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A )。
A. 以公允价值为26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320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支付补价80万元B. 以账面价值为28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一项专利权,并收到补价80万元C.以公允价值为32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丁公司账面价值为460万元的短期股票投资,并支付补价140万元D.以账面价值为420万元、准备持有至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换入戊公司公允价值为390万元的一台设备,并收到补价30万元2. 以下交易具有商业实质的是( A )。
A.以一批存货换入一项设备B.以一项固定资产换入一项固定资产C.以一项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一项长期股权投资D.以一批商品换入一批商品3. 天山公司用一台已使用2年的甲设备从海洋公司换入一台乙设备,支付相关税费10000元,从海洋公司收取补价30 000元。
甲设备的原账面原价为500 000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原预计净残值为5%,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未计提减值准备;乙设备的原账面原价为240 000元,已提折旧30 000元。
两公司资产置换具有商业实质。
置换时,甲、乙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50 000元和220 000元。
天山公司换入乙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B )元。
A.160 000B.230 000C.168 400D.200 0004 A公司以一台甲设备换入D公司的一台乙设备。
甲设备的账面原价为22万元,已提折旧3万元,已提减值准备3万元,甲设备的公允价值无法合理确定,换入的乙设备的公允价值为24万元。
D公司另向A公司收取补价2万元。
两公司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A公司换入乙设备应计入当期收益的金额为( D )。
A.4B.0C.2D.65.A公司以一台甲设备换入D公司的一台乙设备。
甲设备的账面价值原值为44万元,已提折旧6万元,已提减值准备5万元,甲设备和乙设备的公允价值均无法合理确定,D公司换入的乙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A )。
A.30B.29C.29.4D.28.66. 企业为鼓励生产车间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应该计入( B)科目。
A.生产成本B.管理费用C.制造费用D.财务费用7. 下列事项中,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的是( D )。
A.发放管理人员工资 B.交纳生产工人的医疗保险费C.为管理层提供非货币性福利 D.支付离退休人员工资8. 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职工薪酬中的职工的是( D )。
A. 临时雇员B.独立监事C.兼职会计D.为企业提供审计服务的注册会计师9. 下列各项目中,不应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配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的是( D )。
A.职工福利费B.工会经费C.养老保险费D.辞退福利10. 职工薪酬义务的确认时间是在( A )。
A. 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B.款项应付或实际支付期间C. 在职职工是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D.退休职工是款项应付或实际支付期间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资产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有(ABC )。
A.存货B.预付账款C.可出售金融资产D.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E.应收账款2. 下列项目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ABCE )。
A.以公允价值50万元的原材料换取一项专利权B.以公允价值50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取一批原材料C.以公允价值100万元的A车床换取B车床,同时收到12万元的补价D.以公允价值30万元的电子设备换取一辆小汽车,同时支付15万元的补价E.以公允价值100万元的原材料换取一项专利权,同时支付补价10万元3.在收到补价的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中,如果换入单项固定资产,影响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因素有( ACE )。
A.收到的补价B.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C.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D.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E.换出资产应交的税金4. 下列项目中,属于职工薪酬的有( ABCD )。
A.工伤保险费B.非货币性福利C.职工津贴和补贴D.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E.职工出差报销的飞机票5. 甲公司决定为企业的部门经理每人租赁住房一套,并提供轿车一辆,免费使用,所有轿车的月折旧为1万元,所有外租住房的月租金为l.5万元,则甲公司的账务处理正确的有( ABC )。
A.借:管理费用 l0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10 000B.借:应付职工薪酬 10 000贷:累计折旧 l0 000C.借:管理费用 l5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15 000D.借:应付职工薪酬 15 000贷:银行存款 l5 000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商业实质判断标准解答: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的提法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提出的。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改进后的《国际会计准则16号——不动科、厂场和设备》中提供了判断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的参考标准。
企业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视为具有商业实质:(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2.简述职工薪酬的含义和内容解答:“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使用职工的知识、技能、时间和精力等而给予职工的一种补偿或报酬。
