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完善

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完善

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完善
1
2020年4月19日
摘要: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经过5年多的改革和建设,初步建立起了新型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构:架。

针对现存的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狭窄、改革不配套、政府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经过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大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加快社会医疗保障的立法步伐和加大医疗保险改革力度等举措加以解决。

一、现行医疗保障制度构架
中国的医疗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其主要标志就是确立了新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

与此同时,针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缺陷,逐步发展了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并针对弱势群体建立了相应的医疗救助制度。

尽管当前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覆盖农村居民,但一些农村地区依然保留或新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以上各类医疗保障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国务院于1998年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经过5年多的实践,截至到 6月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已达1.0094亿。

全国大部分地区(98)都启动了医疗保险制度。

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
2
2020年4月19日
标志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统一的医疗保障管理系统基本建立;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基本平稳;医疗保险的保障机制基本得到发挥。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首先,它对促进国企改革和社会稳定发挥了作用。

在一亿多参保人员中,65是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

二是促进了参保人员的就医方式和医疗消费观的转变,参保人员比过去有了更多的就医选择权。

三是推进了医疗服务和药品服务市场的竞争和健康发展。

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以及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等管理措施加强了对医疗服务供方的约束,促使其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服务;四是抑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势头。

据统计,1990——1998年卫生系统综合医院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年增长率分别为25.0和23.7,分SU降低为9和5.
(二)各种类型的补充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是有限的,因此,国家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在实践中,除了国家公务员补充医疗保险外,各地还摸索出多种形式的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模式。

如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以社会保险的
3
2020年4月19日
方式运作的补充医疗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举办的补充医疗保险;由工会组织经办的职工互助保险等。

(三)医疗救助制度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以员工正式就业的工作单位(企事业单位或国家机关)作为参保单元;二是缴纳保险费与享受待遇相联系。

它将没有在正规部门就业的人口和没有能力缴费的单位的职工排除在现行制度之外,其中有相当部分的人属于低收入或没有收入的弱势群体。

因此,针对医疗保险制度性缺陷,一些城市纷纷出台了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制度。

以北京市为例, 12月,北京市民政局与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联合出台了《北京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暂行办法》,从 1月1日开始实施。

主要内容是对弱势群体的医疗费用予以减免。

综上所述,经过5年的改革和建设,当前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体制转轨和機制转换。

在体制上,完成了从原来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福利型向社会医疗保险型的转轨;同时,在新制度下,实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费用分担,医疗服务竞争(定点医院),费用控制(结算方式)以及社会化管理等新的运行机制。

在制度层面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以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补充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互
4
2020年4月19日
助、商业医疗保险和职工互助保险)为补充,以社会医疗救助为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医疗保险制度评估
尽管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总体上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进展还不尽人意。

新制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还很多,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

有必要对医疗保险制度,特别是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理清今后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思路。

当前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是:
(一)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狭窄
截止 6月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经突破一亿人,但从总量上看,医疗保险覆盖面只相当于城镇就业人口()的42,在三大社会保险中是参保率最低的。

从结构上看,基本医疗保险主要覆盖的是国有企业和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还包括部分集体企业的职工。

大量的其它类型企业的职工,非正式就业(灵活就业)人员,城市弱势群体(低收入或
5
2020年4月19日
下岗、失业职工,残疾人和孤寡老人,进城的农民工,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等),以及农民还没有被制度所覆盖。

总体来说,中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还是相当有限的,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还没有制度上的医疗保障。

据卫生部的统计资料,中国卫生总费用已经达到4700多亿元,其中居民个人支出近2900亿元占其61,说明能够享受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还是少数人。

(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形成
尽管当前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但合作还有明显欠缺:一是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现有体系中各个层次的运行还没有纳入正轨,成效并不显著。

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区医疗服务等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配套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是关系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

医疗卫生体制包括医疗机构(主要是医院)的补偿机制问题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问题。

就一般的意义讲,医院补偿机制就是指医院获得收入的方式。

6
2020年4月19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