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余热锅炉2004年5月目录1、概述2、国内外燃机余热锅炉现状3、不同类型燃机余热锅炉的比较4、重要热工特性的确定5、重要结构特性的确定6、燃机余热锅炉热平衡方程7、螺旋翅片管的设计8、受热面管组的设计9、典型燃机余热锅炉规范10、本公司燃机余热锅炉特点11、锅炉的重量构成与价格构成12、主要的设计标准13、提供审查的主要设计文件1. 概述1.1 联合循环分为两大类a. 蒸汽-燃气联合循环●以蒸汽作功为主的联合循环。
●以增压锅炉、蒸汽轮机为主,燃气轮机作为废气透平使用,不对外作功或提供一定的剩余功。
b.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以燃气轮机为主的联合循环●燃气轮机为其主机,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作功约占燃气轮机的50%。
1.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与常规火电机组比较●循环效率高●可靠性好●重量尺寸小●启动速度快●耗水量少●建设周期短●投资费用省●环保指标优异由于上述优点,发展迅速,大有后来居上,取代常规火电机组之势。
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均已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确立为电工工业发展方向。
日本更宣布新建电厂必须采用联合循环。
据报导,1998年世界新建电站中,联合循环与常规火电总功率之比为1:1,2000年则达到3.7:1。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
1.3 燃机余热锅炉是联合循环电站不可或缺的设备。
在联合循环电站中,其地位仅次于燃机轮机,高于蒸汽轮机。
1.4 余热锅炉与废热锅炉的区别●燃机余热锅炉不称为废热锅炉。
●余热锅炉属烟道式锅炉范畴,划归锅炉专业,按《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设计,一般是水管锅炉。
●废热锅炉划归压力容器专业,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设计,一般是管壳式锅炉,结构上与压力容器中的管壳式换热器相类似。
1.5 燃机余热锅炉并不神奇,与同参数、同容量燃油锅炉相比,设计难点相对较少。
这是因为:a. 工作温度在450~600℃之间,属中低温换热设备;b. 工作压力一般在9.81Mpa以下,国内全部采用中压参数,且多为3.82Mpa,属次高压锅炉或压锅炉;c. 烟温和汽压不高,水循环条件较好;d. 工作温度不高,对金属材料要求相对较低,不必采用贵重金属材料;e. 烟气中空气含量大,比普通燃油锅炉洁净,受热面较易设计。
1.6 燃机余热锅炉分类a. 按蒸发器水循环方式分为强制循环和自然循环锅炉两种;b. 按烟道布置方式分为立式烟道锅炉和卧式烟道锅炉两种;c. 按产生的蒸汽压力数量分为单压锅炉和双压锅炉和三压锅炉;d. 按是否补燃分为不补燃锅炉和补燃锅炉两种;补燃式锅炉双按烟道或烟道外补燃,分为内补燃锅炉和外补燃锅炉两种。
1.7 余热锅炉供货范围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锅筒及其内部设备、减温系统、下降管及连接管、锅炉范围内管道及阀门仪表、构架、护板、支座、平台扶梯、防雨棚、循环泵(强制循环锅炉)等。