职工薪酬的内容包括:(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包括以下内容:(二)职工福利费。
(三)社会保险费(五险)。
(四)住房公积金(一金)。
(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六)非货币性福利。
(七)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尝(辞退福利)。
(八)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服务相关的支出。
四、业务计算核算题(50分)1. 练习无补价情况下非货币交易会计核算(5分)10月,对乙公司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甲电视机公司以其持有的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交换丙电视机公司拥有的一项液晶电视屏专利技术。
在交换日,甲公司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800万元,已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余额为60万元,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600万元;丙公司专利技术的账面原价为800万元,累计已摊销金额为16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为30万元,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600万元。
丙公司原已持有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从甲公司换人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使乙公司成为丙公司的联营企业。
假设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做甲乙公司双方的非货币交易处理(5分)解答:记账单位:万元甲公司账务处理:换入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600确认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600-(800-60)=-140会计分录:借:无形资产——专利技术 600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60投资收益 140贷:长期股权投资 800乙公司账务处理: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600确认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600-(800-160-30)=-10会计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 600累计摊销 160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0营业外支出 10贷:无形资产——专利技术 8002. 练习涉及补价非货币交易核算(10分)丙公司拥有一台专有设备,该设备账面原价450万元,已计提折旧330万元。
丁公司拥有一幢古建筑物,账面原价300万元,已计提折旧210万元,两项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
丙公司决定以其专有设备交换丁公司该幢古建筑物拟改造为办公室使用,该专有设备是生产某种产品必须的设备。
由于专有设备系当时专门制造、性质特殊,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丁公司拥有的建筑物因建筑年代久远,性质比较特殊,其公允价值也不能可靠计量。
双方商定,丁公司根据两项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支付了20万元补价。
假定交易中没有涉及相关税。
要求:(1)对该项交易进行业务性质判断(2)作非货币交易相关计算(3)做两个公司的会计处理解答:记账单位:万元(1)该项资产交换涉及收付货币性资产,属于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丁公司而言,支付补价20÷(20+300-210)×%=18.18%小于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对于丙公司而言收到补价20÷(450-330)×%=16.67%小于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由于专有设备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丁公司拥有的建筑物其公允价值也不能可靠计量。
故对于丙、丁公司来说属于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所以此项交易其各自的换入资产入账价值以账面价值为计量基础。
(2)丙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收到补价=450-330-20=100丁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收到补价=300-210+20=110(3)丙公司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建筑物 100累计折旧 330银行存款 20贷:固定资产——专有设备 450丁公司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专有设备 110累计折旧 210贷:固定资产——建筑物 300银行存款 203.练习多项非货币资产交易核算(20分)资料:A公司决定和B公司进行非货币资产交换,A、B公司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
整个交换过程中没有发生除增值税(甲、乙商品增值税税率17%)和营业税(无形资产税率5%)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A公司另外向B公司支付银行存款20万元补价。
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有关资料如下:(1)A公司换出:①固定资产—机床:原价为120万元,累计折旧10万元,公允价值为130万元;②无形资产—专利权:初始成本为100万元,累计摊销额为1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80万元;③库存商品一甲商品:账面余额为80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
公允价值合计310万元。
(2)B公司换出:①固定资产—客运汽车:原价140万元,累计折旧10万元。
公允价值为140万②固定资产—货运汽车:原价120万元。
累计折旧2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③库存商品—乙商品:账面余额为90万元,公允价值90万元。
公允价值合计330万元。
要求:(1)判断交易性质(2)编制A公司和B公司的会计分录(假定不要求单独计算公允价值相对比例)。
解答:记账单位:万元(1)对于A、B公司是属于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A公司而言,支付补价20÷(310+20)×%=6.06%小于25%故属于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B公司而言收到补价20÷330×%=6.06%小于25%故属于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