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80例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80例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80例
勉生有 郭晓霞 杨彩秀 宁夏彭阳县人民医院(75650)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

方法:月经初期服补肾养血汤,月经中期服理气活血汤,月经后期服活血促经汤。

结果:治愈59例,总有效率为93%。

结论:以月经周
期改变为主的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的患者,采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可获
得良好效果。

 主题词 月经失常/中医药疗法 补肾剂/治疗应用 活血药/治疗应用 疏肝药/治疗应用 补脾药/治疗应用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或经量出现异常。

笔者以月经周期改变为主的月经先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的患者,对治疗获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均为本院门诊诊治患者,其中14~24岁者12例,25~39岁者50例,40~48岁者18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年。

经B超检查子宫、双侧附件均无异常。

在进行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前,都经过口服中成药,中药或肌肉注射黄体酮等治疗,效果不甚满意而改用此方法治疗。

治疗方法 根据月经周期的初、中、后3个不同时期拟方: 补肾养血汤:紫河车、党参、丹参各10g,当归、熟地各20g,肉苁蓉、菟丝子、淫羊藿、仙茅各15g,月经干净后第1d开始服药,每天1剂,共服5剂。

理气活血汤:香附、当归、牛膝、茺蔚子、郁金、赤芍各10g,桃仁6g。

在月经干净后第12d在起服药,每天1剂,连服4剂。

活血促经汤:党参、赤芍、茯苓、川芎、白术、香附、牛膝、泽兰各10g,肉桂2g(研末冲服)。

在月经干净后的第22d服药,每天1剂,连服5剂。

以上为1个疗程。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疹断疗效标准》,治愈:月经提前或错后均小于7d,停药后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好转:月经提前或错后7~10d;无效:经治疗未能达到以上标准。

治疗结果 80例中,治愈5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

典型病例 患者,女,44岁,已婚。

2007年8月28日初诊。

自诉平时月经周期量、色、质均转正常,2007年3月于经期剧烈活动后,月经淋漓不尽15d,服止血药后经净。

此后月经周期紊乱,曾自服当归调经丸等药物,效果不明显,末次月经于2007年6月9日,无其他不适。

就诊时查尿HCG阴性,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

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1个疗程后,停药4d,月经来潮,量中等,色暗红,经期偶感小腹坠胀,6d经净后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患者共经3个疗程治疗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每次4~5d/25~30d,1年后随访,诉无异常。

讨 论 正常月经周期的建立有赖于丘脑下部一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以及靶器官子宫内膜对性激素的周期性反应,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可以导致月经周期紊乱。

中医学认为月经的产生与调节受脏腑气血盛衰,经络通畅的直接影响,其中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中药周期疗法就是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通过养肝肾,补气血,调冲任,活血通经从而纠正紊乱月经,建立正常月经周期。

其中补肾养血汤温肾补血,增强能量代谢,服药后可感全身温热,精神振奋。

理气活血汤促进血管扩张,舒通血液循环,消散瘀血。

活血促经汤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增强子宫肌肉血液循环,促进子宫内膜脱落的作用。

另外,在治疗中,还必须根据妇女不同年龄的生理特点,分别重视肾、肝、脾三脏的作用,故青春期,肾气初盛,机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此时月经异常,当责之于肾;中年妇女因经、孕、产、乳数伤于血,肝为藏血之脏,血伤则肝失所养,肝气横逆,易致月经不调,因此中年妇女应不忘调肝;至于肾气渐衰,天癸渐竭的更年期,气血皆虚,故应当重视健脾。

因此,不论何种月经失调,调经一是要注重补虚,补益气血;二要调理肝肾;三要和血行血;四要疏肝补脾。

(收稿2008-05-21;修回2008-08-04)
《甘肃中医》 杂志由甘肃省卫生厅主管,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

主要栏目有丝路医药、民族医药、专题笔谈、论著、专家论坛、研究生论坛、实验研究、老中医经验、古医籍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报道、古方新用、针灸经络、康复保健、护理园地等。

国外邮发代号:BM4431,国内邮发代号:54-78,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每册4.50元,编辑部可代办邮购,每册另加1.00元邮费。

编辑部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安西路518号,邮编: 730050。

1458陕西中医2008年第29卷第11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