1.8 余热锅炉工程供货范围a. 余热锅炉;b. 余热锅炉烟道系统:燃机出口烟道、旁通烟囱、旁通烟囱支架、三通挡板阀、消音器、高温膨胀节、锅炉进口烟道、低温膨胀节、主烟囱、主烟囱支架等;c. 余热锅炉控制系统。
1.9 余热锅炉锅炉岛工程供货范围a. 余热锅炉、余热锅炉烟道系统和余热锅炉控制系统;b. 给水泵、除氧器、加药泵、取样冷却器和定排与连排的排污扩容器。
2.0 国内外燃机余热锅炉现状●我国现有近90台燃机,其中近50台燃机采用国外进口余热锅炉,近30台燃机采用国产燃机余热锅炉。
●现有国产燃机余热锅炉容量均在70t/h以下,属中小型余热锅炉。
●国产燃机余热锅炉分属哈尔滨第七0三研究所和杭州锅炉厂,二者各占国内市场的一半。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均已完成国产大中型燃机余热锅炉的系列化设计,研制条件成熟。
2.2 国外a. 国外以美国DELTAK公司自然循环锅炉和比利时CMI公司强制循环锅炉较为著名,二者均有近千名燃机余热锅炉投运行。
b . 除上述两公司外,与我国联系较密切的国外公司尚有:●英国MBEL公司●英国JBE公司●法国ALSTHOM公司●荷兰SFL公司●荷兰NEM公司●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3. 不同类型燃机余热锅炉的比较3.1 强制循环锅炉:见图1。
a. 受热面可灵活布置:b. 采用小管径,传热好,重量轻,尺寸小,结构紧凑;c. 常布置于立式烟道,烟囱与锅炉合二而一,节省地位,占地面积小;d. 锅炉容水量小,启动快,机动性好,适于启停频繁的调峰电站采用;e. 必需装设高温锅水强制循环泵,可靠性差,且增加电耗,提高运行成本;f. 必须采用小弯头,必要时尚需设置节流孔圈,制造工艺复杂;g. 锅炉烟道至少有一个90度大转弯,结构庞大,烟气阻力也较大;h. 对锅炉自动控制要求较高;i. 锅炉高,因而重心也较高,稳性较差,不利抗风抗震。
3.2 一般自然循环锅炉:见图2。
a. 蒸发受热面为立式水管,常布置于卧式烟道;b. 在各类锅炉中应用最多,锅炉型式成熟,工作安全可靠,运行使用经验丰富;c. 不必装设工作可靠性难于保证的锅水强制循环泵;d. 结构简单,制造容易;e. 锅炉容水量大,适应负荷变化能力强;f. 对锅炉自动控制要求相对较低;g. 采用大管径时,重量尺寸指标较差;h. 锅炉烟道节省一个90°转弯,烟气阻力较小;i. 锅炉不高,重心较低,稳性较好,抗风抗震性较强。
3.3. 小管径自然循环锅炉a. 由国外一般自然循环锅炉改进、发展、提高而成的新型先进锅炉;b. 国外余热锅炉设计并非完美无缺,某些设计技术不必要地沿用燃煤电站锅炉设计原理,设计观点保守;c. 小管径自然循环锅炉的设计原理,采用与燃机余热锅炉燃用燃料相同,工作条件相仿的船舶锅炉设计技术,因而使锅炉的特性指标发生质的变化;d. 船舶锅炉应用实践证明,小管径自然循环锅炉应用于蒸汽压力低于9.81Mpa时,其水循环可以保证安全可靠;更何况在烟温低于600℃时,设计标准指出可以不必进行水循环计算,由此可见对于工作烟温低于600℃时的燃机余热锅炉,采用小管径在技术上完全可行;e. 相对于一般自然循环锅炉,受热面管径采用Φ42×3、Φ38×3、Φ32×3和Φ25×2.5,均属小管径;受热面管径愈小,锅炉重量也愈小;例如,当管径Φ51×3时重量为100%,则Φ42×3时为77%,Φ38×3时为67%,Φ32×3时为50%,Φ25×2.5时为33%;f. 小管径自然循环锅炉兼具强制循环锅炉和自然循环锅炉二者优点,而避免二者各自的固有缺点;g. 因采用小管径,而具有强制循环锅炉传热好、重量轻、尺寸小、启动快等优点。
h. 因采用自然循环,而具有不设强制循环泵和可靠性与制造性良好等优点;锅炉的余热利用率指标、重量尺寸指标、启动性能指标、烟气阻力指标和蒸汽阻力指标,均较容易达到更加先进的水平。
