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671-3753(2002)01-0060-03从文化生活及语言习惯差异浅谈中式英语现象收稿日期:2001-12-05作者简介:杨 歆(1975-),男,学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语言研究、语言翻译。
杨 歆(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三系,江苏 南京,210045)摘 要:针对高等院校英语教与学中,经常出现的Chinglish (中式英语)现象作以简要的分析与总结,并挖掘出产生该现象的一些根本原因:即文化生活与语言习惯的差异。
并通过大量实例作以论据。
该文旨在引导英语教师及学者在发生Chinglish 错误时,如何正确认识、面对并杜绝这一现象。
关键词:文化;语言习惯;中式英语中图分类号:G 642.4 文献标识码:BDiscussing the Chinglish Phenomenon in Vie w ofCulture &Linguistic H abits DifferencesYAN G Xin(Dept.No.3,Nanjing Army Command College ,Nanjing 210045,China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hinglish (Chinese English )phenomenon commonly occurring in the Eng 2lish study and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his thesis excavates some hidden reasons :the culture and linguistic habits differences.The theory can hold water for being provided with plenty of examples.The essential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direct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as to how to perceive ,handle and eradicate such mistakes.K ey w ords :culture ;linguistic habits ;chinglish1 引言Chinglish 一词对英语学习者来说都不陌生,即Chinese English中式英语。
任何两种语言都既有其相通之处,更存在大量的差异。
英语学习者有时会被英、汉语言中的某些完全相通的现象所迷惑,想当然地以此类推,而忽视了两种语言之间更为重要的“异”。
例如:“浓烟”、“浓汤”可以表达为“thick smoke ”;“thick soup ”,而“浓茶”、“浓咖啡”能否说成“thick tea ”;“thick coffee ”呢?“thick ”一词一般形容事物物理性状的“稠密”程度,而“浓茶”、“浓咖啡”中的“浓”是指饮料味道上的“强弱”。
汉语中虽然都用“浓”,但英文中却用“strong ”。
即:浓茶—strong tea ;浓咖啡—strong coffee 淡茶—weak tea ;淡咖啡—weak coffee 又如:“黑市”,在英语中即“black market ”,两者完全相符。
那么以此类推,“(因嫉妒而)眼红”能否说成“become red -eyed ”?“Red -eyed ”是指气愤、愤怒。
所以正确的表达应用“Green ”,即:第2卷 第1期2002年3月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OF NANJ IN G INSTITU TE OF TECHNOLO GY Vol.2,No.1Mar.,2002“become green/green-eyed(with jealousy)”透过现象看本质,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从表面上看,也许是由于对英语固定用法、搭配、辨析、理解等方面的学习不足所致。
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不同民族间文化生活、语言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不同语言间存在广泛、深刻的差异。
在英语学习中,不但要纵向扩充英语知识,更得横向地比较语言间的差异。
通过这种比较,一方面能减少英语运用中的Chinglish现象,另一方面对产生这种差异的民族间文化、生活、习俗等也可窥其一斑。
下面就从文化生活和语言习惯两个角度来谈谈Chinglish现象:2 文化生活及语言习惯差异2.1 文化生活差异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存在着固有的、必然的差异,从而也影响到语言间表达的出入。
例如:红茶/红糖(Chinglish)red tea/red sugar(English)black tea/brown sugar在汉语中,人们喜欢用“红”字来搭配组词,因为它蕴涵着“喜庆、吉祥、成功、革命”等意思,如:红榜、红利、红人、红装、红军等。
而英语中的“red”除代表具体颜色之外,还有“愤怒、敌对、危险、亏空”等含义。
如:as red as beetroot(指脸象甜菜根一样红)借指愤怒、尴尬;red card红牌警告;be in red亏空、赤字。
所以西方人在使用“red”时,还是比较谨慎的。
对于“红茶/红糖“还是用了更准确的颜色词“black”和“brown”又如:花格衬衫(Chinglish)colored squares shirt(English)checkered shirt西方人都喜爱玩Chess国际象棋,而其花格棋盘在英语中既是“checker”,所以他们就用“check2 ered”来形容格子花纹的图案。
再如:如果你再迟到,就得卷铺盖走人了。
(Chinglish)If you are late again,you will have to take your quilt(English)If you are late again,you will have to get the sack汉语中用“卷起铺盖”来代指被解雇,而英语中用“sack”,即拎起“背包”来指代这一含义。
所以由名词“sack”也引申出其动词用法。
例如:I am sacked。
