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浅谈铁路调车作业安全

关于浅谈铁路调车作业安全

目录摘要 (2)第一章铁路调车作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3)一、调车作业与接发列车作业的协调性矛盾 (3)二、铁路调车控制设备相对落后 (3)三、铁路调车人员的问题较多 (3)四、铁路调车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4)第二章近年来铁路调车安全事故分析 (5)一、“2.25”南宁机务段南宁南侧冲事故案例 (5)二、“1.14”武汉局襄樊北机务段尾追事故 (5)三、“1.28”柳州机务段宜州站调车进入无网区事故 (5)四、“4.11”柳州机务段八斗站D3类事故 (5)五、“5.23”铜川调车事故 (6)六、总结 (6)第三章针对性防范措施及建议 (7)一、加强调车设备的管理 (7)二、加强调车作业人员技能培训 (7)(一)搞好事故案例的分析教育 (7)(二)加强职工的学习和实做演练 (7)(三)改变业务学习和演练方法 (7)三、创建自控型班组 (7)(一)激活一线职工自身价值的作用 (7)(二)改善职工待遇 (8)四、加强标准化管理 (8)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设备、安全保障能力 (8)六、加强调车安全工作的措施 (9)(一)是强化基础建制度 (9)(二)是改进方法抓培训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浅谈铁路调车作业安全摘要铁路调车作业是铁路运输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是调车工作的基础,也是铁路运输生产的生命线和永恒的主题。

从每月铁道部下发的车务系统安全通报来看,全路所发生的事故,几乎都与调车作业有关。

这是因为调车作业总是伴随着机车、车辆的运动,是多工种、多环节的作业过程, 随机性强, 点多面广, 要求机务、运转、货运、装卸等多工种协同,受人—机—环境的影响,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意外,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正常的运输生产秩序。

由此可见,强化调车工作的安全管理对加速机车车辆周转,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实现铁路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甚至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铁路调车的现状问题和铁路调车事故,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相对的建议和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铁路调车安全措施铁路调车作业是铁路运输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是调车工作的基础,也是铁路运输生产的生命线和永恒的主题。

从每月铁道部下发的车务系统安全通报来看,全路所发生的事故,几乎都与调车作业有关。

这是因为调车作业总是伴随着机车、车辆的运动,是多工种、多环节的作业过程, 随机性强, 点多面广, 要求机务、运转、货运、装卸等多工种协同,受人—机—环境的影响,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意外,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正常的运输生产秩序。

由此可见,强化调车工作的安全管理对加速机车车辆周转,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实现铁路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甚至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铁路调车作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一)调车作业与接发列车作业的协调性矛盾近年来随着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密度的增大、载重的增加,中间站股道少、咽喉区短,调车作业通常只能在列车间隙时间进行,时间要求紧,分布广泛,势必造成作业中等待时间长、中断次数多,而且频繁穿越正线,占用到发线及道岔咽喉区进行,易造成作业人员为赶进度而简化作业程序,发生“抢钩”和“抢点”等违章现象,各种不安全的因素也越来越多。

特别是动车组开行后,调车与行车的干扰进一步加大,危险性进一步增加。

(二)铁路调车控制设备相对落后设备正常情况下的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

但在调车方面,除了准备进路时,可以利用设备进行外,其它作业从设备上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

如穿越正线的调车作业,若未按《车站行车工作细则》规定及时停止,设备联锁不能保证接发车作业的安全;停留车辆发生溜逸,造成冲突或破坏接发车进路也不能从设备上给予足够的控制。

同时从技术作业来讲,在中间站站场设计时,偏重于接发列车,线路的配置主要从接发列车方面考虑,大部分中间站没有牵出线,没有足够的隔开设备等等,调车作业基本上是利用本务机等等。

从站场设备看,时常出现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压不死”的现象,给调车作业埋下了隐患;从调车无线设备使用状况看,电台经常发生故障,不能保证日常运用,用、管、修制度没有很好得到落实,影响了调车作业安全。

路运输有点多、线长、连续性、协作和全天候的特点,使得铁路设备也具有种类繁多、数量大、配置分散、连续运转、冲击剧烈、自然力影响大和有形损耗严重等特点,不仅加大了保证设备技术状态经常很好的难度,而且还不易使运用中的设备始终处于人员的监督之下,对安全生产极度为不利。

(三)铁路调车人员的问题较多由于调车受定员限制及环境等条件影响,中间站能保持两人作业即属不易,而且中间站调车人员普遍为新人,在加上平时作业少、培训少、见识少。

同时中间站人员流动大,作业艰苦的车站调车人员更不稳定。

有的地方调车人员的配备只设调车长一个岗位,助理值班员在正常的接发列车情况下,还要兼任联结员担当调车工作。

由于工作量增加且压力大收入却没有相应提高,从而造成他们心理失衡,致使出现工作主动性不强、质量不高和不愿承担责任的现象。

从而会在调车作业中留下安全隐患。

对于调车人员配备不足也是一个安全问题,车站作为中间站,调车人员的配备只设调车长一个岗位,助理值班员在正常的接发列车情况下,还要兼任联结员担当调车工作。

而在驼峰调车作业的人员对推峰速度的控制、提钩时机的掌握和溜放车组走行情况的判断,对驼峰调车作业的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调车作业目前,对驼峰自动化设备的作业人员的操作规程没有细化,使作业人员过于依赖设备的思想,完全凭借经验行事作业。

