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国世袭贵族的兴衰

英国世袭贵族的兴衰

英国世袭贵族的兴衰
一、中英贵族体制的比较:
对于中国历史上有无贵族,学术界目前争议不大,承认中国社会有贵族。

但是按照英国的标准,中国没有连续性的贵族体制。

中国的贵族体制从夏代的分封现象开始,周武王分封天下,公、侯、伯、子、男体制基本确立。

中国贵族体制和英国代表的西方典型贵族体制的区别:
1、阶级属性不同:
中国的贵族体制在不同的朝代分不等的级别,有5级、18级、20级的区别。

中国和西方社会公、侯、伯、子、男的五级相同分法是19世纪学者擅自翻译的,他们拿中国的世袭体制去套英国的体制。

中国的贵族只有奴隶制下的贵族和封建贵族,而英国社会存在着原始社会贵族、军事贵族、封建贵族、资产阶级贵族、1924年工党上台后又出现了新兴的劳工贵族。

2、贵族体制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中国的贵族体制总是在变化,一个朝代一个模样。

中国历史进程是一个朝代否定前一个朝代,他们没有血缘宗亲关系,是一个彻底推翻的过程。

中国历史的改朝换代以宫廷政变、农民起义、外族入侵为主要方式,新的朝代彻底打倒旧的朝代,引起了贵族阶层的大换血,新的统治阶级力求斩尽杀绝。

英国社会在原则上要
求历代君主有血缘关系,这样贵族体制能够一直延续下来。

3、王权和贵族的斗争方式不同:
在中国,反对王权的斗争一旦失败,反抗贵族就会被诛九族。

而英国社会则相对蔑视王权,如果贵族起事被王权打败,只要投降认错就可平安无事。

如果贵族抗争到死,那绝对不会因为叛逆抗争而影响家人。

老子被镇压,儿子依然可以继承封号、封地。

在《大宪章》后,王权和贵族达成了契约型关系,双方接近平等,而中国社会王权高于一切。

4、继承权不同:
英国实行长子继承制,财产(主要是土地)按法律规定由长子继承,长子拿出一部分给弟弟、妹妹,如果长子不给,其弟妹没有法律上申诉的权利。

中国社会实行析产制,讲求均分财产,分家力求公平,导致了“富不过三代”,而英国则往往是十几代、甚至是二十几代,在财产继承上保持稳定性。

析产制下的均分使得中国农业经济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

而在英国,长子继承家产,其余的孩子则要另谋出路,正是这种不合理的分配直接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近代英国世袭贵族体制的兴盛:
在中外英国史研究中,中国学界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至于英国的国体,强调“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掌权”,但是真正掌握权力,以致垄断国家权力的是贵族,准确一些讲应是土地大贵族,他们在行政、立法、军队、
政党等方方面面掌握国家实权,延续了160余年。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此时英国历史经历从土地贵族到法制国家的过程,直到第一次议会改革,资产阶级从未占据主要地位。

这一阶段,英国国体是“贵族寡头”体制,近代英国贵族体制的特征是:人数少,尤其是上院大贵族,18世纪80年代有80余人,19世纪300余人,20世纪也才有500余人,这组数据远远少于欧洲大陆国家。

1、贵族垄断国家行政权力:
1688年后,贵族控制内阁,尤其体现在对首相职位的控制,许多首相就是大贵族。

据统计,当时2/3的首相是贵族,个别首相上台时是“小贵族”,但是下台后就被封爵位,从沃波尔到第一次议会改革期间,只有坎宁一人是平民首相。

从沃波尔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Villsers家族总共出了13位内阁首相。

许多内阁阁员非贵族莫属,如侍卫大臣、枢密院大臣、大法官、爱尔兰大臣等,大多外交大臣也是贵族。

2、贵族垄断国家立法机构:
英国议会上院的主体是世袭贵族,大主教和部分的大法官,世袭贵族垄断了上院。

下院到19世纪中叶一半以上的议员要么是贵族的亲属,要么和贵族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们竞选多是在贵族的帮助下才得以成功的。

在英国议会发展中,直到19世纪中叶,下院一直被上院控制,上院一个贵族议员可以控制几十个下院议员,甚至下院议员的生活费也由上院贵族担负,贵族通过控制下
院来控制国家政权。