综上所述,强制循环锅炉重量尺寸小,启动性能好;一般自然循环锅炉可靠性好,制造工艺简单;小管径自然循环锅炉兼具二者优点,避免二者缺点。
美国多为自然循环锅炉,西欧多为强制循环锅炉。
国内外权威人士多数推荐优先采用自然循环锅炉。
日本正在大力兴建的近40台锅炉,全部采用自然循环型式。
在某种条件下,也可以采用两种循环方式兼有的余热锅炉。
如图3。
4. 重要热工特性的确定4.1. 烟气参数●锅炉设计必要的烟气参数:燃气轮机出口烟温,燃气轮机烟气流量,烟气中各种成份容积百分比。
上述烟气参数由燃机供货商给定。
●燃机以环境温度15℃的参数作为ISO条件参数,故锅炉一般按环温15℃设计。
但也可按实际常用的环温条件设计。
如深圳地区以环温30℃作为设计工况。
●烟气参数与环温有关:环温提高,燃机功率下降,燃机流量也下降,但燃机出口烟温提高;反则反之。
●对锅炉而言,环温提高,燃机出口烟温也提高,但烟气流量的下降影响更大,故环温提高,锅炉产量下降。
●燃机功率与流量的关系:一般是功率每下降10%,流量下降4.5%。
●燃机功率与烟气阻力的关系:一般是烟气阻力每增加100mmH2O,燃机功率下降0.45~0.6%。
●设置余热锅炉后,烟气阻力增加,燃机功率下降,一般要求余热锅炉烟气阻力设计在250~350mmH2O之内。
●锅炉烟气参数:锅炉进口烟气温度取低于燃机出口烟气温度3~4℃;锅炉进口烟气流量取低于燃机烟气流量0.5%(有旁通烟囱),或取等于燃机烟气流量(无旁通烟囱)。
●燃机余热锅炉烟气流量约为同蒸汽产量锅炉的4倍左右。
这是因为一般锅炉可利用烟温约为1600~1800℃,而余热锅炉约为400~500℃之故。
余热锅炉主要依靠烟气流量获取蒸汽产量。
4.2. 锅炉蒸汽参数●按联合循环系统的优化设计确定,单压、双压或三压均无不可。
●按现有汽轮机型号的参数确定。
●锅炉蒸汽参数愈高,蒸汽产量愈低。
●过热蒸汽温度一般低于锅炉进口烟温25℃以上。
●锅炉设计必要的给水参数:给水湿度和冷凝水温度。
其数据由电厂总体设计单位提供。
4.3. 锅炉蒸汽产量a. 粗略估算●先求烟气容积流量V=3600G/γ×0.995Nm3/h式中G――燃机烟气流量,kg/s;γ――燃机烟气比重,可取γ=1.29kg/Nm3●再求锅炉烟气温降Δδ=δ′锅进-δ″锅出℃式中δ′锅进――锅炉进口烟温℃;δ″锅出――锅炉出口烟温,一般取δ″锅出=190~210℃。
●由上,即可求出锅炉蒸汽产量D:D=0.33VΔδ/70×104t/hb. 准确计算●由烟气成分计算烟温烟焓,并画制烟气温焓表。
●由烟气成分求出烟气比重γ,kg/Nm3。
●再由如下方程求出锅炉蒸汽产量D:Vφ(I′锅进-I″蒸出)=D[i过热-i″省出+ρ(i′饱和-i″省出)]式中V=3600G/γ×0.995 Nm3/h;φ-保热系数,取φ=0.985~0.995;I″锅出-锅炉进口烟焓,kcal/Nm3,由δ′锅进查表;I″蒸出-蒸发器出口烟焓,kcal/Nm3,由δ″蒸出查表;δ″蒸出=t饱和+8℃(天然气)δ″蒸出=t饱和+8.5℃(轻油)δ″蒸出=t饱和+9℃(重油)i过热-过热蒸汽焓,kcal/kg,查水蒸汽表;i″省出-省煤器出口水焓,kcal/kg,由省煤器出口水温t″省出查水特性表;t″省出=t饱和-5℃(天然气)t″省出=t饱和-6℃(轻油)t″省出=t饱和-7℃(重油)ρ-排污率,取ρ=0.02;i′饱和-锅筒饱和水焓,kcal/kg,查水特性表。
4.4. 锅筒压力和给水压力a. 锅筒压力锅筒压力一般比过热蒸汽压力高2~4kgf/cm2,主要与过热器蒸汽流程数和蒸汽速度有关。
一般是2流程取2kgf/cm2,4流程取4kgf/cm2。
b. 给水压力给水压力的大小与锅炉计算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