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剖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剖析
再见!
三、社会责任意识
第一,什么叫做责任担当,我认为是做 人的成熟,是一种人格的独立。 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责任担当的内 容、范围、对象和强度是递增的。而在青少 年这个年龄段首先应该学会的是对自己负责 任,学会自律自控向好向上向善,这样才能 为今后担当各种大任奠定基石。
第二,今天我们诟病青少年责任感不强, 应该反思成人的教育责任,一方面是直接的教 育责任,对于教育者来说,我觉得我们缺少有 效的责任感方面的培养,尤其没有针对新的情 况进行很好的改革;另一方面是成年人的社会 有没有进行良好的示范作用。
国家意识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 定的基础。在当代中国,民族团结的本质是 在中华人型民族关系。 国家意识与我们现在所处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融为一体。在当代国家意识的时 代内涵中,必须以热爱祖国、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为己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国家意识和 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2、价值追求:法治原则是中国 梦实现的坚实基础
实现法治限制公权、保障私权的责任和使 命,是法治中国梦的价值追求,它全面反映了 法律的理想与目的,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
3、实践追求:完善法制是中国梦实 现的稳固保障
仅有理想的法治价值,而缺乏彰显法治价 值的载体,法治梦想仍是难以实现的。价值与 实践的统一,才有良好的法治。法治的实践追 求包括:法制的统一性、规范的有效性、司法 的独立性和执法的公正性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
内容:
一、法治意识
1、精神追求:法治精神是中国 梦实现的内在动力
法治中国梦包含善法之治、良法之治。亚 里士多德指出:“法治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 的遵守,而所遵守的法律本身又是制定的良好的 法律。”法治中国梦要求立法机关制定的各项法 律必须是能够充分表达民意的“善法”、“良 法”。全面反映社会公众意志,以人民的共同理 想及人的尊严和权利作为展示内容的法律,能使 人们认识到法律是“自己的法律”,从而产生对 法律的认同和信仰。
四、家庭意识
幸福是全人类永恒的追求,是中华民族上 下五千年的求索,也是当前“中国梦”的核心 内容。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 最基本的细胞,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幸福需要以 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作为基石,个体的 幸福也离不开家庭的幸福。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 “少年强则中国强”。
二、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是公民基于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国 情等的认识和理解,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责 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国家意识具有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和辐射力,是国家 深层次发展的内在动力。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公民的 责任心和义务感,对国家的发展、统一、强大,对于民 族振兴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爱国主义是国家意识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人们从内 心深处产生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对祖国的前途与命运无限关心的一种崇高精神境界;是 人们为争取和维护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和荣誉而奉献 一切的一种高尚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