“下院是政治斗争的基地,而上院贵族是指挥官。


3、英国政党直到20世纪初仍然被贵族控制。

4、英国贵族有好战传统,他们从下接受军事化教育,因此他们长期在军队中占据要职,英国的海军上将、陆军将军很多都是贵族。

英国从18世纪实行“军职出售制”有利于贵族通过经济特权取得军事权力。

5、地方权力在很长时间内由小贵族控制。

综上可见,英国在确立了资本主义文明之后,其国家权力被贵族垄断。

三、资本主义革命时代,具有封建残余色彩的世袭贵族存在的原因。

1、1688年政权是贵族建立的,一个主教和6个贵族联合邀请玛丽和威廉。

政权建立后当然保留贵族的优势地位。

2、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建立了欧洲最为典型的君主立宪政体,在这个金字塔型体制中,贵族体制是基础,无贵族则无王权。

3、英国实行贵族大地产制。

据统计:1690年,160家贵族掌握英国20—25%的土地,1790年大约掌握1/4,19世纪70年代德比伯爵的土地调查显示,17%的土地集中在400家大贵族手中。

一般说来,英国贵族级别越高,土地越多。

按照英国习惯,成为贵族必须要有足够的土地。

英国公爵一般占有4万英亩土地,最多的占有12.8万英亩土地。

4、英国贵族适应形势,积极参加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分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

英国贵族是农业革命的先驱,他们首先开始农业技术革命,后又开展圈地运动,18世纪又进行土地改革、优化良种、沼泽开发、农业技术机构的设置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

英国学者对圈地运动普遍持肯定态度,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有利于英国社会的发展。

英国贵族还是工业革命的积极参与者,他们开凿运河,兴修铁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土地价格的上升而迅速提升自己的财富。

四、英国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但是没有引起英国社会的不满,原因何在?
1、英国贵族是资产阶级的贵族,法权地位和资产阶级一样,照章纳税,还要缴纳济贫稅,支持公益活动。

和欧洲大陆贵族不同,不享受“免赋税”的特权,英国贵族缴税多,他们合法的发展权力。

2、英国贵族的社会形象好,世袭贵族一年有8个月的时间在议会开会,还要抽出时间旅游度假,圣诞节前后还要回庄园过冬,贵族庄园基本孤立存在,他们合普通老百姓的接触比较少。

3、英国贵族沉默寡言、矜持傲慢、彬彬有礼,具有绅士风度,经常施舍,很少做坏事。

4、英国贵族尊重妇女,她们一般都毕业于牛津、剑桥大学,他们毕业后在欧洲大陆旅游学习,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五、英国贵族体制的衰落:
英国贵族衰落从1889年开始,1875年经济危机,延续25年。

原因是英国的自由贸易体制下,外国农产品进入英国市场。

英国土地不利于大规模经营,土地贵族堕落性增大。

19世纪晚期,农业危机使许多贵族放弃农业经营,土地闲置,从而促进足球、高尔夫球等体育事业发展。

农业危机引发了爱尔兰危机。

19世纪末期,爱尔兰力求政治上自制,1903年,在爱尔兰可能发生革命的情况下,英国主持了爱尔兰土地改革,英国的温和改革作了重大让步。

把原来爱尔兰的土地重新退还给爱尔兰人,但是要交付部分补偿金,分68.5年还清,英国政府提供低息贷款,20年代爱尔兰最终独立。

1894年,英国自由党改革加收遗产税,开始时9%,1905年上升至15%,1915年上升至25%,1930年上升至40%,二战后对于500万英镑以上征收80%的遗产税。

英国贵族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参战率和死亡率是普通国民的10倍,战争中大量贵族家族破落。

破落后贵族开始出卖土地,造成了地价下降,通货膨胀严重,贵族地产大量流失,开始出卖庄园,大量不动产开始流失。

并且开始出卖艺术品,大量的油画、瓷器、金银器流向市场。

1946年,英国贵族开始抱怨高额的遗产税,工党政府出台新措施,如果贵族提前5年将遗产转移给后代,可以免征遗产税,但是仍然有大量贵族破产。

在政治领域:1880年以后,英国政府封赐大量工商业者进入上院。

20世纪20年代,工党开始封赐贵族,贵族的成分发生了变化。

1911年改革“上院权力几乎剥夺殆尽”,1945年工党开始封赐无产阶级贵族——终身贵族,终身贵族死后无继承权,没有公、侯、伯、子、男的分别。

1999年议会改革,选90人为终身贵族,另加大法官一人、助手一人,共92人。

英国社会相对保守,社会改革进程缓慢,但是进而不退。

从历史进程比较来看,这种进步更具有其合理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