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音未来和虚拟现
• • • • • •
年龄:16 身高:158cm 体重:42kg 擅长的曲种:流行歌曲 擅长的音域:A3~E5 形象角色由插画家KEI以 动漫风格设计人物及绘 画(形象仅为软件象征 ,在调试歌曲之时不会 出现)。
4
1
2
初音家族:即VOCALOID家族,是以初音为代表的所有采用VOCALOID技术的语音合 成软件的总称;
07年11月发布的2号音源“镜音双子”
09年1月发布的3号音源“巡音流歌”
4
1
2
2 广泛的影响以及巨大的商业效应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庞大的销售量:初音未来的预订数目超出了制作人员 的预期,至2009年10月27日共售出约50000套。对一年 内平均销售数是200至300、卖出1000套已是大热的音 乐软件来说,这是个罕见的数目。 • 众多的相关音乐创作:以视频网站niconico为依托, 仅日本本土网友为她制作的歌曲和MV有2万余首。以她 的名义发售的单曲的销量甚至冲进了日本公信榜。自 初音未来发售以来,日本NICONICO网站上关于初音的 关联影片以平均每天近100部的速度疯狂增长。 亦有一些专业音乐人发行的作品采用初音未来演唱或 伴唱。
4
1
2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虚拟现实能够穿透虚假、实现自我现实的拓展 : 唐娜·哈拉维认为,在赛博空间中的追寻能够 为各种被边缘化的社会群体提供了一个流动和 开放的空间,使他们可以有机会得以舒展倍受 压抑的人性。 同时,赛博空间作为人类超越自身的一种方式 ,拓展了我们对现实的认识,进而探究出人类 本性的多种可能性。通过虚拟和想象,人们对 自我的可塑性进行无限的模仿,使自我得以呈 现和拓展。
• 这场演唱会采用“德国 Sax 3D公司的3D全息透明屏播放3D影像”,简单 的说就是在制作成不同透明度的屏幕上投影画面。
• 这场演唱会的2500张门票在瞬间被抢购一空,有超过3万人在演唱会当日 通过付费网络直播观看。
• 央视新闻频道以及国内各大网络媒体均对此次演唱会进行过报道。
4
1
2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鲍姆迪亚对于仿真世界的警惕 对形象的承递阶段的分析: 1.它是对某种基本真实的反映。 2.它掩盖和篡改某种基本真实。 3.它掩盖某种基本真实的缺场。 4.它与任何真实都没有联系,它纯粹是自身的拟象。 就第一种情况而言,形象有一个善的外表,再现属于 圣事序列。第二种情况显示出恶,属于恶行序列。第 三种情况是玩弄某种外表,属于巫术序列。第四种已 经超出外表序列,进入了仿真序列。
4
1
2
赛博空间: 赛博空间的概念,是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威廉! 吉 0011 0010 1010 0001 1011 布森 (W1101 illiam G0100 ibson )在 1984年的《神经漫游者》中首次提出的,他将赛 博空间定义为由计算机生成的景观,是连接世界 上所有人、计算机和各种信息的全球计算机网络 的虚拟空间。
• 赛博空间对物理空间的打破和信息的高 度集聚为“空间造神”提供了依托。
4
1
Hale Waihona Puke 2初音未来:一种人们早已做好准 备的“现实”: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迈克尔·海姆:“(虚拟现实)一种在效应上是真实而在事实上 并非是真实的事件或者实体。” • 传统“真实感”的破坏(技术与图像作为关键): 一方面,虚拟性专指呈现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指一种可以显 现现实或行动的能力。虚拟世界是对一个世界的仿真,在物理学 意义上它不是真实的,但是在其效应上,它给观众以真实而深刻 的印象。
• 音乐创作: 传统模式:专业音乐创作人-歌手-经纪公司 围绕着初音未来的民间创作群:民间创作者-初音未来 -niconico-PV制作-业余歌手—同人CD发售 特征:草根创作,多为爱好者;作品和参与人员数量 庞大;以网络为依托,既有完全的个人创作,也已形 成了专门的创作社团(如VOCALOID互助会);质量参 差不齐,但常见可比拟专业水准的优秀作品。 目前,依托acfun和bilibili两大视频 网站,国内初音爱好者的创作群体和翻唱群体已初步 形成。
4
1
2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其它一系列同人创作: 同人漫画:《初音Mix! 》,《初音未来 Anthology Comic》等; 各大视频网站上的MMD作品(MMMD即以初音 未来等角色制作3D模组的免费软件)。
同人创作对形成初音的“人格”起到了至关重 要的作用。
4
1
2
4、2010年初音未来感谢祭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2010年3月9日,由于“39”的日语发音跟“未来”和英语的“谢谢( thank you)”相近,所以定该日举行“ミクの感謝祭”,晚上时于Zepp Tokyo举行了初音未来的个人演唱会。 • 这场演唱会使得初音未来称为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使用全息投影技术举 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
4
1
2
• 社会反应:2007年12月19日,Google发表日本 年间的搜寻次数排名(1月1日至12月15日的统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计),只是刚“出道”的初音未来是著名人物 排名的第三位,而且是该排名中唯一的“非人 类”; 除了日本和中文语圈,在英语地区也有媒体对 其进行介绍,如美国IT杂志《Wired》、西班 牙的网上节目《Modbuzz TV》; 日本政府内阁府的对海外宣传杂志《 Highlighting JAPAN》亦曾以“虚拟偶像”为 题介绍初音未来 。
4
1
2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一个有趣的设想:初音未来是赛博 人的对应物,是人机关系的一种验 证?
