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涡旋式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


1.2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1.2.1基元容积的形成
图1-3示出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的基本结构。主要由动涡旋体4、 静涡旋体3、曲轴8、机座5及防自转机构7等组成。动、静涡旋体 的型线均是螺旋形,动涡旋体相对静涡旋体对静涡旋体偏心并相 差180°对置安装,理论上它们轴向会在几条直线上接触(在横 截面上则为几个点接触),涡旋体型线的端部与相对的涡旋体底 部相接触,于是在动涡旋体间形成了一系列月牙形空间,即基元 容积。在动涡旋体以静涡旋体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并以一定的旋转 半径作无自转的回转平动时,外圈月牙形空间便会不断向中心移 动,使基元容积不断缩小。静涡旋体的最外侧开有吸气孔1,并 在顶部端面中心部位开有排气孔2,压缩机工作时,气体制冷剂 从吸气孔进入动静涡旋体间最外圈的月牙形空间,随着动涡旋体 的运动,气体被逐渐推向中心空间,其容积不断缩小而压力不断 升高,直至与中心排气孔相通,高压气体被排触压缩机。图1-3 中的十字交叉的突肋分别与动涡旋体下端面键槽及机座上的键槽 配合并在其间滑动。
1.3
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特点
1.相邻两室的压差小,气体的泄漏量少。 2.由于吸气、压缩、排气过程是同时连续地进行,压力上升速度较 慢,因此转矩变化幅度小、振动小。 3.没有余隙容积,故不存在引起输气系数下降的膨胀过程。 4.无吸、排气阀,效率高,可靠性高,噪声低。 5.由于采用气体支承机构,故允许带液压缩,一旦压缩腔内压力过 高,可使动盘与静盘端面脱离,压力立即得到释放。 6.机壳内腔为排气室,减少了吸气预热,提高了压缩机的输气系数。 7.涡线体型线加工精度非常高,必须采用专用的精密加工设备。 8.密封要求高,密封机构复杂。
6.通风不良造成空气再循环(形成短路循环) 1.制冷剂不足
2.制冷剂泄漏
排气压力低 3.环境温度低,冷凝器的送风温度过低 4.对冷凝器送风过多 5.液体制冷剂回流 6.压缩机能力降低
现 象
故 障 推 测


1.负荷增大 吸入压力过高
2.绝热不良
3.压缩机能力下降
运转但制 冷效果差
1.负荷降低 2.蒸发器被厚厚的冰或霜堵住 吸入压力过低 3.膨胀阀堵塞 4.制冷剂回路堵塞或制冷剂泄漏
图1-3 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结构简图
1-吸气口 2-排气孔 3-静涡旋体 4-动涡旋体 5-机座 6-背压腔 7-十字联接环 8-曲轴
1.2.2工作原理
图1-4示出涡旋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在图1-4a所示位置, 动涡旋体中心位于静涡旋体中心的右侧,涡旋密封啮合线在左右 两侧,涡旋外圈部分刚好封闭,此时最外圈两个月牙形空间充满 气体,完成了吸气过程(阴影部分)。随着曲轴的旋转,动涡旋 体作回转平动,动静涡旋体仍保持良好的啮合,外圈两个月牙形 空间中的气体不断向中心推移,容积不断缩小,压力逐渐升高, 进行压缩过程 ,图1-4b~ f示出曲轴转角θ 每间隔120°的压缩 过程。当两个月牙形空间汇合成一个中心腔室并与排气孔相通时 (如图1-4g所示)压缩过程结束,并开始进入图1-4g~j示出的 排气过程,直至中心腔室的空间消失则排气过程结束(如图1-4j 所示)。
现 象
故 障 推 测 电源 制冷剂回路 电控部件 1.断路器故障 1.高压侧管堵塞 2.低压侧管堵塞 1.继电器间歇电震,接点不良 1.温控器动作 1.电压过高或过低引起发热


