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时政热点:工匠精神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时政热点:工匠精神

2018高考复习时政热点:工匠精神!(附:相关考题一、【时政热点】2016-2018年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所做的报告中,“工匠精神”三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毫无疑问,这足以证明:“工匠精神”是近几年绝对的热点,长效的热点,高考备考必须重视!重视!重视!先来看看,近三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工匠精神”是如何表述的吧。

2018年:“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2017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2016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二、【知识链接】1、经济生活(1)对企业:有利于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精益求精——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精益管理——科学管理、打造自主品牌推动创新);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2)对消费者:有利于提供更加丰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3)对国家和社会: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生产和制造水平,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2、政治生活(1)国家性质,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2)政府经济职能、文化职能。

(3)综合国力相关知识。

3、文化生活(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弘扬工匠精神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4)文化对人的影响。

(5)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匠精神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4、生活与哲学(1)意识的能动作用。

(2)发展的观点(量变与质变)。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三、【跟踪试题】1.“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一个历史悠久的企业,必需有“工匠精神”作为支持。

这对企业经营者的启示是(C )A.采用新技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根本B.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适应快速变化的互联网时代最重要C.提高劳动者素质,确保产品质量才是企业长久之道D.扩大融资渠道,提升品牌价值才能在竞争中获胜2.与“工匠精神”体现的价值观相同的中国典故是(B )A.曾子杀猪B.庖丁解牛C.苏武牧羊D.孔融让梨3.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

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之所以要提倡工匠精神是因为它(B )①关系到技术的深度革新和行业发展的水平②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标志和重要基础③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④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经济劳动的效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为挖掘、延续和传承工匠精神,2015年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国工匠》栏目。

该节目制片人岳群说:“我们希望通过节目,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

”这种“共识”(B )A.体现了价值观决定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B.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C.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D.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5.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常见的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

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曾是德国人的职业常态,如今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

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

可见(D )①中德两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②精良的德国制造取决于严谨认真的德国文化③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④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文物专家用精湛的技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修复文物。

工匠精神是我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内在动力,工匠精神(B )①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性格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物质载体③能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④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7.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入政府报告。

从辩证法角度看,它给我们的启示是(A )①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抓住主流②应适当放松对量的关注,提高对质的追求③强调企业创新发展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④找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

中国制造正在敞开一扇扇新的梦想之门。

根据材料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

(12分)参考答案: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性力量,弘扬工匠精神,能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与经济互相影响,弘扬工匠精神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科技、文化生产力等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弘扬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④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

⑤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弘扬工匠精神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将工匠精神与现代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更好的满足群众的需要。

9. 近年来,青睐海外网上购物的“海淘族”越来越多。

扩大内需,既要开掘潜在消费力,也要留住现实消费力。

从文化历史中不断探寻品牌价值,并结合精细的做工,是欧美国家奢侈品遵循的创新之道,也是中国奢侈品牌的软肋所在。

乔布斯的经营哲学是生产出处于“艺术和科技交汇点”的产品;瑞士钟表业的“工匠精神”:员工像时待艺术品一样对待每一款产品,将自己的灵魂和思想融入其中。

(1)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留住现实消费力。

(10分)参考答案: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中国奢侈品软肋表明了我们奢侈品市场竞争力弱,科技文化创新能力不强。

在奢侈品生产的实践中,应根据我国人民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实现文化产品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②文化创新既要传承传统,从文化历史中探寻品牌的价值,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不断融入现代科技的元素。

留住现实消费力需要宏扬我国的民族品牌。

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借鉴欧美国家奢侈品的经营之道,强化“艺术思维”和“工匠精神”,是提升我国奢侈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2)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解读瑞士钟表业的“工匠精神”。

(10分)参考答案: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员工把生产的每一款产品都看作是艺术品,而不是普通的产品,这样的生产势必计划周密,过程专注,工艺精益求精。

(4分)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员工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一个主动创造而不是机械复制的过程,就会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自己的劳动产品,进而使每一款产品具有艺术特性。

(4分)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工匠精神”造就了瑞士钟表业的经久辉煌。

(2分)10. 目前,我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材料一:截止2015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其中日本为全球最多,多达3146家,德国837家,荷兰222家,法国196家。

这些国家的长寿企业普遍有一种共同的特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热衷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这种特质被称之为“工匠精神”。

而据我国国家工商总局2013年发布的《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内资企业相对“短命”,近半数的企业年龄在五年以下。

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一味追求“短、平、快”的即时经济利益,而忽略了企业和产品的品质灵魂,从而造成我国企业“死亡率高发”。

材料二: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培育工匠精神被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呼吁工匠精神回归的总动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工匠精神”的意义,并探讨我国企业该如何发扬“工匠精神”,摆脱“短命”的命运。

(14分)参考答案:意义:①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②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③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保障和增加企业效益;④有利于我国尽快发展成为制造业强国。

企业措施:①着眼长期发展,坚持企业长远发展战略,避免追求短期经济利益;②建立长效创新机制,注重提高企业效率的同时,注重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③保障企业员工权益,创建员工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④致力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培育和发扬“工匠精神”。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知识,党和政府该如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工匠精神”方面有所作为。

(12分)参考答案:共产党:科学执政,提高领导能力,领导制定促进经济发展,培育“工匠精神”的制度;(3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党员在各行各业带头践行“工匠精神”。

(3分)政府:制定和完善经济政策,简政放权,引导和鼓励企业培养“工匠精神”;(2分)加强“工匠精神”的企业文化宣传和教育,提升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2分)严厉打击违背“工匠精神”,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获取暴利的违法行为。

(2分)11. 工匠精神,是现如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平凡的工作中弘扬工匠精神。

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普通工人李世峰,凭着一把得心应手的榔头和对技术的执着,成为我国飞机制造领域知名的钣金工大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