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情况汇报
海安县滨海新区
近几年,我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引导农业向观光、休闲、旅游等方向延伸,以休闲观光农业展示带和滨海渔家乐为抓手,拓展农业功能,延伸产业链,努力打造滨海新区农业新亮点。
一、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我区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前,
以原角斜的民兵节和原老坝港的开渔节为代表,吸引城里人到农村观光旅游。
从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年”开始,滨
海新区“渔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到2015年底,全区共有休闲观光农业企业5家,从事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村1个,“渔家乐”酒店和宾馆14家,直接从业
人员300多人,间接从业人员1000多人,乡村旅游年收入1000多万元,基本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养、育”八要素在乡村集聚,形成了以民兵节、开渔节、采摘、垂(海)钓、温泉度假、农事体验、农业科学普及、农业发展展示等内容的多样化旅游产品。
我区休闲农业发展重点企业:1.南通龙洋水产公司;
2.宏宇农庄;
3.了凡木屋;
4.乾居农庄;
5.晓杰农庄。
其中:乾居农庄、晓杰农庄被县农办、旅游局确认为2015年度村干部领办(参股)农家乐旅游休闲观光农业项目。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仍属起步阶段,尚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一是土地制约。
近年来,我区建设了多种类型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但由于缺少用地指标,项目分散,未连点成片,不能形成规模效益。
二是特色不浓。
休闲观光农业项目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是它的特色农业。
但有些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是跟风而上,缺乏长久发展的特色农业基础,很难避免盲目和重复建设。
三、下一步打算
1.突出“一园、一带、一街”建设。
“一园”是指围绕中洋河豚庄园、了凡木屋项目,加快滨海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河豚美食、黄海风情、特色地热温泉为主要吸引点;“一带”是指沿新G328国道两侧规划建设,生态休闲
观光旅游展示带,年内必须初建规模,建成:150亩采摘基地、50亩食用菌种植基地、200亩绿色生态休闲场所、50亩鱼文化产业园、引进一个含台湾、日韩元素的100亩种植基地或一个100亩以上的外资项目。
“一街”是指省级“渔家乐”示范街,依据资源优势,创建海滨特色,在三个渔业村和海港村建设一个“渔家乐”一条街。
注重农业发展与旅游业以及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依托资源优势、文化特色和现有基础,明确发展空间布局、发展方向和重点,努力打造具有沿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2.坚持正确定位,科学规划滨海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做到有序发展、合理布局、规模经营,防止一哄而上、无序开发。
要加强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统筹规划,确保规划的
整体性、前瞻性和延续性,使滨海新区观光农业真正走上以特色农业为基础的新兴产业。
3.因地制宜,做浓滨海特色农业。
滨海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要立足于本地区的资源、文化、特色和传统,在特色农业上做文章,结合地理特点、人文景观,精心规划,谋篇布局。
要将“红色旅游”、“海鲜文化节”、“渔家乐”、“海上迪斯科”等富有农业特色休闲项目引入休闲农业企业,打造特色招牌。
注重吸引游客参与,并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开发个性化的休闲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