如作业前没有超前预想,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没有进行细化,作业过程中衔接不够紧密,埋下了不安全隐患。

这样的调车作业的安全从而得不到安全的保障。

调车管理人员管理疏漏首先,调车安全管理松弛,车站干部、班组长在日常安全管理中重接发列车,忽视调车安全,调车班组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业务培训跟不上。

其次,缺乏统一领导,车站值班员既指挥行车,又兼顾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在接发列车作业繁忙时,容易出现遗漏。

有部分调车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只懂盲目的布置计划,不和职工沟通,只强调完成的任务。

最后管理人员表率作用差。

“职工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目前,身处一线的极少数党员干部素质不高,责任性不强,甚至极个别的形象还不如普通百姓。

这在很程度上也影响了一部分职工的情绪,使职工产生“党员干部也如此”的失望感,工作中缺乏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周围也没有严格要求他的人,因此,就忘乎所以,随心所欲,违章违纪这股歪风象幽灵似地召之即来。

职工的技术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作业人员调车素质不高。

中间站由于调车作业量小,约80%的中间站未设专职调车组人员,都由助理值班员兼任的,而中间站约90%助理值班员及70%的行车人员没有调车工作的经验,调车作业技能普遍较差。

(4)中间站专用调车设备相对薄弱中间站采用电气集中以后,正常的接发列车作业已经通过信联闭装置以及机车三项设备给予了足够的控制,设备正常情况下的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

但在调车方面,除了准备进路时,可以利用设备进行外,其它作业从设备上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

如穿越正线的调车作业,若未按《站细》规定及时停止,设备联锁不能保证接发车作业的安全;停留车辆发生溜逸,造成冲突或破坏接发车进路也不能从设备上给予足够的控制。

同时从技术作业来讲,在中间站站场设计时,偏重于接发列车,线路的配置主要从接发列车方面考虑,大部分中间站没有有利于调车作业的牵出线,没有足够的隔开设备等等。

目前中间站调车最大的问题就是切割正线作业,在多数中间站,几乎每批作业都有可能切割正线,尤其是本务机作业为突出,可能还要经常办理越站调车,势必增加行车与调车间的干扰,不安全因素难以消除。

五、“5.23”铜川调车事故(一)事故概况:2007年5月23日,铜川车站夜班作业人员,利用调车机2688作业,计划在粮食专用线顶送车辆配空时,未在前端领车,在顶送车辆至粮专大门后,直接摘开所解车辆18辆,然后不采取防溜措施,也不经确认,就跟车离开,致使车辆由于惯性,溜逸至粮专尽头线,撞上车挡器,造成车辆撞坏车挡器,尽头端第一位车辆轮对位移,直接经济损失八十多万元.构成调车一般事故!(二)事后原因:作业人员违反规定,安全意识淡薄,在推进车列前端无人领车,盲目作业,推送至粮专后,未采取任何防溜措施,以平常的习惯,以为线路长,无所谓.违反规章制度,臆测作业,对存车未采取好防溜措施就摘开车钩,致使车辆溜逸撞坏车挡器!造成一般事故!(四)铁路调车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只有科学良好的管理方试才能保障调车作业的安全。

铁路调车安全管理松弛,车站干部、班组长在日常安全管理中重接发列车,忽视调车安全,调车班组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业务培训跟不上。

其次,缺乏统一领导,车站值班员既指挥行车,又兼顾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在接发列车作业繁忙时,容易出现遗漏。

另外,随着铁路走向市场经济,经营机制的转变,技术设备的改造和技术作业的变化,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向前发展,职工自我尊重意识不断增强,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愿望日益强烈,传统的“人盯人”并非盯得主、管得好,也不一定能盯得主关键控制点,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久而久之,职工便产生厌倦、疲劳的思想,管理者忽视了职工的生理、心理、个体和病理因素,动力机制弱化,缺乏人性化,促使安全管理出现人为的空档,没有见到实际效果。

只有科学良好的管理方试才能保障调车作业的安全。

车站管理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簿册、台账的填记上,搞形式主义花架子。

对日常调车作业检查未能严格要求,对查出的问题往往就问题谈问题,缺乏根治隐患的具体措施。

遇有大编组、计划较多时,车站管理人员在作业人员忙不过来的情况下,还要充当调车人员参与作业,未能真正起到作业把关的作用二、近年来铁路调车事故分析最近来铁路由于人员、设备、环境和根本的管理方面发生的事故,一下提出几个案例分析:一、“2.25”南宁机务段南宁南侧冲事故案例(一)事故概况:2011年2月25日,南宁机务段操纵司机担当百色至南宁南间SS3-0098/83034次,1时33分到达南宁南站北场5道停车,由5道转7道入库,以17km/h速度越过显示红灯的出站信号机,1时44分与正在进入6道、21km/h 速度运行的凭祥至南宁南间DF4B3994/42080次列车发生冲突。

3994机车4个轮对脱线,机后第一辆脱轨。

构成铁路一般B类交通事故。

(二)事故原因:1、典型的违章作业事故,主要原因一是单机司机没有了望确认7道调车信号。

3、南宁车务段有关机车出入库规章不完善,措施不严密,没有建立本务机车入库的车机联控用语。

3、机车乘务员严重违章,在机车走行过程没有站立了望,互控。

4、车机联控制度严重缺失。

5、安全督促不到位,发生的根子在于管理,专业系统缺失分析,部分干部看不出问题,看不出矛盾,对深层次的问题,对关键岗位,对关键人员的盯控不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