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知语境与隐喻理解

认知语境与隐喻理解


作者简介:梁雪清(1970一),女,广西贵港人,文学硕士,桂林医学院大学外语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大学外语教学.
万方数据
2011年4月 第4期
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
需要其他部件的配合;
April。2011 NO.4
常规情况下不会搭配的话语单位进行搭配,而且这一常规的指 称和搭配行为在涉及相似性或类推的基础上被理解时,就出现 了隐喻口]。(Goatly。1997)隐喻的理解过程可以说是听话者对 说话者说该句话时的意义或意图的确认。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 现象,而且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 念的工具。
pig.Do]
is is is
Relevance l:Sam Relevance l:Sam Relevance 1:Sam
overweight,SO he looks like slow
in

pig.

mind,SO he thinks like
pig. pig.
把握隐喻意义,才能更好地达到进行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2茗耘月
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
A N。.pril,。Z011
认知语境与隐喻理解
梁雪清 (桂林医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间接表达现象,普遍存在于语言交际之中。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 具.在隐喻识解中,认知语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境作为语言存在的栽体,制约和影响着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因此隐喻的理 解实际上就是在适当的语境下或通过语境的补充和扩展寻求事件之问的关联,获得最佳理解效果的一个过程。 【关键词】认知语境;隐喻;理解 [Abstract]Metaphor exists in the language interaction

知工具[11]。在隐喻识解中,认知语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
什么样的认知语境,对隐喻就有什么样的识解。所以当我们在
理解隐喻时,如果本体和喻体之间不存在相似性,也就是说从字 面意义来理解话语时,字面意义解释不通、不合交际互动原则, 便从隐喻的角度来理解;如果有充足的语境,我们就可以直接从 语境中理解隐喻含意。因此隐喻的理解与语境有着密切关系。 离开语境的隐喻不是一个真正的适当的隐喻,语境为隐喻的合 理解释提供所需的一切因素。所以,对隐喻的理解是在对语境 的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只有正确地理解语境,才能更好地理解
4)透过金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金钱可以让人伟大,
也可以使人渺小。 因此一般来说,隐喻的潜在意义越广,听话者构建隐含意义 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大,语境效果就越富有诗意,隐喻就越富有创 造力。由此可见,隐喻为我们提供了看待事物的新视角,丰富了 我们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更富美感。

结束语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
过程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隐喻是在语言应用中产生 的,其生成和解读都要依赖一定的语境。“从根本上讲隐喻是一 种思想之间的交流,是语境之间的互相作用”。1980年,Lakoff 和Mark 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更是在学术 界掀起了隐喻研究的高潮。他们认为:人类思维过程主要是隐 喻性。人类的概念系统是以隐喻的形式构成和定义的,隐喻的语 言表达之所以成为可能,完全是因为人的概念系统中存在着隐 喻[”。(Lakoff and Johnson,1980)。束定芳则认为“从根本上 讲,隐喻是一种思想之间的交流,是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Cz3(束 定芳,2001).而识解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术语,指人类用不同 方式来理解、表达同一现实情景的能力。Sperber和Wilson (1986)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将语境定义为“一个心理结构体”
the
context or
achieved.
[Key wordslCognitive Context;Metaphor;Interpretation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72—02

引言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用现象,人们在思维以及语言表达的
t001 by which we

views about the world.Cognitive
key role
in
the metaphor interpretation.And context,being
carrier of the language’s existing,restricts and affects the
4)照相机的镜头可以把人放大或者缩小(调试焦距).
由这些隐含前提我们可以推断出相应的隐含结论:
1)透过人们对金钱的态度,可以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 Z)金钱有很重要的地位; 3)金钱不是生活的唯一,我们还需要其他的东西(比如情 感);
语言具有隐喻性,隐喻归根结底是一种思维方式,其本质是
以另一件事和经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或经验“(Lakoff&John- son.1980:5).Nogales在谈到隐喻和语境的关系时说:“隐喻语 境就是有助于对话语进行隐喻解读的语言环境,即如果一个语 境所突显的特征不是该所指物显性或隐性的常规概念,或者说 该语境有利于突显关系,那么,这个语境就具有隐喻性。,,[7] (Nogales,1999)。Richards(1963)和Max Black(1962,1993)发 展的隐喻互动理论(interaction theory)认为。隐喻的实质在于隐

press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So metaphor’s interpretation is beyond iS developed and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is
process
in which som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tems in
体重,所以可以将这句话理解成“他胖的像头猪”;而第二句,是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1 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0xford:BasilBlackwell,1986
谈论他的行为,可以理解为“他笨的像可以头猪”;第三句,谈论
喻表达和运用隐喻的语境之间的互动[83。正因为有了这种互
动关系才有了新的意义产生。源自日常经验的认知系统构成了 语言运用的认知语境。各种语言的语义都离不开生成该语言的 认知语境。离开认知语境,语言的语义也就失去了它赖以依存 的环境,因为认知语境也以一个群体的文化环境为依托。识解 是认识世界和组织经验知识的过程,但它受到语境和个人经验 的影响n3(杨信彰,2003)。有的目标域具有多层含义,识解过程 中就需要依靠认知语境确定隐喻。 例l:Sam is
Mark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pig.
在这个例子中,在听到“Sam
is

pig.”时,听者会从已有的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 980
认知图式中提取关于猪的特征:肥胖、贪吃、懒惰、邋遢、笨拙,当 然还有猪的独特的外形和特征,但是到底是哪种具体的特征,必 须根据具定的语境才能决定。比如在第一句中,谈论的是他的
always filthy,SO he smells like
a a

Relevance 1:Sam is Relevance 1:Sam
is
glutton,SO he sloven

eats
like

pig.

SO
he behaves like
[13
[2] [3]
Lakoff George and
什么是合适的交际媒介。5)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如何使自己的 话语适合语言活动的话题,以及话题对选定方言及(在多语社团 中)选定语言的重要性。6)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如何使自己的 话语适合情景所归属的语域“]。 认知是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是与感情、动机、意志等心理活 动相对应的理智思维过程,是大脑对客观世界及其关系进行信 息处理从而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世界是由事物和关系构 成的。 熊学亮教授(1999)指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用者处理信 息的过程、或含义的获得过程,有感知、语言解码、假设、记忆心 理图式的激活和推理这些步骤就够了,语用者对语言的信息超 载部分的推导,并不一定要依赖具体的语境,这是因为语用者已 经通过经验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语境实际上 是语用者系统化了的语甩知识,语言使用者正是自觉或不自觉 地在具体场合不明确的情况下运用系统化了的语用知识进行含 义推导的‘“。 比如在描述“爱”这个概念时,可以认为爱是旅行。把“旅 行”的特征、实体、命题等许多方面经验特征转移到“爱”的经验 域,于是有了: 1)我们的关系偏离了轨道。 2)我们的关系停滞不前。 3)我们正处在十字路口。 4)我们不得不分道饧镳。 3隐喻理解 隐喻的认知基础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众多方式中,隐喻作 为其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认知理论的核心。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其实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 莱考夫和约翰(Lackoff&Johnson,1980:4)认为:隐喻在日常生 活中是无所不在的,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 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上是隐 喻性的。莱考夫和约翰逊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的实质就是通 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因此,隐喻不但是一 种语言现象,而且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 形成概念的工具。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反映 了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束定芳,2001) 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隐喻的识别需要语境提供线索。格特 力对隐喻的识别如是解说:“当某一话语单位被用于指称它常规 情况下不会指称的事物、概念、过程、品格、关系或世界,或与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