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皮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襆独奔,甚艰于步,急走趁之,乃二八姝丽。
心相爱乐,问:“何夙夜踽踽独行?”女曰:“父母贪赂,鬻妾朱门。
嫡妒甚,朝詈而夕楚辱之,所弗堪也,将远遁耳。
”问:“何之?”曰:“在亡之人,乌有定所。
”生言:“敝庐不远,即烦枉顾。
”女喜从之。
生代携襆物,导与同归。
女顾室无人,问:“君何无家口?”答云:“斋耳。
”女曰:“此所良佳。
如怜妾而活之,须秘密勿泄。
”生诺之。
使匿密室,过数日而人不知也。
生微告妻。
妻陈,疑为大家媵妾,劝遣之,生不听。
偶适市,遇一道士,顾生而愕。
问:“何所遇?”答言:“无之。
”道士曰:“君身邪气萦绕,何言无?”生又力白。
道士乃去,曰:“惑哉!世固有死将临而不悟者!”生以其言异,颇疑女。
转思明明丽人,何至为妖,意道士借魇禳以猎食者。
无何,至斋门,门内杜不得入,心疑所作,乃逾垝垣,则室门已闭。
蹑足而窗窥之,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巉巉如锯,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
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
睹此状,大惧,兽伏而出。
急追道士,不知所往。
遍迹之,遇于野,长跪求救,请遣除之。
道士曰:“此物亦良苦,甫能觅代者,予亦不忍伤其生。
”乃以蝇拂授生,令挂寝门。
临别约会于青帝庙。
生归,不敢入斋,乃寝内室,悬拂焉。
一更许,闻门外戢戢有声,自不敢窥,使妻窥之。
但见女子来,望拂子不敢进,立而切齿,良久乃去。
少时复来骂曰道士吓我终不然宁入口而吐之耶取拂碎之坏寝门而入径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妻号婢入烛之生已死腔血狼藉陈骇涕不敢声。
明日使弟二郎奔告道士。
道士怒曰:“我固怜之,鬼子乃敢尔!”即从生弟来。
女子已失所在。
既而仰首四望,曰:“幸遁未远。
”问:“南院谁家?”二郎曰:“小生所舍也。
”道士曰:“现在君所。
”二郎愕然,以为未有。
道士问曰:“曾否有不识者一人来?”答曰:“仆早赴青帝庙,良不知,当归问之。
”去少顷而返,曰:“果有之,晨间一妪来,欲佣为仆家操作,室人止之,尚在也。
”道士曰:“即是物矣。
”遂与俱往。
仗木剑立庭心,呼曰:“孽鬼!偿我拂子来!”妪在室,惶遽无色,出门欲遁,道士逐击之。
妪仆,人皮划然而脱,化为厉鬼,卧嗥如猪。
道士以木剑枭其首。
身变作浓烟,匝地作堆。
道士出一葫芦,拔其塞,置烟中,飗飗然如口吸气,瞬息烟尽。
道士塞口入囊。
共视人皮,眉目手足,无不备具。
道士卷之,如卷画轴声,亦囊之,乃别欲去。
(节选自《聊斋志异·画皮》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嫡妒甚,朝詈而夕楚.辱之楚:打B.生代携襆物,导.与同归导:引导C.意.道士借魇禳以猎食者意:意料D.欲佣为仆家操作,室人止.之止:使……停留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问:“何之.”?B.①生以.其言异,颇疑女②答言:“无之.。
”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C.①妪仆,人皮划然而.脱D.①乃逾垝坦,则.室门已闭②睹此状,大惧,兽伏而.出②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故事情节跌宕曲折的一组是①抱襆独奔,甚艰于步。
②生以其言异,颇疑女。
转思明明丽人,何至为妖,意道士借魇禳以猎食者。
③睹此状,大惧,兽伏而出。
急追道士,不知所往。
④明日使弟二郎奔告道士。
⑤女子已失所在。
既而仰首四望,曰:“幸遁未远。
⑥妪仆,人皮划然而脱,化为厉鬼,卧嗥如猪。
A.①③④B.①③⑥C.②④⑥D.②③⑤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的王生生性善良而懦弱,热心助人却不幸遇鬼,值得同情。
B.小说中的恶鬼化身美女迷惑了王生,终究逃不出道士降妖法术,虽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也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邪恶终究是不能战胜正义的。
C.小说目的在于告诫世人:人往往会贪图一时之欲而丧失辨别力,继而做出错误的事情。
D、小说构思精巧,情节曲折离奇,但对于女子的恶鬼真面目及其必然结局在小说展开过程中都有铺垫和照应。
5.断句与翻译:⑴试用“ / ”给下列句子断句。
少时复来骂曰道士吓我终不然宁入口而吐之耶取拂碎之坏寝门而入径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妻号婢入烛之生已死腔血狼藉陈骇涕不敢声。
