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品管圈活动前后接镇痛泵的留置针意外脱管率的比较留置针例数目意外拔管例数意外拔管率(%)实施前911617.58实施后10354.85注:χ2=6.50,P <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3 讨论术后接有镇痛泵的留置针脱落可能造成患者出血㊁感染㊁甚至不能及时保障输液造成生命危险,再次置管造成患者身体和痛苦,增加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㊂通过品管圈活动,大家达成共识,形成规范,有效降低了意外脱管率,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㊂品管圈是一种科学㊁高效的质量管理工具﹝2﹞,它是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3﹞,石川馨博士说过: 有人的地方就适合品管圈活动㊂无论是什么行业㊁什么部门,因为品管圈活动完全符合人类的需求﹝4﹞㊂ 我国大陆地区从1993年有零星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最早应用于护理质量的改进﹝5﹞,目前品管圈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护理领域,且效果显著﹝6﹞,我院护理部于2014年不断推进品管圈的运用,我科在2014年使用品管圈成功的基础上于2015年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接镇痛泵的留置针意外脱管率,达到预期目标,取得满意效果㊂品管圈本着自动自发精神,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启发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群策群力,持续从事各种问题的改善,每一成员有参与感㊁满足感㊁成就感并体验到工作的意义和目的﹝7﹞㊂通过开展品管圈降低接镇痛泵的留置针意外脱管率活动,不仅能顺利达到预期的目标值这一有形成果,同时提高了护士个人能力㊂护理质量不再以护士长为主,而是全员积极参与实施与改进,既减轻了工作压力,又提高了团队凝聚力﹝8﹞㊂参考文献1 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 杨丽君,王悦,黄辉芳,品管圈在降低NICU 患儿胃管意外脱管率中的应用﹝J ﹞.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2):2021-2013.3 肖映红,李雪娇,孟小敏,等,品管圈活动提高持续膀胱冲洗患者满意度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3):48-50.4 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5 梁铭会,刘庭芳,董四平.品管圈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2):37-39.6 李琳风,张毅,吕海瑛.品管圈在我国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11(11):800-801.7 王临润,汪洋,张相宜,等.品管圈管理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导报,2012,31(6):823-826.8 杨展,唐姗钐,卞玲玲.品管圈在降低留置针患者堵管发生率中的应用﹝A﹞;2014年河南省心血管疾病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本文编辑:腾悦)手术三方核查执行率量化评价方法探索白晓霞 杨丽娜ʌ摘 要ɔ 目的 探讨运用过程控制确保手术三方核查正确㊁有效执行的方法㊂方法 从结构面㊁过程面㊁结果面解析手术三方核查过程的每一个步骤,融入‘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执行评价标准“中,采用方便抽样入手术间现场观察的方式,对手术三方核查执行率进行质控㊂结果 手术三方核查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得到了反馈与解决,手术三方核查执行率的评分逐月上升㊂结论 ‘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执行评价标准“督促了手术三方核查的有效执行,是提升手术室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㊂ʌ关键词ɔ 手术室; 手术安全核查; 质量管理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6.12.034作者单位:610072成都,四川省医学科学院㊃四川省人民医院手术室通信作者:杨丽娜,E-mail:yln7300@手术安全核查表是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中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的有效手段㊂2008年WHO 倡导使用手术安全核查表以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麻醉㊁手术安全﹝1﹞㊂根据我国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手术核查A级标准为执行率100%㊂有学者﹝2-3﹞将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填写正确率作为执行情况评价标准,但这并不能反馈执行过程,职能部门的抽查又不便于统计,手术三方核查执行率亟待可量化的评价方法㊂本院自2009年起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制定相应流程﹝4﹞,杜绝了手术差错事件的发生㊂基于持续改进的理念,手术三方核查的质控方案不局限于病案中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填写正确率,发展为对手术三方核查执行过程实时打分量化的评价,手术三方核查有效执行率逐渐上升,加深了手术团队协作,确保了患者安全,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四个手术部共有手术室55间,日平均手术量约160台㊂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手术室质控小组成员以手术间现场观察的方式对手术三方核查执行准确率进行质控,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每月40例,共抽查手术480例,包含普外㊁胸外㊁心脏㊁骨科㊁脑外㊁妇产等外科手术㊂1.2 