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9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9,2014第30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30(总357期)Total No .357收稿日期:2014—03—06作者简介:陆燕(1981—),女,江苏南通人,南京邮电大学,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及认知语言学。
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项目“隐喻认知与大学英语阅读”(JG02113JX53)。
隐喻理解能力与阅读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陆燕(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江苏南京210003)摘要:认知隐喻的研究已经进入到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阶段。
利用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理论研究隐喻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之间的关系,基于实证发现不同性别被试的隐喻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之间的差异以及学生整体隐喻理解能力与阅读理解水平间存在统计上的显著相关。
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隐喻能力的可教性,提高学生隐喻能力,促进阅读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认知;隐喻理解;显著相关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9—0093—03一、引言传统的隐喻被视为语言的一种异体表达方式而被纳入修辞学的范畴。
20世纪,Richards [1]提出了新的隐喻观,即隐喻的互动理论,把隐喻带入了认知学领域。
他认为隐喻由本体和喻体组成,前者是一种概念,客体或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意指,后者指用来与前者对比的一种意象。
据此观点,隐喻的本质就在于隐喻表达与其出现的语境之间的互动。
La-koff 和Johnson 的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2]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中,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
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都是隐喻的,隐喻是制约和影响人们思维和行为的因素,这种因素根植于人性。
Cameron 和Low [3]出版的《隐喻的研究与应用》,标志着隐喻研究进入应用型研究阶段。
随着认知语言学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投身于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相结合的隐喻研究中来。
二、隐喻能力研究综述隐喻的理论研究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研究,进入20世纪30年代的语义学研究再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的语用学、心理学、认知语言学、语言哲学等多学科研究。
国外隐喻能力的研究多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共识,即承认隐喻是人类思维的基础,人类总是以具体事物或涉身体验来认识抽象概念,并认为隐喻的理解和产出反映潜在的总体认知过程,包括相关域(源域和目标域)知识的激活、大脑意象、片段记忆,范畴化、语境运用、类比推理、联想流利、概念映射和概念整合等过程[4]。
国外隐喻能力的实证研究尚无统一固定的标准,呈现的是多维度、多方法、由点及面、环环相扣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趋势。
严世清[5]发表了国内第一篇隐喻能力的理论性文章《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
汪少华[6]指出,隐喻的认知过程是话语理解的关键环节。
石磊、刘振前[7]分析了隐喻能力理论研究的现状,探讨了从广度和深度加强隐喻能力理论研究的深度。
许保芳、袁凤识、王立非[8]对认知风格和隐喻理解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外语学习者在口语或者笔语中都较少使用隐喻性语言,不仅仅是因为目的语的意象图式和概念结构难与母语中的概念结构共存,也是由于受到个体本身认知风格等心理特征因素的影响。
国内外隐喻能力实证研究为后期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角度和范围。
三、隐喻理解能力的定义Danesi [9]认为,隐喻能力是识别与使用新颖隐喻的能力,主要包括语境的恰当性和工具性策略两个方面。
前者指识别概念英语意象的能力,后者指在交际中正确使用概念图式的能力。
Low[10]将隐喻39能力的定义概括为隐喻意识与理解以及隐喻创造策略两个大方面。
本文隐喻理解能力指的是认知主体基于自身体验在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建立语义关联,通过图式映射对隐喻进行概念上的深层次加工的能力。
以往国内的隐喻研究多针对单个名词性隐喻或者概念隐喻句子的理解和阐释,对完整的语篇理解关注较少。
但在实际的外语掌握中,隐喻不仅仅是由词汇构成的短句。
它由点及面,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扩展成贯穿始终的语篇。
四、研究设计1.研究问题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问题:(1)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的二语新奇隐喻句子理解能力和语篇理解能力如何?(2)性别差异会不会导致隐喻理解能力的差异?(3)名词性隐喻句子的理解对低年级学生理解完整的篇章的影响是否显著?2.研究被试被试来自江苏一所省属高校一年级的非英语专业学生。
为了获得不同性别的实验数据,取样时,有意选取了一个文科的自然教学班和一个理科的自然教学班。
分发隐喻理解能力测试和阅读理解水平测试卷98份,共收回有效问卷88份,其中男生46份,女生42份。
3.研究工具本研究的工具为隐喻理解能力测试和阅读水平测试两部分内容。
隐喻理解能力测试包括8个新奇隐喻例子,全部选自于Katz et al[11]隐喻例句。