⑵试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如怜妾而活之,须秘密勿泄。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惑哉!世固有死将临而不悟者!”【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道士卷之,如卷画轴声,亦囊之,乃别欲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怀疑)2、A(A ①动词“去、到、往”②音节助词;B 因为;C 表修饰的连词;D 连词,表并列)3、D(A ①展示故事情节的开端;④是情节的自然发展,没有转折;⑥是故事的结局)4、A(王生因贪恋女色而遭遇祸害)5、⑴断句:少时复来 / 骂曰 / 道士吓我 / 终不然 / 宁入口而吐之耶 / 取拂碎之/ 坏寝门而入 /径登生床 / 裂生腹 / 掬生心而去 / 妻号 / 婢入烛之 / 生已死 / 腔血狼藉 / 陈骇涕不敢声。
⑵翻译:①假如你同情我,想救活我,一定要保守秘密,不要泄露消息。
②糊涂啊!世上竟然有死将临头而不醒悟的人。
③道士把人皮卷起来,像卷画轴的声音,卷后也装入囊中,于是作别想要离去。
【参考译文】太原王生,早上出行,遇见一个女郎怀抱包袱,独自赶路,步履非常艰难。
王生急跑几步赶上她,原来是个十六七岁的美貌女子。
心里非常喜欢,就问女子:“为什么天色未明就一个人孤零零地出行?” 女子说:“父母贪财,把我卖给大户人家作妾。
正妻十分妒忌,早晚都辱骂责打我,我不堪忍受,将要向远处逃跑。
”王生问:“去什么地方?”女子说:“在逃亡中的人,哪有确定的地方。
”王生说:“我家不远,就烦请你屈驾到我家去。
”女子高兴,听从了王生。
王生代女子拿着包袱,带着女子一同回家。
女子四面看看室中没有别人,于是问:“ 你怎么没有家眷?”王生回答说:“这是书房。
”女子说:“这地方很好。
假如你同情我,想救活我,一定要保守秘密,不要泄露消息。
”王生答应了她,把她藏在密室中。
过了几天而别人不知道,王生把情况大略地告诉了妻子。
妻子陈氏,怀疑女子是大户人家的陪嫁侍妾,劝王生打发女子走。
王生不听从。
王生偶然去集市,遇见一个道士,道士回头看见王生,十分惊愕,就问王生:“你遇见了什么?”王生回答说:“没有。
”道士说:“你身上有邪气萦绕,怎么说没有?”王生又尽力辩白。
道士这才离开,说:“糊涂啊!世上竟然有死将临头而不醒悟的人。
”王生因为道士的话奇怪,有些怀疑那女子;转而又想,明明是漂亮女子,怎么至于成为妖怪,猜想道士借作法驱妖来骗取食物。
没有多久,走到书房门,门从里面堵住,不能进去。
心中怀疑堵门的人,于是翻过残缺的院墙。
原来室门也关闭。
王生蹑手蹑脚走到窗口窥看,见到一个面目狰狞的鬼,翠色面皮,牙齿长而尖利,像锯于一样。
在榻上铺了张人皮,正手拿彩笔在人皮上绘画;不一会儿扔下笔,举起人皮,像抖动衣服的样子,把人皮披到身上,于是鬼变成了女子。
看到这种情状,王生十分害怕,像兽伏在地上爬行而出。
急忙去追赶道士,却不知他去了哪里。
到处寻找,在野外遇见道士,跪在道士面前乞求他解救自己。
道士说:“请让我赶走他。
这鬼也很苦,刚刚能找到替身;我也不忍心伤害她的生命。
”于是拿蝇拂交给王生,令王生把蝇拂挂在卧室门上。
临别时,约定在青帝庙相会。
王生回去,不敢进书房,于是睡在内室,在门上悬挂蝇拂。
一更左右,听到门外有齿牙磨动的声音,自己不敢去看,叫妻子去窥看情况。
只见到女子来了,远远望见蝇拂不敢进门;站在那儿咬牙切齿,很久才离去。
过了一会儿又来,骂道:“道士吓我,总不愿意将吃到嘴里的东西再吐出来吧!” 取下蝇拂扯碎它,撞坏卧室门进去。
一直登上王生的床,撕裂王生的肚腹,掏取王生的心而后离去。
王妻号哭。
婢女进去用烛照,王生已死,腔中血流得处处皆是。
陈氏骇怕,只流泪,不敢出声。
天亮后,叫王生弟二郎跑去告诉道士。
道士发怒说:“我本来同情她,鬼东西竟然敢这样。
”就跟随二郎一起来到王家。
女子已经不知道在哪里。
道士一会儿仰首向四面眺望,说:“幸好逃得不远,”问:“南院是谁家?”二郎说:“是我住的地方。
”道士说:“现在你家里。
”二郎十分惊愕,认为家中没有。
道士问道:“ 是否有一个不认识的人来?”二郎回答说:“我早上赶赴青帝庙,实在不知道。
我将回去问问。
”去了一会儿又返回来说:“果然有个这样的人。
早晨一名老妪来,想要为我们家做仆佣,我妻子留住了她,现在还在我家。
”道士说:“这就是那个鬼。
”于是和二郎一起到他家。
拿着木剑,站在庭院中心,喊道:“孽魅!赔偿我的蝇拂来!”老妪在屋子里,惶恐害怕变了脸色,出门想要逃跑。
道士追上去击打老妪。
老妪仆倒,人皮哗的一声脱下来,老妪变成了恶鬼,躺在地上像猪一样地嗥叫。
道士用木剑砍下恶鬼的脑袋;鬼身变作浓烟,旋绕在地,成为一堆。
道士拿出一个葫芦,拔去塞子把葫芦放在浓烟像口吸气一样,浓烟飑飑地进入葫芦,瞬息间浓烟就被吸尽。
道士塞住葫芦口,把葫芦放入囊中。
大家一同去看人皮,皮上眉目手足,没有一样不具备。
道士把人皮卷起来,像卷画轴的声音,卷后也装入囊中,于是告别想要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