温度调节器
启动但很快 停止
2.三相缺相引起发热
3.线间电压不平衡引起发热 4.制冷剂不足,对电动机冷却效果不好而发热 压缩机 5.排气压力过高 6.吸气过热度过大 7.混入不凝性气体 8.压缩机冷却不足 9.压缩机故障
用于安装排气温度感温包 定涡旋 动涡旋 电动机 副轴承 冷冻机油
排气管
主轴 主轴承 吸气管
图1-2 C-SC 型涡旋压缩机的剖面图
电动机与上、下轴承由螺栓联接在一起,固定于壳体内部。 上轴承上固定有压缩机部分(定涡旋、动涡旋等)。另外,电动 机的引出线贯穿壳体部分(接线座)采用玻璃密封式气密端子, 接线是用螺栓固定的,材质为黄铜。
2 故障诊断
现 象 故 障 推 测 1.电源开关没有接通 电源 2.保险丝熔断 3.电压过低 接线 1.连接不良或线断了 1.温度调节器动作 压缩机 不启动 控制装置 2.保护装置(排气温度、高低压开关)动作 3.三相电源缺相 原 因
4.三相电源反相
1.内部温控器动作 压缩机 2.压缩机内部充满液态制冷剂 3.内部机构部件的破损 4.电动机烧坏(线圈断线或者层间短路)
现 象
故 障 推 测 油、制冷剂等 的液体压缩 配管


1.装置运转停机时,液体制冷剂存留,启动时压缩了润滑油和液态制冷剂 2.制冷剂填充量过大,造成连续的液体回流 1.产生共振 1.电动机的电磁声音 2.压缩机内油不足
运转中 产生异 常噪声 压缩机
3.磨损以及破损
4.异物混入压缩机
5.压缩机启动不良 6.压缩机底部碰到机组
1.2.2工作原理
1-动涡旋体 2-静涡旋体 3-压缩室 4-排气孔
图1-4 涡旋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1.2.2工作原理
图1-4中示出的涡旋圈数为三圈,最外圈两个封闭的月牙形工 作腔完成一次压缩及排气的过程,曲轴旋转了三周(即曲轴转角 θ 为了1080°),涡旋体外圈分别开启合闭合三次,即完成了三 次吸气过程,也就是每当最外圈形成了两个封闭的月牙形空间并 开始向中心推移成为内工作腔时,另一个新的吸气过程同时开始 形成。因此,在涡旋式压缩机中,吸气、压缩、排气等过程是同 时和相继在不同的月牙形空间中进行的,外侧空间与吸气口相通, 始终进行吸气过程。中心部位空间与排气孔相通,始终进行排气 过程,中间的月牙形空间一直在进行压缩过程。所以,涡旋式制 冷压缩机基本上是连续地吸气和排气,并且从吸气开始至排气结 束需经动涡旋体的多次回转平动才能完成。故其转矩较均衡,气 流脉动也小,振动小,噪声低。又由于各月牙形空间之间的压差 较小,故泄漏少;进排气分别在涡旋的外侧和内侧,减轻了吸气 加热;涡旋压缩机余隙容积中的气体没有向吸气腔的膨胀过程, 且不需要进气阀等,所以容积效率高,可靠性高。
目录
1 涡旋压缩机的基本规格 1.1涡旋压缩机的基本结构 1.2涡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1.3涡旋压缩机的特点 2 故障诊断
1 涡旋压缩机的基本规格
1.1 压缩机的基本结构 以三洋涡旋式压缩机为例: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生产的涡 旋压缩机产品包括C-SB(3.5~6HP)和C-SC(8~12HP)两个系 列。 1.1.1 C-SB 型涡旋压缩机 见图1-1 C-SB 型涡旋压缩机的剖面图 本机为内部高、低压式全封闭型结构的电动压缩机,通过高低 压隔板使上部成为高压,下部成为低压。压缩机为立式,电机位 于下侧,压缩机在上侧
排气管 高低压隔板
吸气管
上轴承 曲轴 下轴承
定涡旋 动涡旋 电源端子
电动机
图1-1 C-SB 型涡旋压缩机的剖面图
电动机用壳体热装固定,上下轴承焊接在壳体上,上轴承上 固定有压缩机部分(定涡旋、动涡旋等)。另外,电动机的引出 线贯穿壳体部分(接线座)采用玻璃密封式气密端子。 1.1.2 C-SC 型涡旋压缩机 见图1-2 C-SC 型涡旋压缩机的剖面图 本机为内部高、低压式全封闭型结构的电动压缩机。定涡旋 作为压缩组件的一部分,同时将压缩机分为上部高压,下部低压 两部分。压缩机为立式,电机位于下侧,压缩机在上侧。吸气管 在壳体下部,排气管在壳体上部。
压缩机 结露或 结霜 产生异 常臭味
1.膨胀阀开的过大 2.负荷减少 1.制冷剂大量泄漏 2.电器装置过热 3.压缩机过热
现 象
故 障 推 测 1.混入不凝性气体(空气) 2.制冷剂充入过多 排气压力高 3.送风量小(风扇电机不良) 4.风冷冷凝器表面灰尘太多太脏 5.放在了效果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