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A文】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

【9A文】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

第一部分青春期性教育的基础理论概述青春期性教育问题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什么是鲁春期性教育青春期是人生发展道路上关键的时期。

它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尚未发育到性机能发育成熟,是由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的发育成熟质量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进入青春期的标志一般以女孩的初潮和男孩的第一次遗精为起点,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比男孩早出现1至2岁。

世界卫生组织把青春期界定为10-20岁之间。

①青春期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生理上身体发育迅速,生长突增,“第二性征”出现,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初步具备生殖能力。

心理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产生“性的知觉”,即对性问题产生兴趣,开始关注异性、容易被异性吸引,由儿童期的依赖、从属心理,发展到独立思维,情绪变化特别惊人,具有较强的反叛心理。

因此,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尤其需要家长的关爱、教师的指导,社会的关心,从而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自身的生理与心理变化,、从而顺利成功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性教育是针对迈入青春发育期的人所进行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等内容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其内容是由这一时期青少年生理发育、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出现的矛盾冲突所决定的。

通过教育者传授科学的性知识,帮助青少年认识和适应青春期身心的急剧变化,引导他们明确认识个人对社会、对家庭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帮助他们纠正与性有关的认识和行为偏差,解除青春期困惑,提高性的社会化、文明化程度,树立健康的性观念,把性生理和性心理需要同性道德原则结合起来,形成理智成熟的生活准则。

通过教育者的教育影响最终使青少年的性行为方式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与社会行为规范,使之最终成为性机能成熟、性心理健康、性道德高尚的人。

性教育是伴随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教育的内容、深度、方法有不同的特点而己。

青春期性教育就是在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的、符合青少年发育特点的性教育。

虽然青春期性教育应该以性教育作为支点和突破口,但青春期性教育并不只是这一阶段单纯性生理知识的教育,而是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法制、性保护、性审美和性伦理等综合内容的教育,是在青少年生理不断成长、心理不断发育、社会意识不断成熟的过程中,与性相关内容的全部教育。

它的任务是通过有关的性科学知识和伦理道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对待异性的高尚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预防和制止违反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为个人将来正确处理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打下牢固的基础。

吴阶平教授对于青春期教育有过精辟的阐述:“青春期教育是针对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进行的,从总体上说是人格教育、人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教育。

”②:2青春期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等多个方面。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

青春期性教育既有智力教育的内容,更有非智力教育的内容,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性发育逐渐成熟,对性的问题变得敏感,而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性道德性法制教育的滞后,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青少年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霭理士早在上世纪30年代的《性心理学》一书中曾经指出:“今日教育制度下的人才里,其表面上特别聪明而有成就的人才,即专门致力于一种狭隘的学科,而以为已足的人,对于性与恋爱一类的问题,特别容易走上冷嘲热讽的一途,……”“在我们建立新的教育制度的时候,无疑的这一弊病是要设法避免的。

”③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青春期性教育就是克服这一弊病的手段,青春期性教育是完整人格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人人不可或缺的素质完善的需要。

良好的性品质是青春期需要培养的基本素质。

作为自然进化所造就的人类的性本能,需要在社会教化中,尤其是在学校规范的、系统的性健康教育中得到塑造,青春期性教育是关乎个人幸福、家庭和社会稳定的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基本素质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总部项目专家认为:青春期性教育是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性疾病的发生,乃至减少未婚怀孕及性犯罪等都有极大的作用。

青春期性教育的目的就是使青少年掌握与其年龄相称的性科学知识并形成良好的性品质,学会控制生理冲动,保证性道德完善与性成熟过程协调进行。

青春期性道德教育是青少年德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品德素质是人们在对客观事物做出反映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素质,它包括思想意识、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等几个方面。

人的性观念与思想品德素质发展具有同步性,这种同步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即生理与心理,生理与品德的和谐发展的必然规律,如果违背这个规律,就会造成扭曲的人格。

人的性观念与思想品德二者发展还具有兼容性,个体性观念是思想品德内容的组成部分,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个体性观念的影响与制约,个体性观念的成熟发展对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思想素质与性伦理道德水准具有正相关性,思想素质高的人,就必然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关心尊重呀也人,使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疑难困惑,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养成严谨的思想作风、大方正派地待人接物。

性道德水平越高,则其关心尊重他人的程度也就越高,·处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能力也就越强。

男女关系是一种最为直接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因此一个人性道德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素质水平的高低。

由此可见,青春性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容置疑,缺乏了青春期性教育的内容,素质教育只能是不全面、不完整的教育。

