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是女性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由于它受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因此,每个女人的月经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而且由于病理原因,常常表现为月经不调。
女性的月经周期则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月经周期少至20天,多达36天,这期间都算正常。
但是每次月经的间隔周期不规则的提前或延后都是不正常的,就是所谓的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的危害从青春期到成熟期再到衰老期,女人的一生都在内分泌激素的掌控中,增之一分,或者减之一分,都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生理周期和生理功能。
而女性内分泌系统主要由下丘脑——垂体——
卵巢轴功能调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的发生。
女性一旦出现月经不调,预示着女性正常的生理内分泌调节发生了故障,可以说月经不调是女性生殖疾病的第一个台阶。
月经不调会导致失血性贫血,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气急等现象,严重者还有可能危及生命。
月经不调引起病情恶化,其中最常见的是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病情恶化。
月经不调还有可能导致不孕。
月经不调还会影响女性身心健康。
中医学认为治疗月经不调应先明确病症原因,即可对症施治。
治疗月经不调,一般会从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着手。
中医认为经水出于肾,故调理月经的根本在于补肾。
通过调理使得肾气充足,精血旺盛,则月经自然通调。
补肾法以填补精血为主。
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补脾胃可以充足身体的血源。
扶脾法以健脾升阳为主。
而疏肝理气的目的则在于调畅气机,疏通气血,如果气血调和,则月经通调。
疏肝法须掌握郁结之主症。
中医一般将月经不调分为8种典型:脾肾气虚型、肝肾阴虚型、气血虚弱型、肝郁气滞型、血寒型、血瘀型、痰湿型、湿热型。
临床治疗妇科医生必须根据个人体质、内分泌情况、月经不调症状、病因、年龄等进行辩证论治,以“滋阴养血”的中医病因入手,在临床治疗月经不调中得到良好的疗效。
博粹堂中医辨证三期治月经不调
一、经前调气:气顺血和、症状自消很多女性在行经之前,自觉心烦易怒、乳房胀痛,这是气行不畅,肝郁气滞的典型症状。
情志不舒,肝气不顺,经欲行而瘀滞,则乳房胀痛。
故以调气为先,在月经来之前的一周以中药汤剂配“经灵散”调理,气血顺和,症状则缓解。
二、经期调血:调和脾胃:引血归经治血先治脾。
脾主生化,脾胃一旦虚弱了,生化之源匮乏,血液来源不足,就会血海空虚,引起月经不调。
一般来讲,月经期间不服药。
但是痛经、血滞、有崩漏症的必须遵循“急者治标、缓者治本”原则。
脾气虚则血不固,就会出现月经淋漓不断、逾期不净、崩漏等。
故补气健脾,引血归经。
三、经后调补:滋养肝肾,补气养血调经肝为先。
经后失血,气血较虚,要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