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冬闲田单混播草地地上_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动态及其相关性分析

冬闲田单混播草地地上_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动态及其相关性分析


2 171.85
6 640.24
V. villosa Roth var.glabresens
多花黑麦草
220.34
479.95
3 976.31
4 973.64
Lolium multiflorum L.

536.43a
1 124.01a
6 373.24a
13 534.28a 2 589.27a
光叶紫花苕
2004- 12- 11 2005- 01- 11 2005- 03- 18 2005- 04- 15
从整个试验期间的地上干物质积累量来看, 7 个处
3 205.73a
381.70a
559.60b
668.13a
理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即生长前期 ( 从 2004 年 12
4 168.13a
394.47a
任 编
光叶紫花苕 183.47
V. villosa Roth var.glabresens
462.21
3 118.19
4 208.37

多花黑麦草


655.52 655.52a 1 104.00 1 104.00a 4 719.61 4 719.61a 8 760.08 8 760.08a 1 077.49b
麦草轮作饲养畜禽系统 ( 2000YP05) ”
年日照时数 2 291.3 h, 年平均降水量为 891 m m , 且多 华
作 者 简 介 : 陈 勇 ( 1981- ) , 女 , 现 为 云 南 农 业 大 学 在 读 硕
集中于 6 ̄8 月, 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57% 以上。试验区
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Lolium multiflorum L.

多花黑麦草

577.63 577.63a 988.71 988.71a 4 329.21 4 329.21a 9 000.81 9 000.81a 1 107.10b
Lolium multiflorum L.
多花黑麦草

549.54 549.54a 1 066.86 1 066.86a 4 428.10 4 428.10a 10 364.07 10 364.07a 1 274.78b
度高原季风气候;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光热资源


充足, 雨量充沛而集中, 干湿季节分明, 无霜期达 编
190~280 d, 年平均气温为 14.0~15.3℃, 最冷月 ( 1 辑
收稿日期: 2006- 08- 16
月) 平均气温 7.7℃, 最热月 ( 7 月) 平均气温 19.6℃,