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词汇因素导致的对隐喻理解的偏差,8个句子中的词汇都处于学生可识别的范畴。
选项采用1 5级量表,1代表最难理解,5代表最容易理解。
本研究采用的例子难度系数近似,本体由抽象和具体的名词构成,喻体也由具体和抽象的名词构成,保证了句子类型的多样化。
阅读理解包括了2篇大学英语2级难度的文章,选自期末考试的备用卷B卷。
本次实验共10题,每题1分。
由于大学英语期末试卷实施考教分离,期末试卷的阅读理解难度适中,客观公正。
4.数据收集测试前,对被试讲清此次问卷的科研目的,减轻被试的心理压力。
讲明具体填写要求,确保没有疑问。
填写过程中提醒大家根据实际状况填写,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隐喻理解水平测试历时5分钟,2篇阅读理解限时20分钟收回。
所有调查材料当场回收后,将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五、结果与讨论1.不同性别被试隐喻理解差异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1不同性别被试隐喻理解差异的独立样本t检验男性平均值标准差女性平均值标准差F Sig.Sig.(双侧)Artists are gods.1.95651.03182.4048.88509.048.828.032 A lawyer is a light-house.2.71741.02552.8333.881151.174.282.573 Money is blood.3.0000.988833.4285.88739.001.971.036 Poems are the seedsof culture.2.9130.962013.1429.783101.503.224.225 Wisdom is a weath-erman.2.5435.935873.0952.905531.101.297.006 Time is the skin ofan onion.2.56521.24102.73811.1489.037.849.501 A dynasty is a play.3.0000.894433.35711.03172.159.145.086 Understanding is thefather of memory.2.4130.804882.9286.86653.459.500.005阅读理解6.17391.51006.95241.60712.836.096.021 (P<0.05表示显著差异,p<0.01表示巨大差异,N =88人,男性46人,女性42人)女生的新奇隐喻句子理解难度均值得分高于男生,分值越高表示越容易理解这些隐喻。
总体阅读理解得分女生=6.9524,也高于男生=6.1739。
从双侧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第1、3、5、7、8句的理解中,性别差异导致学生对隐喻句子的理解难度存在显著差异。
女性在语言上的天赋要高于男性,但导致隐喻能力和阅读水平都高于男性的结果,除了语言能力本身的差异,是否还与认知能力和个体差异等等存在对应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第2句和第6句理解差异较小,而且平均分值低。
上述的两个难句,并不是通过查字典就能解决阅读和认知上的障碍,在中国社会中,律师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地体现在群众生活实践中。
而传统的时间隐喻,往往是生命,或者海绵里的水,因此第2和第6句的隐喻理解有较大难度。
隐喻所表达的意义是有认知基础的,是通过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而产生的结果,它是理解事物、建构现实的重要手段。
语言是人的认知对客观世界的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而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物理的、生理的)、人与人(社会的、文化的)互相的作用。
不同的地域文化影响着各自的语言,要准确地在二语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隐喻,学习目的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如果不了解上帝造人的神话就无法理解“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对照语境,我们无法评估字面意义的适切性和真实性,因此用会话原则和隐喻认知推断出非字面意义。
这里的Clay隐喻man,49那么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能明白这是用上帝造人比喻老师艰辛且神圣。
2.隐喻理解能力、阅读水平以及性别的相关分析表2隐喻理解、阅读水平与性别相关分析结果性别习题1习题2习题3习题4习题5习题6习题7习题8分数性别1句子1.0321句子2.573.0191句子3.036.017.9921句子4.225.029.088.5651句子5.006.115.287.224.4981句子6.501.009.008.439.526.018句子7.086.021.190.366.343.005.1601句子8.005.023.592.092.228.006.167.0291阅读:显著双侧Pearson 相关.021.245*.004.306**.003.308**.007.286**.002.333**.001.340**.163.150.001.354**.004.301**1(*.P<0.05表示显著相关,**.p<0.01表示极相关,N=88人,男性46人,女性42人)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生阅读水平与隐喻理解之间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相关,隐喻理解、阅读水平与性别之间都存在着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相关。
隐喻的认知过程为话语理解中的关键环节,这一认知过程并非简单的语义联系。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通过联想、推理概括、演绎等方式,在意象图式平台上实现对目标域的理解,对词汇表层意义的掌握往往不能实现整体语篇的理解,只有通过隐喻认知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遵循会话原则,实现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帮助读者实现深层含义的解读。
六、结语本研究通过对88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的学生进行隐喻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测试,发现学生的总体隐喻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