方法自行设计‘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执行评价标准“,以卫生部‘手术安全核查表“为基础,确定手术三方核查执行评价标准,包含结构㊁过程㊁结果三个层次(见表1),共有39个评价条目,对应安全核查的每一个步骤,表中列举部分条目,每个条目根据比重赋值1~3分,总分50分㊂质控人员使用时采用扣分方式,最后求出累积总得分,折算成百分制㊂对每一项未得满分的责任人㊁具体错误及处理均记录在案㊂评价累积总得分折算低于90分者手术后探讨原因㊂表1 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执行评价标准(部分)检查项目检查标准分值实际得分说明及处理结构(2分)有三方安全核查制度1有手术安全核查表1过程(42分)麻醉前14项(17分)核查患者信息3确认手术方式1核查手术部位与标识是否正确等2切皮前8项(15分)手术医师陈述风险预警3手术护士陈述风险预警3确认是否术前60min内予预防性抗生素等1离室前8项(10分)核查术中用药与输血1核查手术物品清点正确1确认手术标本等1结果(6分)三方在场并积极参与核查3患者正确率100%1手术部位正确率100%1手术方式正确率100%1总分(50分)应得总分实得总分得分百分比注:应得总分=总分-未涉及项目分;实得总分=涉及项目得分总和;得分百分率=实得总分/应得总分ˑ100%2 结果2.1 480份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执行评价得分折算成百分制后,总分80~100分,平均(92.31ʃ3.48)分㊂2.2 从过程方面来看,麻醉前㊁切皮前㊁离室前三阶段原始总分分别为17分㊁15分与10分;从执行评价的结果来看,手术三方人员进行手术安全核查的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是麻醉前㊁切皮前㊁离室前,排序见表2㊂表2 手术三方核查执行过程得分排序表(分)排序项目平均得分总分得分率(%) 1麻醉前16.641797.882切皮前13.781591.873离室前9.051090.502.3 追踪每一项未得满分的责任人发现,手术室安全核查项目未得满分累积人次数从高到低依次是术者㊁麻醉师㊁巡回护士㊂得分情况及主要错误详见表3㊂表3 手术三方核查执行未得满分项目责任人及主要错误(分)责任人累积扣分主要扣分项目主要项目累计扣分术者262患者基本信息134麻醉医师219实际手术方式84手术物品清点正确69巡回护士187有无假体㊁植入物76患者的过敏史512.4 480份手术三方核查安全评价中,低于90分者共29份㊂术后对核查出现错误较多的原因进行探讨,术者㊁麻醉师㊁巡回护士三方提及频次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 同类型手术今日连续过多 ㊁ 临时从其他间调整来的手术 ㊁ 手术不顺利时间过长 ㊂3 讨论3.1 安全管理作为一种理念已融入手术室管理㊂‘手术安全核查表“仅仅作为一种客观依据的手术资料存档,远未发挥其促进手术室质量改进的作用㊂2013年初,质控小组抽查手术安全核查表格填写率100%,但临床上提前签㊁术后一并签的情况经常发生㊂为杜绝这些现象,督促手术安全核查的正确实施成为管理重点㊂护理质控小组组织手术医师㊁麻醉医生㊁手术室护士认真学习手术安全核查表的使用方法,落实责任人及其职责,并设计‘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执行评价标准“运用到手术三方核查执行率的量化评价中来,积极地推动了手术三方共同核对㊁及时沟通,按流程实施核查措施,保障每一个患者的安全﹝5﹞㊂3.2 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本院三方核查执行率的评分由第一个月的86.1分逐步上升为95.4分,并保持在此水平,体现了执行过程的规范化㊂480份结果的分析显示,麻醉前手术三方安全核查的得分率远远高于切皮前和离室前,颜小挺等﹝6﹞人的研究也发现这一问题,反映了手术团队普遍重视第一次安全信息的核查,将预防错误的手术患者㊁手术部位㊁手术方式放在第一位㊂而事实上,切皮前和离室前的内容,如确认标本㊁实际手术方式㊁管道通畅等都是安全核查中必不可少的项目㊂标本是医生对患者下一步疾病诊断治疗及病情预后的重要判断依据,且具有不可复制性;管道标识规范及脱落风险防范也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㊂可见,手术三方核查的每一个步骤都与患者利益相关,只有提升核查执行率,才能做到优质护理㊂3.3 手术室安全核查未得满分项目中,术者对患者基本信息的了解扣分累计达134分,这主要与本院安全核查中将医师定义为术者有关㊂术者多为高年资医生,对患者的手术方案和实施更为关注,不涉及平时开医嘱㊁化验单等工作,对患者基本信息的了解不够准确㊂同时,麻醉医师对手术物品清点不关心,巡回护士不关注患者的体重㊁过敏史㊁并发症,这都提示团队之间的相互提醒对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尤为重要,三方核查的本质即是通过团队将盲点扫除㊂3.4 分析发现,同一组手术时,人员连续实施多台手术可能存在潜在因素诱使手术三方在核查时被之前的手术信息干扰,出现更多的核查错误㊂临时调整的没有访视过的病人㊁手术过长㊁人员疲劳等也会影响核查执行的准确率,这提示手术室管理者在安排手术时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调整,合理轮班保证手术人员的工作精力㊂通过‘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执行评价标准“的应用,手术三方核查执行率得到量化,我们不仅可以督促手术三方核查流程的有效执行,还将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转为查找分析㊁重视问题的改进,最终使手术室团队明确核查的意义,不再流于形式,真正以患者安全和利益为中心,提升了手术室的服务质量㊂参考文献1 Haynes AB,Weiser TG,Berry WR,et al.A surgical safety checklist to reduc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a global popula-tion﹝J﹞.N Engl J Med,2009,360(5):491-499.2 韩庆奇,曹中荣,丁瑞芳,等.5家三甲医院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情况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 (6):530-532.3 赵小佳,黄碧波,李建军,等.454份手术安全核查表及风险评估表缺陷分析﹝J﹞.中国病案,2013,14(8):12-13.4 白晓霞,杜娟,敬洁.手术安全核查流程的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9):1742-1743.5 赵书云,杨圣俊,李玉琢,等.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实施和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65-266. 6 颜小挺,林学正,王晓础,等.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院,2011,15(4):42-43.(本文编辑:腾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