基金项目: 云南省科技厅项目“构建云南热带亚热带水稻黑
性 状 , 培 肥 地 力 , 保 持 水 土 和 预 防 水 旱 灾 害[3, 4]。 关
试验地位于云南省晋宁县新街乡, 地处东经
于多花黑麦草分别与箭筈豌豆 ( Vicia sativa L.) 、紫 102°37′, 北纬 24°41′, 海 拔 1 892 m , 属 低 纬
云英 ( Astragalus sinicus) 等混播的研究已有报道[5 ̄9],
速, 说明在试验期间地上干物质积累量主要来自于播 物量与生长天数之间也表现出密切的相关性, 经相
种第二年的 1 月中旬之后。整个试验期间, 各处理地 关分析与模型拟合 , 得到回归方程 ( 见表 4) 。从表
上干物质积累量达到了 8 760.08~14 162.62 kg/hm 2, 但 4 可知, 3 个处理的地下生物量与生长天数的函数关
湿喜温牧草 , 在 我国最适于 在长江流域 诸省种植[1]。 glabresens) 混播的 研究尚未见 报道。为此, 本 试验
特高多花黑麦草为中早熟型四倍体品种, 云南省于 采用特高多花黑麦草与光叶紫花苕以不同比例混播,
2000 年引入后试种。试验结果证明, 该品种适应性 研究了在 冬闲期不同 草地的生产 性能及干物 质积累
日, 处理 2 中光叶紫花苕占到地上干物质量的 63% ; 个试验期内 这两个处 理的地下干 物质量未出 现显著
处理 3 中光叶紫花苕占 到地上干 物质量的 60% ; 处 差异。处理 5 的地下干物质最高值出现在 2005 年 3
理 1 中, 多花黑 麦草占到了 该处理地上 干物质量 的 月 18 日, 达到 了 1 079.20 kg/hm 2, 并显著高 于 处 理
草业与畜牧 2006年第12期 总第133期
CAO YE YU XU M U
试验研究
冬闲田单混播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 和总生物量动态及其相关性分析
陈 勇, 龙 伟, 牛燕芬, 陈 功 * (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 云南 昆明 650201)
摘 要: 冬闲期, 在云南省晋宁县对多花黑麦草与光叶紫花苕按不同比例混播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 和总生物量 等 指 标 进 行 了 测 定 与 相 关 分 析 , 结 果 表 明 : 多 花 黑 麦 草 与 光 叶 紫 花 苕 混 播 ( 1.7 g/6m2+10.3 g/6m2) 草 地 地上生物量可以达到 13 534.28 kg/hm2, 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 粗蛋白产量达到 2 589.27 kg/hm2, 显著高于单播黑 麦草 ( p< 0.05) 。草地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随生长时间呈指数曲线变化, 地下生物量随生长时间呈对数或幂函数曲 线变化, 并且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三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p< 0.01), 地上生物量与总生物量之 间表现出线性正相关, 地下生物量与总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曲线为指数或幂函数型, 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之间也呈 现出指数函数或幂函数关系。
1.4 观测指标 1.4.1 植株高度: 每个小区按种随机选取 10 株, 测 量其自然株高, 取平均数。 1.4.2 地上、地下生物量: 取样时间为 2004 年 12 月 11 日、2005 年 1 月 11 日、2005 年 3 月 18 日和 2005 年 4 月 15 日, 多花黑麦草对应的物候期分别为分蘖 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 光叶紫花苕对应的物 候期分别为分枝前期、分枝后期、现蕾期和开花期。
地上生物量 : 测产样方面积为 0.25 m 2, 齐地面 剪取后, 按种进行分拣, 测定鲜草重, 然后称取 200 g 鲜 草 装 入 纸 袋 , 在 70℃ 条 件 下 烘 干 至 恒 重 , 计算干物质重。
地下生物量: 取完地上部分后, 将对应的地下 部分取出, 用清水筛取活根, 烘干至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上生物量变化及增长模式
花黑麦草与 光叶紫花苕 在草地地 上干物质构 成中占 下干物质积累量进行方差分析 ( 见表 3) 。从表 3 可
据的主导地位不同, 处理 1、2、3 中, 多花黑麦草 知, 随着牧草物候期的 变化, 处理 3 和 处理 4 中,
与光叶紫花苕交替占据主导地位。到 2005 年 4 月 15 牧草地下干物 质也呈现出 逐渐增加的 趋势, 但在整
53% ; 处 理 4 中 , 尽 管 光 叶 紫 花 苕 在 该 处 理 地 上 干 3、处理 4 的地下干物质量。
物质的构成量上有了变化, 但多花黑麦草一直都占
表 3 不同时期地下生物量
kg/hm 2
据了主导地位, 并且在最后一期的测定中占到了该 处理地上干物质量的 61% 。
取样时间 ( 年- 月- 日) 处理
关键词: 冬闲田; 多花黑麦草; 光叶紫花苕; 生物量; 动态;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S 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403( 2006) 12-0001-04
多 花 黑 麦 草 ( Lolium multiflorum L.) 是 一 种 喜 但多花黑麦草与光叶紫 花苕 ( Vicia villosa Roth Var.
光叶紫花苕
323.68
399.06
2 569.40
5 749.34
V. villosa Roth var.glabresens
多花黑麦草
358.73
640.69
3 625.55
6 676.70
Lolium multiflorum L.


542.20a
1 102.90a
6 743.74a
10 885.07a 1 793.37ab
598.00b
824.53a
月 11 日到 2005 年 1 月 11 日) 增长缓慢, 而生长后期
5 260.93a
423.09a 1 079.20a 678.67a
( 从 2005 年 1 月 11 日到 2005 年 4 月 15 日) 增长迅
在试验期间, 处理 3、处理 4、处理 5 的地下生
强, 耐频繁刈割, 再生迅速, 产量高, 植株高大紧 动态, 旨在为试验区冬闲期播种和利用混播牧草提
凑, 叶肉肥厚, 叶色浓绿, 不易倒伏, 草质柔软多 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汁, 适口性特佳, 各种畜、禽、鱼均喜食[2]。 冬闲田 1 材料与方法
种植多花黑 麦草可以提 高复种指数 , 改善土壤理 化 1.1 试验地概况
干物质量 DM 干物质量 DM 干物质量 DM 干物质量 DM 粗蛋白 CP
多花黑麦草
277.36
499.00
5 003.80
7 522.38
Lolium multiflorum L.

635.55a
983.55a
7 175.65a
14 162.62a 2 459.15a
光叶紫花苕
358.19
484.55
土壤为红壤, 磷、钾含量低, 有效性差。
* 通讯作者
1.2 试验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