以上几例都是由于文化习俗不同而导致语言差异.而有的语言差异还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如:咸菜/腌菜(Chinglish)salted vegetables(English)pickles“pickles”一词是有来历的。
一般辞书认为,它源于14世纪一个名叫William Beukelz的荷兰人的姓氏.此人为渔民,据说他发明了腌菜和泡菜,因此人们就用其姓氏Beukelz来指腌汁、泡菜等.以后该词逐渐演变为pickles[1].再如:冰糖(Chinglish)ice sugar(English)crystal sugar其实crystal在古英语中是作为ice的同义词使用的.在古人看来,石英晶体不过是天长日久自然形成的冰的结晶体,故与冰同名.现在crystal指“水晶”“结晶体”.所以使用crystal来形容,不但指出其象冰的外形,而且表明是一种结晶体[1].民族间的文化习俗差异含盖面极广,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上几例仅是沧海一粟。
而同时文化习俗差异又表现为思维模式的差异:2.2 语言习惯差异首先,从很多英语词组的搭配中不难使人感到,英语语言惯于从事物内部的原理去描述,而汉语很多是从外部感观来入手的,这就使得有时英语重“内”,汉语偏“外”.例如:管乐器(Chinglish)tube instrument(English)wind instrument汉语中用“管”是从乐器的外部形态来考虑,而英语用“wind”是从其发声原理入手地;此类的例子较多.又如“造糖厂”,英语是“sugar refinery”[2],汉语的“厂”是一个普通词,指任何生产单位,而“refin216第2卷第1期 杨 歆:从文化生活及语言习惯差异浅谈中式英语现象 ery”是就其本质—提炼造糖而言的;再如“花样滑冰”,英语是“figure skating”,汉语的“花样”也是对外部动作形态而言,而“figure”即“8”字,则还是从该运动的基本原理—“在冰面上划8字”—着眼的。
其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词类活用都占很大比例,但涉及具体词的活用,却会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而大相径庭。
例如:带电导体(Chinglish)Charged/electrified wire(English)live wire“live wire”—“活导体”—这种活用法就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了。
这类例子很多,.如“流鼻涕”,英语是“have a runny nose”—“在跑步的鼻子”;又如“喝倒彩”,英语是“Make catcalls”—“发出猫叫”;“发泄不满”英文是“air one’s grievance”—“发泄到空中”。
同样,汉语的很多活用法也不为西方人所接受,如:“龙马精神”、“饮食男女”等。
在语句组织方面,英语比较注意逻辑关系的一致.例如:嫁给他之后,她的麻烦就开始了。
(Chinglish)After marrying him,her trouble be2 gan.(English)After marrying him,She began to be involved in troubles.在此句中marrying的逻辑主语并非her trou2 ble。
这就是汉语语言习惯造成的英语逻辑关系上的错误,即悬垂分词(Dangling modifier)[3]。
而且,语句中的一些能被汉语习惯接受的赘词现象,在英文中却行不通。
例如:请再重复一遍。
(Chinglish)please repeat again(English)please repeat/please say it again因为“repeat”已含有“again”的意思,所以构成英语中的赘词现象(wordiness)[4] 。
3 结论总之,文化生活差异和语言习惯的不同在语言应用中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
所以对Chinglish 现象的产生还会有其它一些不确定因素。
但只要多比较多留意就能有效的减少该错误。
表1列举了一些常见的Chinglish现象。
表1 常见的Chinglish现象中 文Chinglish English 浓茶chick tea strong tea淡水湖unsalted-water lake fresh-water lake眼镜边the edge of glasses the rim of glasses炒鸡蛋fried eggs scrambled eggs过期杂志out-dated magazine back magazine逼真的画像vivid portrait lifelike portrait单数/双数single/double number odd/even number活期存款temporary deposit current deposit(集会)点名call the names call the roll种族隔离racial isolation racial segregation花露水flower perfume toilet water平/精装书plain/refined book paper/hard back常规检查conventional examination routine examination急救措施emergent measure first aid急性病emergent illness acute illness机密文件secret document classified document冲洗胶卷wash the film develop the film100米短跑100-meter short run100-meter dash参考文献:[1] 庄和成.英语词源趣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179,388-389.[2] 外研社词典编辑工作室.现代汉英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3] 丁往道,吴 冰,钟美荪,郭祺庆.英语写作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54-60.[4] 毛荣贵.英语写作纵横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责任编校:苏 毅]26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