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白《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

李白《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

李白《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1、理解,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庐山瀑布风景课件。

草堂春景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释题
1、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新课:
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大诗人也曾游览过庐山。

结合介绍李白(你了解李白吗?你会背诵他的诗吗?)
李白游览庐山后题写了一首诗《》。

5、读题,解题:
读题,理解“望”的意思(远看)。

再一次带感情地读题。

二、初读全诗,解字词,明诗意
1、学生自能读诗,自学生字,并结合课前预习自主释疑,就有疑惑的字词质疑问难。

2、正音:(紫、岭),字形:(瀑、庐、炉)
说说自己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曾见过这些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

3、交流理解部分词句的意思,初步理解诗意:
遥:远,与题目中的“望”相呼应。

银河:天河。

九天:天的最高层。

三、品字词,谈感受,诵诗句
1、引导学生分组品味诗中写得好、写得美的重点字词,并指导朗读。

⑴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
⑵“挂前川”的“川”指的是什么?“三千尺”是不是准确的数字“三千尺”?
⑶“疑”字我们在李白的哪一首诗中也学到过?(疑是地上霜)背背《静夜思》结合旧知理解“疑”。

2、学生吟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赞美庐山瀑布:
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

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象一条大河挂在山前。

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

3、扣住重点字词再小声读读,仔细体会一下,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展开想象,谈谈感受,体会意蕴及诗人倾注的情感。

四、返读全诗,熟读成诵
1、再次播放课件,帮助背诵全诗。

2、指名背诵全诗,直至全体熟读成诵。

五、书写生字
炉、银、烟、窗、绝。

“炉、烟”的“火”在字左边,变点。

“银”字有两个竖提,金字旁的竖提高,右边的竖提略向下。

“窗”字字形复杂,注意小撇不能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板书课题,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他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

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

3、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你知道本诗的作者吗?学生介绍,教师再根据学生所讲作补充。

这首诗是唐代又一位伟大诗人写的。

公元759年,杜甫到了四川,在朋友的'资助下,他在成都城郊浣花溪边建起了一座草堂。

这个时候,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着草堂附近生气勃勃的景象,便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小诗。

4、课件展示草堂外的春景。

二、自读自悟初步感受美
1、感受节奏美:
⑴引导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好节奏。

⑵指名读:
对有关字进行正音,识记字形后通过范读把握好诗句节奏。

2、感悟意境美:
⑴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图,边读古诗边想,看看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问题要和小组同学研究?
⑵引导交流,读懂了什么?
⑶引导生质疑,梳理出重点问题。

例如:诗人为什么用“含”?
三、自主探究深入体验美
1、明确方法:
⑴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⑵引导学生小结归纳:查资料、讨论,合作画简笔画,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词句练习写话。

(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______。

柳树______。

黄鹂______,白鹭
______。

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______。

)
2、引导探究,初步体验美:
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继续深入学习这首诗,把合作作画的一个小组请到黑板旁,提示小组画前商量该怎样画?为什么这样画?
3、突破难点:
⑴你认为他们画得怎么样?
⑵引导理解“西岭”。

⑶理解“含”:
课件出示“雪山”图,后在此图上出现“窗框”。

“窗框”逐渐变化到恰好成为“雪山图”的画框。

看图,感悟雪山的壮丽。

⑷理解“万里船”实际上说明什么?
生看图,感悟作者的心情。

4、自主开放,深入体验美:
补充资料:借助注释自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进一步感悟杜甫回草堂时的兴奋。

引导学生为画起名,加深体验。

让学生面对图,回味古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首古诗。

四、诵读古诗,活化表现美
美读古诗:
1、再现古诗,要求想象生动活泼画面,感情朗读,读出节奏美、韵律美。

2、引导背诵。

3、表演诵读:
模仿古人吟诵之势,根据自我感受看图,表演诵读。

4、补充诵读:
早发白帝城绝句(迟日江山丽)
五、书写生字
鸣、吴、含、泊、流、柳、岭
仔细观察“鸣、吴、含”的共同部件“口”,区别它们的不同点。

(“口”在左边高又小,“口”在上下小而扁。

)
泊、流:三点水中三点的形态不同,但延长后相交于一点。

岭:形声字,右边表音是“令”。

柳:看字形,想象柳条下垂的样子,记住一撇别忘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