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
地塞米松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是什么?应该怎么办?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1、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表现为向心型肥胖、满月面容、多毛、无力、低血钾、水肿、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临床上称之为库欣综合征。
这些症状可不特殊治疗,停药后一般会自行逐渐消退,数月或较长时间后可恢复正常。
必要时可配用降压、降糖药,并给予低压、低糖、高蛋白饮食及补钾等对症治疗。
因此,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的病人,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 D 及钙剂,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慎用皮质激素。
2、诱发或加重感染:皮质激素有抗炎作用,但不具有抗菌作用,且能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和扩散。
因此,长期用皮质激素可诱发感染或使机体内潜在的感染灶扩大或扩散,还可使原来静止的结核灶扩散。
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病情的变化及是否有诱发感染现象,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3、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糖皮质激素除妨碍组织修复、延缓组织愈合外,还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又能减少胃粘液分泌,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可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甚至造成消化道穿孔。
4、神经症状:可发生激动、失眠,个别病人可诱发精神病,癫痫病人可诱发癫痫发作。
故有精神病倾向病人、精神病人及癫痫者应禁用。
5、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较长期应用该药,由于体内糖皮质激素水平长期高于正常,可引起负反馈作用,而影响下丘脑及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分泌减少或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不全。
一旦遇到应激时,如出血、感染,则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低血压、低血糖或发生低血糖昏迷。
6、反跳现象及停药症状:长期应用激素,症状基本控制时,若减量太大或突然停药,原来症状可很快出现或加重,此种现象称为反跳现象。
这是因病人对激素产生依赖作用或症状尚未完全被控制所致。
处理措施为恢复激素用量,待症状控制后再缓慢减量。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应对措施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可累及全身几乎各个器官、系统,主要包括:
器官、系统
副作用
肾上腺
肾上腺萎缩
代谢系统
糖尿病,Cushing’s S,脂代谢异常
心血管系统
高血压、血栓形成、血管炎
消化系统
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胰腺炎
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失眠等行为、认知、情绪改变
免疫系统
广泛抑制,潜在病毒激活
骨骼肌肉系统
骨质疏松和骨坏死,肌肉萎缩,生长停滞
肾脏
排钾,保钠
皮肤
痤疮、青斑,多毛,伤口愈合延迟
眼
青光眼,白内障
为了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临床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选择合适的患者
1、适应症:一般建议在肾脏病理学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确定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肾内科的适应症包括:大部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部分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比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血管炎相关性肾炎等;间质
性肾炎,比如特发性间质性肾炎、药物导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肾移植等。
2、禁忌症:
有以下情况一般不使用糖皮质激素: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肝硬化和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
新近接受胃肠吻合术。
有以下情况时应严格掌握指征:
严重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和结核等)
严重的骨质疏松
严重糖尿病
严重高血压
精神病
青光眼
病毒性肝炎
二、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作用时间,糖皮质激素分为长效激素、中效激素、短效激素。
临床常见糖皮质激素的药理学特点:
1、长效激素:效力强,作用时间长,但对HPA轴的危害重,不适合长期用药,只可作为临时性用药,比如抗过敏用地塞米松。
2、短效激素:对HPA轴的危害轻,但效力弱,作用作用短,不适宜治疗慢性病,主要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
3、中效激素:治疗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效、短效均不合理。
因此,临床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选用中效激素比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不应该选用长效激素,也不应该选择短效激素!
氢化可的松C1-C2间引入双键,变成泼尼松龙。
泼尼松龙C6上引入甲基,变为甲泼尼龙,即甲强龙。
在常用的中效激素中,和泼尼松相比,甲泼尼龙有如下特点和优势。
1、C1=C2双键结构:糖皮质激素作用增强,盐皮质激素作用减弱,加强抗炎活性。
2、C6甲基化:亲脂性和组织渗透性增强,能够快速到达作用部位,靶器官浓度高,迅速起效、增加抗炎活性。
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依次为:甲泼尼龙,地塞米松和氢化可的松
3、C9α未氟化:HPA轴抑制弱,肌肉毒性减少。
C11羟基化:使其无需肝脏转化,直接起效。
不增加肝脏负担,不会因肝脏转化减少而影响其疗效。
三、选择合适的用量
1、静脉用药:一般两种情况下选择静脉用药,一是病
情严重,选择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剂量为250mg~1000mg/d,3天一个疗程,必要时重复1~2个疗程;二是胃肠道水肿影响糖皮质激素的吸收,可用静脉给药。
2、口服给药:起始用药足量,/kg/d,或者1mg/kg/d,一般最大剂量不超过16片/d。
根据病理结果和病情决定足量治疗时间,然后减量。
减量原则:每1~2周减原剂量的10%,最容易掌握的办法是每2周减1片。
减量的频率是先快后慢,当剂量减到1~2片时,一般维持3个月以上才停药。
四、选择合适的用药时间
建议清晨一次顿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HPA的抑制作用。
从以上的图我们不难发现,内源性糖皮质激素血浓度存在昼夜节律的变化,早晨8点最高,凌晨4-5点最低。
通过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则正好相反,早晨8点最低,凌晨4-5点最高。
所以,清晨顿服对CRH和ACTH 分泌的影响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