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维修与养护
摘要随着铁路荷载量的不断加大与运行速度的提升,铁路可能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但由于工作时间与工作面的限制,相关部门不可能对所有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它要求相关的检测与分析充分的考虑了所有的影响因素,具有很高的精确度,而且能够在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条件下保障运行顺利,操作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
文章分析了我国铁路线路现状的基本情况同时介绍了线路设施的养护与维修方法。
关键词养护维修,道岔,天窗
一、铁路线路的维修养护
铁路运输业是一个独立的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发展国名经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设。
铁路运输对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
我国铁路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瞩目。
然而就算是我国铁路如此迅猛的发展也仍然不能满足客货运输的需求。
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国铁路以有限的资源承载着世界上最大的铁路运输量超载运输超员运输已经成为中国铁路正常健康运营的一大瓶颈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就是多拉快跑。
铁路运输工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安全运输或者说是安全生产而安全生产的关键就是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
线路轨道是铁路运输的基础如何搞好铁路线路及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为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夯实基础这不仅仅一个人责任因为这儿没有一个人的工作,而是你我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对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保持铁路经常处于符合铁路技术标准所规定的良好状态对铁路路基、轨道等进行的养护修理作业。
铁路线路在列车重力和列车运动产生的各种力的作用下以及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会发生各种病害。
常见的病害有①铁路线路及其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位置上的改变如线路爬行轨距扩大或缩小线路方向错动线路不均匀下沉或隆起等②钢轨及其各组成部分发生磨损和疲劳③轨枕损坏和道床脏污等。
铁路线路病害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列车运行安全。
因此,铁路线路养护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对线路的系统检查及时发现线路上一切不符合技术标准的现象和病害并查清其原因以便合理地计划和组织线路养护作业
消除病害或缩小病害影响使线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保证列车按照规定的速度平稳、安全和不间断地运行。
养护内容包括线路状态检查作业和线路养护修理作业。
二、我国铁路的维修方式
1、维修经常是预防线路发生一切不良现象并及时消除已经发生的病害的作业。
它包括
①线路维修主要是以整修轨道几何形状及个别更换和修理保养轨道构件为主。
维修工作程序采取周期性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紧急补修相结合的方式。
②线路巡查包括巡道、巡山和巡河等工作,巡道由专职巡道工按照批准的巡回图,有计划地巡查线路发现和排除故障并做好力所能及的线路补修工作在路基条件复杂的地段设专职巡山巡河工进行登山沿河检查观测路基及其防护加固设备状况和病害发展情况。
③线路建筑物看守即在有必要的道口设道口看守工维护道口交通秩序保证道口安全并保证道口的经常完好和整洁在有危及行车安全的路基病害处所设固定的或临时的坍方落石看守工进行监视。
2、中修消除线路上积累起来的同时又是经常维修所不能消灭的病害的作业。
其主要内容是清筛并补充道碴恢复道床弹性和良好的排水性能同时更换失效轨枕和伤损钢轨及联结零件整修线路使线路质量基本恢复到或接近原来的标准。
线路中修按规定的工作范围和技术条件进行设计或编制工作量表并按设计或工作量表进行施工。
3、大修消除线路上积累起来的一切病害使线路质量全面恢复到原有标准或达到更高标准的作业。
线路大修有两种作法一是全面更新一是部分更新。
中国线路大修的主要作业是全面更换新钢轨及联结零件更换失效轨枕或全部更换为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彻底清筛道床补充道碴校正、改善线路纵断面和平面整修路基、排水和防护加固设备更换道岔等。
线路大修要经过勘测编制设计并按设计施工。
中国铁路线路维修是利用列车间隔时间
进行但在运输繁忙的线路上由于间隔时间太短这种方式已不适用。
线路大、中修施工一般是在列车运行图中预留施工封锁“天窗”。
三、完善铁路机械养护方法的几点对策 1.养修分开,机械作业为主我们关于铁路养护工作多采用养修分开的机制,平日的线路养护工作多由人工工作队完成,而线路的维修尤其是大修,则交给专业的机械化工作队进行,通过高度机械化的养修方式,尽可能减少人力成本,同时充分发挥机械作业的优势,以机械的检测结果为依据对人员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机械得到更好的发挥。
2.工作外包,严格监控、严格验收国外的铁路养护工作尤其是大规模的维修多交与专业的维修公司完成,这些公司拥有先进的养修设备,可以集中资源完成所承包的工作,其工作效率较高,工作效果也比较好。
在具体的工作中工务部门着重于监控与管理工作,通过制定严格的维修标准和工作制度,约束外包公司的行为,从而使最终的养修目标得到最大的实现也是线路有一个更好的环境。
3.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分析与控制在高度机械化的基础上,对相关的检测检修数据进行全面细致的收集和整理,利用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建立数据库,形成不断更新的数据流,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找出工作中易出现在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也可迅速形成制度,应用于相关的其它工作中。
4.设计建设时以减少养护工作为原则设计时便以正常使用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基础设施的维修工作量为原则,通过对影响线路的各项因素的全面分析与合理预测,尽量减少在运行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具体的建设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设计方案,采用先进的材料和施工工艺,保证线路的质量,使其在设计年限内正常运行,尽量避免产生问题增加养修的工作量。
5.全方位立体养护所谓“全方位立体养护”,是一种新的设备养护维修理念和模式,把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房屋建筑和给排水设施的作业内容统一起来,实行统一领导。
同时,充分沟通协调各专业、各部门间的工作,通过有效的控制与调节,使各种养护机械正常发挥其作用,使各专业的各种问题在保证铁路正常运行的同时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有效的解决。
铁路是一个高效运转系统。
铁路养护部门最主要的任务是保障运输任务的安全完成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铁路的一切设备、组织机构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
维护和维修是高速铁路保证安全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自然不会例外。
铁路的固定设施主要由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房屋建筑和给排水设施等组成。
随着铁路运行速度与运行效率的提高,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和机车车辆关系更加密切,其相互影响程度非常高。
四、总结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型养护机械的使用较为普遍,这些机械设备性能出色,能够同时完成多项专业的工作任务。
但与此同时,对人工工作任务的要求并没有减轻,相应的工人们要有一定的知识才能使这些机械发挥其相应的性能同时面对我国铁路任务的繁重我们队天窗时间的考虑,要求各专业的工作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通力合作,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由于各专业间的工作性质有较大的差距,各专业工作队间的协调与互助也已成为养修队伍必须面对的一项挑战为此我们应做好相互间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铁路更好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