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信IPv6网络发展规划

中国电信IPv6网络发展规划


2
的测试和评估,也没有成熟的规范作为参考
网络规模最大,设备类型繁杂,业务平台众多,演进涉及的层
3
面和范围非常广,改造的工作量和投资都非常大
4
下一代互联网引起的网络运营体系变化,需要产品开发、运行 维护和服务流程与之配套,目前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12
演进策略—总体演进目标
总体目标:
建设一个开放、安全、可扩展、广覆盖、满足未来业务需 求的下一代互联网,促进三网融合,拓展物联网等新型应用, 支撑国家和社会信息化,推动国家经济建设。
BRAS SR
BSS
OSS
OLT LSW

DSLAM
xDSL
PO N
家庭宽带接入 政企接入
AAA系统
(WLAN、CDMA)
接入网
无线宽带接入
OA
11
演进策略—面临的主要问题
缺乏国家政策层面的明确指引,信息与应用提供商没有
1
IPv6迁移计划,用户几乎没有可用资源
网络设备、终端、IT系统的支持能力良莠不齐,没有经过系统
2010年物联网发展战略
中国电信集团
中国电信IPv6及IP网络发展规划思路
(2010-2012年)
1


• 相关背景
• 演进策略
• 近期工作 • 规划重点
2
相关背景—下一代互联网的定义

以IPv6为核心的,包括一系列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全新互联网架构
实现更强的扩展性,更快的端到端速率,更高的安全性及更好的服务保障
第一,我国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网技术研究,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第二,在世界传感网领域,我国是标准主导国之一,专利拥有量高; 第三,我国是目前能够实现物联网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 第四,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覆盖率高,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 第五,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物联网发展。
14
演进策略—总体演进策略
下一代互联网演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指导下,联合国 际组织、科研单位及产业链各方,分阶段在网络、终端、IT支撑系统等 各环节进行改造,打通网络建设、业务迁移和新产品开发、运行维护和 服务流程等一系列环节,实现平滑演进。


基础网先行,IP网络及移动分组域首先开启IPv4/IPv6双栈,未来向纯IPv6 网络演进 业务网和IT支撑系统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同步改造和建设 新老终端、软硬终端(不含PC)区别对待,软终端直接升级,老终端原则 上不升级,新终端引入时要求支持IPv6
8
相关背景—国际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概况
目前产业链仍未成熟,但各国着眼长远发展,纷纷启动IPv6试商用实践,促进国内产 业链的发展。
美国率先倡议 NGI计划,已建成试验网 VBNS和 Internet2,并 要求国防部、政府网络和ICP于2008年6月前支持IPv6。 欧盟不断强化试验网GEANT2的性能和全球化地位,并计划在 2010 年前,敦促 25%的企业、政府机构和家庭用户使用 IPv6 。 日本通过 e-Japan 计划推动 IPv6 的应用,并在 2008 年公布了
即时 通信 部分支持
MSTP骨干
163骨干网
CN2骨干网

不涉及
WDM
网络管理
骨干网
PDSN
Raduis

业务平台和IT支撑系统的大多数硬 件和操作系统支持IPv6,软件不支 持
用户软、硬终端(PC除外)绝大多 数不具备IPv6能力
IP城域网核心层
MSTP汇聚环
不涉及
DNS
城域 网
LSW
MSTP接入环
展物联网,占据国际科技前沿。
6
相关背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
与互联网的关系:
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 展的一种网络; 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 (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 全球定位系统、 激光扫描器、· · · 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 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 一种网络。
由于初期IPv6信息和应用贫乏,用户几乎无资源可用,新 建纯IPv6网络不是很现实;演进初期还有IPv4地址可以使
用,选择双栈方案,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和IPv4信息资 源,培育IPv6的应用。随着IPv6应用的普及,可考虑新建 纯IPv6网络,最终完全过渡到纯IPv6网。
17
演进策略—IP网络
初期:在原有网络上升级改
宽带业务、移动互联网、IPTV等现有业务发展迅猛,未来5年预计需要上十亿级地 址。 物联网/传感网等新型业务逐渐兴起,成为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未来5年预计也
业务需求

