陆更好发展的创业新路,也要站在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核心利益高度,深刻领会中央让漳浦作为台湾农民创业园首创地的深刻意义,激发开拓创新的勇气,大胆先行先试、敢行敢试、真行真试,努力闯出一条惠及两岸农民的新路子。
提升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水平,不仅仅是漳浦县的事,也是一件关系全市扩大两岸交流合作的大事,仅靠漳浦一县的力量还不够,应该市、县联动,才能加快发展。
建议市政府能将扶持重点开发区和市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的优惠政策赋予创业园,并着眼于对台先行先试,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扶持推动:一要拓展融资平台。
加快土地调整,建议将长桥农场改制,连同农场2.8万亩土地一并划归园区管委会,进行合理的土地规划布局,办理土地使用权证,以土地作抵押进行贷款融资。
借助漳州发展的平台,由漳州发展参股运作海峡花卉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研究探讨整合海峡花卉集散中心、东南花都有限公司和创业园等资源,成立创业园股份有限公司,争取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拓宽融资渠道,切实提升发展的可持续性。
积极对接省政府扶持政策,争取将园区道路新建和改造项目列为省农村路网建设项目、有关项目列入省农副产品及加工产品出口基地,取得专项资金支持,将园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列入使用国开行、国家进出口银行贷款资金的项目目录。
支持市农行全面实施“服务闽台农业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为重点产业、台企量身订做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提供一揽子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产品、制度创新,探讨开展海域使用权抵押、租赁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贷款业务,建议市政府出台租赁土地海域可抵押、流转的政策文件,明确租赁权证颁发、抵押登记、评估机关,搭建流转平台。
鼓励和支持创业园成立专业性担保公司,支持各类信用担保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模式一、由台资农业企业自愿成立担保公司,按企业注册资本确定缴交保证金比例,并与金融机构签订担保贷款额度协议;模式二、由政府、台资农业企业共同出资成立担保公司,运作一段时间后政府资金逐年退出;模式三、以现有民间担保机构为依托,鼓励台资农业企业入股,并为其提供担保融资服务。
引导保险部门优先选择园区内台资农业企业开展政策性、公益性、互助性农业保险试点,降低生产经营风险。
二要提供用地优惠。
按照产业和规划要求,对园区内农业项目的土地供应设置专门条件及土地利用优惠政策;在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价格标准前提下,台资农业项目给予相应的地价优惠;对园区内实施种植、养殖及其配套生产性道路、水利设施的项目按照农用地用途实施管理,涉及办公楼、厂房、生活用房等农业用地从事非农业建设的,依法申请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涉及征收集体土地的,依法申请办理集体土地征收手续。
三要尽快落实优惠政策。
黄小晶省长5月在台北举办的“两岸合作与发展—闽台合作先行先试”论坛上发布的十个方面惠台政策中提到:凡进入园区的台资农业企业投资项目,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在项目投产后的3个纳税年度内,企业交纳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市、县财政按税收级次分年度给予企业实际入库税款等额的奖励;从第4年起至第8年,给予企业实际入库所得税款地方留成部分50%的奖励;对入园台资农业企业免收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性收费;园内台资农业企业、个体工商户从事种植和养殖生产的按农业生产用电标准下调30%收费。
这些优惠政策应加强宣传,尽早落实到位。
四要力争早日设立“进境植物检疫隔离处理区”。
借鉴广东经验,协调属地政府、林业、台办、检验检疫等部门共同努力,并通过省政府争取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林业局,同意台湾带土苗木从厦门口岸和漳州口岸进境,在海峡花卉集散中心设立“进境植物检疫隔离处理区”,包括检验检疫综合办公区、进境花卉苗木检疫隔离圃和进境花卉苗木除害处理区等三个功能区。
隔离处理区的建设,将使漳浦创业园成为继广东陈村之后全国最大花卉进口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