4
1
2
软件使用了Yamaha的VOCALOID 2语音合成引擎,把人类的声音 录音并合成为酷似真正的歌声。只需输入音调、歌词则可发出声音 ,亦可以调整震音、音速等的“感情参数”,制作完成后会以 WAV格式输出,但软件本身只可做出歌唱部分,伴奏音声需要使 用其他音乐软件合成。
4
1
2
初音未来的官方角色设定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4
1
2
一个问题:人们对所谓非“现实性”的人 物产生情感是否是本时代独有的特征?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比较初音与神话传说人物 相同:非“真实”;人们参与了其“人 格”的创造 不同:从时间造神到空间造神; 从抽象透明的“崇敬”到更为个 人的私密的感情.
——《仿真与拟象》
4
1
2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这也是现实在超级现实主义中的崩溃,对真是 的精细复制不是从真实本身开始,而是从另一 种复制性中介开始,如广告、照片,等等—— 从中介到中介,真实化为乌有,变成死亡的讽 喻,但它也因为自身的摧毁而得到巩固,变成 一种为真实而真实,一种失物的拜物教——它 不再是再现的客体,而是否定和自身仪式性毁 灭的狂喜:即超真实。
——鲍姆迪亚《象征交换与死亡》
4
1
2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现代学者对于技术世界之可能性的乐观态度 艺术与技术正融为一体,并创造新的现实: 迈克尔·海姆认为,虚拟技术归根到底是一种 艺术形式:“也许虚拟技术的本质不在于技术 而在于艺术,它也许是最高级的艺术。虚拟现 实不是去掌控、逃避、娱乐或者交流,它的终 极承载,或许是要改变和补救我们的现实感— —这是最高级的艺术曾经尝试去做的事情。” ——约斯·德·缪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
初音未来和虚拟现实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4
1
2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1 什么是“初音未来”?
初音未来是CRYPTON FUTURE MEDIA以Yamaha的VOCALOID 2 (VOCALOID是YAMAHA开发的语音合成技术,以及使用 VOCALOID技术的制品的总称)。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开发贩售 的虚拟女性歌手软件角色主唱系列的第一作,于2007年8月31日发 售。
数字传媒在此也没有带来与传统的彻底决裂,而是延续了始于现 代大众传媒的一种发展。也就是说,在现代文化中无所不在的图 像、电影和电视画面导致了我们正在日益用对现实的表现来环绕 着我们自己的事实,并且正在日益把这些表现作为评判现实的标 尺。 ————约斯·德·缪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
4
1
2
对现实的毁损,或是对现实的再造?
5、初音未来走红原因的现象性归纳:
迎合青少年群体和动漫爱好者喜好的形象设计 和角色设定,相对于传统偶像具有形象和品格 上的相对完美性; 相对较低的准入门槛为民间创作提供了极其便 利的条件,民间创作群体之间互相推波助澜; 可以唱出人类难以完成的音乐,为进行新的音 乐上的尝试、开辟新的音乐类型提供了可能性 ,也充分激发了人们尝试和创新的热情。
4
1
2
迅速发展的周边产业: 人物模型、T恤、围巾、抱枕、四驱车等
游戏:《初音未来:歌姬计划》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广告:丰田汽车
日本丰田汽车2011年在美国推出的广告(视频截图)
4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