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中国地理第43讲中国区域地理教学案

2021届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中国地理第43讲中国区域地理教学案

第43讲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2018·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材料二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

图2为陕西省沿109°E 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 767 m,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图3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

(2)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4 ℃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

(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地形;(3)陕南:山地、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

关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

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

(4)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

关中: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

陕北:农林牧结合读北方地区简图,回忆下列知识。

(1)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地形、地势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主要地形区A辽河平原、B松嫩平原、C三江平原、D华北平原和E黄土高原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度带东北三省大部分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其余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气象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洪涝;冬季寒潮灾害松花江、G汾河、渭河、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海河、黄河。

④资源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水资源水资源不足矿产资源煤、石油等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主要的油田:I大庆油田,J辽河油田,K胜利油田,L中原油田农业耕作类型旱地农业耕作制度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作物类型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工业工业分布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山西能源基地工业类型以重工业、能源、纺织业为主地区问题东北平原黑土流失华北平原旱涝、风沙、盐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华北地区的旱涝、盐碱、风沙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成因防治措施春旱总降水量少;春季升温快、降水少;春播需水量大修建水库;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打机井夏涝降水集中;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水土流失、河流中下游河床抬高修水库蓄洪;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固堤防、开挖入海新河盐碱低洼地积水,排水不畅;旱涝不均;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地下水位上升酸性物质中和;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使土壤脱盐;改良土壤春季风沙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冬季风强烈;土地沙化严重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2020·湖北黄冈中学模拟)农田覆盖技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条农业增产增收之路,是我国发展节水农业、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丘陵沟壑区山地枣林不同覆盖技术比较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黄土高原地区枣林实施覆盖技术可以( )A.延长生长期,提高土壤温度B.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C.促进地表水分下渗,保持土壤墒情D.节约灌溉用水,减轻水土流失2.该地枣林采用覆盖技术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A.改变枣林内外裸地间风速风向B.减少枣林根系虫害和细菌滋生繁殖C.降低枣林叶面光合作用效率D.阻碍枣林地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区,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较大,冬春季节干旱严重,是枣林的休眠期,同时也是枣林土壤水分损失的重要时期,枣树为了吸收更多的水分,根系扎入土壤很深。

因此,为了保持土壤水分,可实施枣林覆盖技术,促进休眠期枣林土壤水分向深处下渗、运移,从而保持土壤墒情。

故C正确。

第2题,枣林采用秸秆、地膜、石子覆盖于土壤表层,阻碍了枣林地对太阳辐射热量的有效吸收与传导,导致土壤升温较慢,故D正确。

答案:1.C 2.D(2020·青岛模拟)根据某适宜度指标,将我国东北单季稻主产区划分为三个区域。

通过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使东北单季稻种植环境趋于平均和优化,对单季稻生产总体表现为正效应,三个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单季稻主产区适宜度区域划分。

据此回答3~4题。

3.划分东北地区单季稻主产区适宜度的主要指标是( )A.光照B.热量C.降水D.土壤4.推测M区域单季稻生产适宜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水源C.土壤D.市场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整体来看,东北地区南部种植单季稻适宜度较高,北部适宜度较低。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纬度位置较高,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是热量。

因此,可推知图中划分单季稻主产区适宜度的主要指标是热量。

第4题,与周边地区相比,M区域单季稻适宜度较高,说明该区域热量条件较好。

结合图示和选项分析,对热量影响较明显的因素是地形。

答案:3.B 4.A南方地区(2017·高考全国卷Ⅲ)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图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D 2.B3.D读南方地区简图,回忆下列知识。

(1)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地形、地势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A江南丘陵、B浙闽丘陵、D南岭、四川盆地、E云贵高原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气象灾害夏季洪涝,夏秋季节多台风,冬季寒潮、冻害澜沧江、汉江。

④资源林业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山区,茶、油桐、毛竹、杉树、樟树繁多水资源水资源丰富能源及矿产资源常规能源缺乏,水能丰富,有色金属丰富农业耕作类型水田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至三熟作物类型水稻、油菜、甘蔗、茶叶、天然橡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工业工业分布长江中下游工业带、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工业类型南部沿海为外向型工业地带;西南地区(重庆、成都、攀枝花等)为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环境问题:洪涝灾害、水体污染、水土流失。

(2020·宜昌质检)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坯房是用泥土做墙的房子。

做好墙脚后(一般以石为墙脚)把木做的模具置于上面,将泥土倒入模具内人工分段分层夯实成墙。

一般土坯房建筑会选择黏土夯筑,内外各刷一层石灰水泥浆。

近年来乡村地区主要采用砖混结构的住房,年久失修的土坯房大多成为危房,逐渐被拆除。

右图是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以土坯房为主的聚落景观图。

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土坯房所在地区的典型特点是( )A.地形平坦B.湿润多雨C.红壤肥沃D.树木常青2.土坯房外墙刷石灰水泥浆的主要作用是( )A.防寒保暖B.反射阳光C.减少侵蚀D.驱蚊防虫3.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土坯房保留比较多的地区( )A.地质灾害较少B.交通比较便利C.降水破坏较少D.多位于河流源头区解析:第1题,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红壤广布,肥力低,故A、C错误;处于湿润地区,降水量大,故B正确;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自然带中的“常绿”并不是说树木都是常绿的,森林中也有较多的落叶树种,故D错误。

第2题,土坯房的墙体厚,隔热效果好,外墙刷石灰水泥浆不是为了防寒保暖和反射阳光,故A、B错误;石灰水泥浆可以减少雨水对墙面的直接侵蚀,保护墙面,故C正确;涂石灰水泥浆对驱赶蚊虫并没有明显作用,故D错。

第3题,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土坯房保留较多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多位于山间河流源头区,B错误、D正确;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故而降水对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土坯房的破坏作用较大,C错误;位于河流源头区,加上降水多,往往地质灾害比较多,故A错误。

答案:1.B 2.C 3.D(2020·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综合测试)读某区域等值线图,且等高距与等深距相同,回答4~5题。

4.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丘陵区,适合种植茶树、苹果等经济作物B.甲处与乙处海底的相对高度最大是548米C.在A、B、C三地中,选择C处建设大型港口最佳D.乙海域的海底地形为大陆坡5.下列诗句能够正确描述图示季节的是(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B.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C.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解析:第4题,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不适合种植苹果等温带水果,故A错误;甲处海拔在200~250米之间,乙处的深度在-200~-150米之间,故甲乙之间的相对高度在350~450米之间,故B错误;C处为海湾,等深线密集,深度较大,适合建设港口,C对;乙海域的海底地形为大陆架,D错误。

故该题选C。

第5题,由图中该季节的相同等盐度线较年平均等盐度线距河口海岸线较远,说明该季节河流径流量大,陆地淡水注入较多,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可推知该季节为夏季。

B选项和季节无关,C选项描述的是春季,D选项描述的是秋季,A选项描述的是夏季,故选A。

答案:4.C 5.A西北地区(高考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

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