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仲裁的优点与局限性

仲裁的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
1、仲裁充分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具有自愿性。

2、公正性;仲裁遵循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

仲裁依法独立进行,没有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仲裁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道德素质,保证裁决的公正公平。

3、及时性;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一旦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仲裁程序比较灵活、简便,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仲裁程序,避免繁琐环节,及时解决争议。

4、经济性;仲裁可以及时地解决争议,减少当事人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消耗,从而节省费用。

5、保密性;仲裁不公开进行,有利于保护商业秘密,维护商业信誉。

6、强制性;仲裁裁决一旦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

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仲裁裁决,否则权利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局限性:
1、申请仲裁必须要有有效的仲裁协议存在。

如果没有仲裁协议,当事人将不能申请仲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仲裁的管辖范围。

使得在某些情况下,具有仲裁意思表示的当事人将无法申请仲裁。

2、当事人有权选择仲裁员的权利,则可能造成仲裁员偏袒选定他的一方当事人,进而影响该仲裁员在仲裁中的公正性。

同样的道理,首席仲裁员也可能有其主观倾向性。

3、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虽然满足了解决纠纷的经济高效的要求,但一旦裁决实体发生错误将难以得到纠正,这是仲裁的风险所在。

4、由于仲裁的保密性,仲裁活动受社会监督的程度大大减弱,裁决的透明度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5、仲裁机构与行政机关没有任何隶属关系,仲裁机构相互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仲裁机构的这种民间性和独立性虽然是仲裁的一种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负面性,即仲裁员在仲裁过程中的自由度过高,权力过大而制约有限。

6、我国《仲裁法》没有关于第三人的规定。

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仲裁不能及于仲裁协议以外的第三人。

因此这不利于第三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