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和对策
发表时间:2011-12-27T13:10:18.547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10月下期供稿作者:彭琨[导读]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心理疾病比生理疾病为数更多,危害更大。
”
彭琨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1)10-0284-01摘要:警察是个特殊的职业,警察比一般社会成员要承受更多的来自工作、社会、家庭和自身发展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从总体上来说,有相当一部分警察处于亚健康状态。
本文从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原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警察;警察心理;心理健康;思考;对策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心理疾病比生理疾病为数更多,危害更大。
”两千年后的今天,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各方面的竞争越来越严重,社会关系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人们的身体和心理承受着双重的压力,特别是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不得不引起注意。
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危机比普通人更加严重,据统计,在我国人均寿命已超过70岁的今天,一线警察的平均寿命仅48岁。
心理健康是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是一个人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从事警察行业的人们。
该人群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治安的质量。
只有警察处于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投入工作,充分发挥潜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因此,关注警察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一、警察心理健康的现状
目前对警察心理研究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为警察的身心健康服务,主要是从警察的心理状况及问题的来源进行分析,寻找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为警察能够在工作中秉承公正、公平服务,主要是从警察在办案的心理活动过程进行研究的,并找出应对策略,其实也就是普通心理与执法心理两个方面。
在文献中可以看到,警察心理问题的研究大多数侧重于身心健康,即从警察的心理状况及问题的来源进行分析,寻找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本文中主要研究第一个方面。
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全世界约五分之一的警察存在心理问题,如果按这一比例计算,我们会得到一个惊人的结论,即我国有约34万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
经查阅国内相关文献,一些地区的研究显示:在我国,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警察要高于西方国家。
而且:警察在抑郁、人际敏感、焦虑等方面的分值高于一般的社会群体。
相比较与机关民警来说,一线干警的状况更为突出,相比较于其他年龄段的民警,25-35岁的民警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
大多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敌对症、偏执等四个方面。
人际关系敏感症为37%,有强迫症的占41.6%,敌对症的为34%,偏执症占34.9%。
由此可见,我国警察,尤其是基层一线民警普遍存在心理问题,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可以认定为心理疾病。
警察的心理问题对警察的身体、家庭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情况较轻的表现为大量的饮酒、频繁的抽烟抱怨不断,与他人不能和睦相处,工作中问题频频,怨恨家人等;情况较重的表现为酗酒,嗜烟对工作不负责任,常出事故,怨恨社会,离婚等;更严重的会自杀,做出违反法律的事等。
同时,警察心理问题还会使其患脏病和糖尿病等概率增大,严重影响其寿命。
二、造成警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分析
(一)工作性质。
在现代社会,警察是危险系数较高的职业。
在我国,公安人员特别是一线民警时刻置身于危险的现场、同时要应对不可预防的危急情况、并且面临负伤致残甚至死亡的威胁。
警察的工作现状决定了其应该承受的压力。
他们的面临工作量大、复杂程度深,工作时间长,同时又肩负重大的责任和义务的现状。
长时间的快节奏、高强度、超负荷地工作,对警察必然造成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对他们的精神和身心方面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社会因素。
由于警察自身的职业性,他们最终目的是保护人民,稳定社会治安。
群众因此对他们期望很高。
但“干预、禁止、取缔”的强制性工作,使其受到较多的误解、偏见,一些甚至对其进行打击报复。
警察执法严格时会引起非议;维护公共秩序常又使他们站到群众的对立面;当重大案件难以侦破时,又会遭到社会的责难。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会对他们的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
(三)来自个人和家庭的压力。
首先在个人欲望方面存在心理受挫感。
警察作为社会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身也有晋职、深造、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需要。
如果他们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会造成他们的心理受挫感,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困扰。
其次对家庭易产生愧疚感。
长时间与家人的聚少离多,没有尽到一些作为丈夫、父母,子女应尽的责任,会使他们产生愧疚感。
三、警察心理问题的对策
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警察的身体、心理及各方面工作的展开。
警察的自身的工作性质,会对警察的很对方面引起反应,长期在这种反应下的警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种问题是必须的。
(一)开展心理咨询。
由于警察心理问题对各方面的影响,因此采取开展心理咨询时必须的。
在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的基础上,警察及滚可以成立自己的心理咨询机构,对正在工作的警察进行心理调研并保存档案,对有心理障碍或障碍倾向的民警给予关怀和帮助。
同时心理咨询机构可以开设心理门诊、请一些心理方面的专家定期开展讲座,使警察认识到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并积极消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争取社会支持。
警察在人们心中本应是高大的形象,但由于其职业的本性,使其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严格,在一些时间不能得到公众的理解,以致使警察的形象并不如想象中的高大。
他们在执法过程中时常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配合。
应当大力宣传警察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增强人名群众对警察的理解和支持增强警察的社会作用。
(三)争取家庭的理解。
家庭是一个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警察也不例外。
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工作时间长,陪伴家人的时间相对就较短,有时会引起家人的抱怨。
这会对他们的执法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
警察的家属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警察在保护社会安定、私人财产不受侵犯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为他们对整个社会的贡献感到骄傲,对他们的身体表示关心,让他们无后顾之忧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政治部.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训练[M].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2]张振声.警察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3]徐玉明,张旭东.心理应激反应与警察身心健康探微[J].公安研究,2002,(2). [4]李晓临.警察心理健康现状及自我调控[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6). [5]贺朝晖.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和对策[J].职业与健康,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