1.1.3青春期性教育是个体完善与社会稳定的共同需要中学生个体成长过程迫切需要青春期性教育。

现代的青少年发育年龄正在普遍提前,这是世界各国的生命科学工作者共同发现的一个现象。

一般来说,青少年生理成熟在前,心理成熟在后,本身就是有些不平衡的,但现代青少年的这种不平衡比以前更加剧了。

一方面,他们身体发育提前,小学毕业或初中一二年级时,他们的身高已接近甚至超过父母,像个大人了;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发展又不如身体发展这样迅速,他们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未曾形成,社会化过程也刚刚开始。

而一个人性机能成熟后,必然会产生性的需求,出现性的冲动,这是人的自然本能。

但人并不完全受这种本能支配,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建立起一整套道德的和法律的规范,将人类原始的性冲动纳入社会道德法律制约的轨道,这是社会文明的进步。

一个理智成熟的人能够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个人要求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使性冲动与性抑制处于一个基本平衡的状态。

而青春期发育的提前有可能改变这种平衡状态。

青少年在青春期渴望知道有关性的知识,并且有一定的性要求,但他们还不了解人类的性行为所应遵守道德规范。

如果不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无论是对青少年个人生长发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还是对国家民族的前途,都是不利的。

青春期性教育的目的就是用科学知识来战胜愚昧,使青少年对性的本能既不视为神秘和淫秽,又不养成恶劣的习惯。

对于这个领域如果不用科学知识、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支配占领,非科学的、低级下流的货色就会乘虚而入。

适时、适度的青春期性教育,可以让青少年了解性的生理、心理和伦理道德的知识,可以防止他们从道听途说和黄色书刊之中去寻找答案;适时、适度的青春期性教育,可以教给青少年判断是非曲直、善恶美H的标准,使他们既不至于像暖房中的花朵那样经不起风吹雨打,也不至于迷茫失措,走上犯罪的道路;适时、适度的青春期性教育更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性心理,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

那种认为性的知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知道领会的想法是不科学的、有害的。

“无师自通论”实际上是放弃我们的责任,对青春期性教育放任自流,任由腐朽错误思想侵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许多事实表明,性的知识和道德伦理是不能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经由青春期性教育来实现的。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全方位地面向世界开放,传统中平静的心态和规范的欲望,面对来自外界潮流的冲击时,表现得无所适从。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古老的理念与崭新的观念、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不断发生碰撞、冲突。

一方面,许多人长期以来受“封闭保险论”思想的影响,头脑中还存有诸如“性教育是性诱导”、“性知识可以无师自通”等错误的性教育观念。

我国的青春期性教育仍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青少年普遍缺乏性知识,许多青少年也不能从正当的渠道获得性知识。

另一方面,多渠道的大众传媒广泛频繁地提供了大量的性信息、性刺激,性污染正在社会环境中迅速蔓延。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青春发育期出现的性问题更加突出。

传统的性道德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为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不仅受性生理发育特点的影响,同时更受到性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传播状况、性知识程度、社会的性观念、家庭环境的影响,各种文艺广播作品、电影电视作品等等都极大地影响着个体的性心理发展。

同多年前相比,我国当代青少年的性观念和性行为日益开放,婚前性行为、未婚同居、少女怀孕等现象时见报道发生。

1998年以来北京妇产医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中,一半左右未婚,其中20岁以下的女孩占14%a20RR年我国人工流产总数为199.3万例,青少年约为40万例,占四分之一强④。

20RR年10月9日《中国青年报》介绍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时发现;只有半数学生听说过性病的传播途径,有1/5^-1/3的青年人认为性是个人的私事,与他人和社会无关,中学生中出现异性性行为的自我报告比例达50},当时的调查研究还表明,约40%-}60%做过人工流产手术的年轻妇女不了解避孕知识。

此外性行为低龄化、青少年性失误、性犯罪人数与比例均呈上升趋势,如何更好地保护青少年的性健康发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包括性道德教育在内的青春期性教育的呼声日渐强烈。

在新形式下如何正确认识青春期性教育、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当前严峻的现实情况,给学校和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对青少年进行卫生知识教育,避免山于性卫生知识的无知而产‘1一:.心理、行为上的偏欢己势在必行。

即使仅仅为了解决青少年在中学阶段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急剧变化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困惑,青春期性教育也必须进行。

青春期性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无可替代的作用,青春期性教育是一个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的问题。

作为人类本能的性,在进行现代教育的今天,在教育中的地位应当是重要而且必要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