需要数十亿地址。
下一代互联网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及早启动演进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5
相关背景——物联网定义与发展现状
基本定义: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该名 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4
P2P、视频电话 在线游戏、即时通信 M2M、传感器、物联网
3G应用 个人智能终端
家庭网关 机顶盒
相关背景—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迫切性
全球43亿IPv4地址只剩不到4.1亿(24个A),每年消耗2亿,预计2011年底前后耗尽 亚洲人口占全球56%,地址只占全球的9%;中国13亿人口,地址约2亿,人均0.15个
15
演进策略—总体演进支撑框架
中国电信IPv6及IP网络总体演进支撑框架
政府 国际组织
业务网络
高校/科研单位
设备厂商 ISP/ICP
基础网络
终端
支 撑 系 统
集团公司
IT
省公司
支撑单位
16
演进策略—IP网络
目前存在在原有网络上升级支持双栈(隧道技术为辅,转 换技术拾遗补缺)和新建纯IPv6网两种主要的演进方案。
IT支撑系统:
根据业务需求,完成与业务相关 的系统改造,如受理、开通、计 费 结合网络的改造,完成 IT 系统本 身的 IPv6 化,如接口协议、承载 平台
20
演进策略—终端
软终端 硬终端(不含PC)
•老终端原则上不升级、新采购 终端必须支持双栈,引导客户使用 •直接升级支持双栈
–天翼Live、无线宽带客户端等 –主要为自营业务所用,容易控制 –软件形式,一次性改造成本较低

运营商进展

虽然中国政府积极跟踪,稳妥推进,但整个产业生态环境明显落后于国外 国内运营商处于落后状态,IPv4地址枯竭迫在眉睫,留给国内运营商的时间已经不多(不到 2年)
9


• 相关背景
• 演进策略
• 近期工作 • 规划重点
10
演进策略—网络现状
演进涉及基础网络、业务网络、终端、IT支撑系统等,目前设备对 IPv6的支持能力参差不齐,还没有经过全面系统测试。
7
相关背景——物联网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目前,美国、欧盟、中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在新一代信息技 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在“物联网”普及以后,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 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 展的又一个驱动器,为产业开拓了又一个潜力无穷的发展机会。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 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 的通信业务。 我国发展物联网的几大优势:


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等应 用更为普遍

3
相关背景—IPv6技术特征及应用
无限的扩展能力: 43亿(IPv4地址空 间)×43 亿×43 亿×43 亿,足以让 地球上每粒沙子都有一个地址 更好的移动支持:优化Mobile IP路由, 更好地支持端到端移动互联网应用 便捷的用户接入:支持即插即用,不 需要任何配置即可接入互联网,更好 的支持物联网业务 高效的报文处理:报文结构简单化, 地址结构层次化,提高网络节点数据 处理和路由寻址的效率
地址现状


中国电信目前公有地址7000万(联通3500万,移动2100万),私有地址上亿级

广电启动NGB工程,意图抢占下一代互联网的主导地位 中国移动快速响应温家宝总理在无锡建设“感知中国”中心的指示,基于 TD 和 IPv6大力发展物联网
竞争压力



中国联通已经在2008年北京奥运上提供多种IPv6应用
政府推动

IPv6过渡策略;韩国也在2008年建成6个IPv6交换中心。…
NTT全球骨干网支持 IPv6,拥有 250台 IPv6BAS , 500万 IPv6 用户,主要业务为VoIP。 Sprint在2008年1月开始提供IPv6服务。 AT&T 、 KDDI 、 FT 、 中 华 电 信 等 已 经 开 展 向 IPv6 过 渡 工 作。…

V4/v6
RAN
HAAA
VAAA
v4
BSC
PDSN
分组 域
HA 双栈 FW
19
演进策略—业务网和IT支撑系统
以接入型业务和移动互联网应用为切入点,业务平台和IT系统配合改造
业务网:
以 IP 地址需求量大的业务为切入 点,先行改造,包括宽带接入、 移动互联网等,其他平台按需逐 步改造 新建平台要求支持 IPv6 ,物联网 / 传感器网络、智慧地球等新型业 务直接采用IPv6
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