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
事故案例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事故案例分析 目录
1.天然气井井喷失控事故 2.大型原油罐区火灾爆炸事故 1. 3.钻井平台翻沉海难事故 2. 4.化工物料火灾爆炸事故 3. 5.氯气泄漏爆炸事故 4. 6.某井井喷事故 7.某井井喷事故 8.某井井喷事故 9.某井井喷事故 10.某井井喷着火事故 11.某井井喷事故 12.某井修井作业井喷着火事故 13.硫化氢中毒事故 14.输气管线泄漏爆炸事故 15.硫化氢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 16.处理厂爆炸事故
1、井喷失控并伴有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 体逸散时:
a) 应迅速封闭事故现场,抢救现场中毒人员,发出 硫化氢、二氧化碳报警信号,进行交通管制,禁止无 关人员进入现场,控制事态发展;
b) 监测硫化氢浓度,根据现场风向,疏散现场及周 边
无关人员; c) 现场人员生命受到威胁、井口失控、撤离现场无望时, 在应急预案中被授权的负责人应立即发出井口点火指令; d) 条件允许时,迅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抢装井口和实施 压井工作。 2、井喷失控引发火灾、爆炸时: a) 现场发生火灾、爆炸,应立即阻断引火源,并组织灭 火; b) 条件允许时,迅速组织抢装井口和压井工作; c) 井场四周围堤,海上设置围油栏,防止喷出物污染环 境; d) 依据灾情程度确定警戒范围,撤离无关人员。 3、井喷失控引发火灾、爆炸和有硫化氢、二氧化碳等
有毒有害气体逸散时,应根据现场自然条件、地层压
力、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浓度及其它情况,按照先实施 上述第1条,后实施上述第2条的行动方案来进行。 4、海(水)上油气井井喷失控导致溢油时,同时启动 《海(水)上溢油应急预案》。
5、海(水)上油气井井喷失控后,经采取措施无效, 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
1. 天然气井井喷失控事故
2003年12月23日某钻井队在执行一口天然气气井的钻 井中,发生井喷失控事故,因该井喷出的天然气中含有
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在井场周围空气中迅速扩散,致 使243人中毒死亡,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 会影响。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2003年12月23日20∶00接班后继续起钻,起了20多柱, 没有发现异常,当21∶51起钻至195.31m,发现溢流 1.1m3,钻杆母接头处溢流,21∶57发生了井喷,想把 钻杆下放也没下到转盘面,大方瓦被冲飞了,企图接回
的合理确定方法等。
四、本预案的应急处置原则
在制定本预案的过程中,编写人员认真研究了国内外 有关井喷失控的案例,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 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 程中,海上油(气)井和陆上高压气井发生井喷失控、 陆上油井井喷失控并伴有火灾、爆炸和(或)硫化氢、 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逸散时,应按以下原则进行 应急处置。
1、切实加强技术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 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把含硫油气田钻井、井下 作业、采气、输气等全过程的安全生产放到首位。 2、建议甲方向乙方(钻井队)单位派出HSE监督, 钻井队也应恢复原先配有专职安全员的制度,并建立 相应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监督力度。 3、建议石油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应针对高含硫高产气田 的实际,尽快组织有关技术标准的修订工作。 4、建议开展高含硫高气量天然气水平井钻井工艺中有 关科研课题的攻关,如天然气藏中裂缝、溶洞的识别 与预测方法;天然气藏产能和产量的计算方法;天然 气水平井中气侵模型、气侵量和滑移速度计算方法; 天然气井孔隙压力计算与环空压力测量方法;气井溢 流、井喷的预警技术;高含硫气井钻井液密度附加值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发生火灾爆炸的油库位于海边,建有5座油罐,总容 积为76000m3,其中1、2、3号罐为地上金属油罐,4、 5号罐为半地下非金属石壁油罐。它北面30m处有10个 原油储罐和11个成品油储罐,东侧500m是一座年吞吐 能力l700万吨的油码头。
8月12日9∶55,该油库5号罐因遭雷击发生爆炸,继 而发生火灾。消防部门接到警报,立即火速赶赴现场, 组织力量控制5号罐火势,并冷却与之相邻的4号罐, 对1、2、3号罐进行保护。虽经多方努力,但因受到来 自5号罐的强辐射热, 4号罐内气体膨胀外排;14∶35 分左右5号油罐沸溢的原油,喷溅到4号罐顶部,引起 爆炸。随即,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1、2、3号罐的
3、有关决策人员接到现场人员井喷失控的报告后, 未能及时决定并采取放喷管线点火措施,以致大量含 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喷出扩散,造成事故扩大, 导致重大损失,这是事故扩大的直接原因。
三、事故教训
此次事故特别重大,教训也极为沉痛。通过深入的 调查和分析,除了上述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外,有关 单位在管理(主要是技术管理)方面的严重违规与欠 缺,也为此次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必然的原因。亡羊补 牢,痛定思痛,从管理(技术管理)、技术和科学三 个层面,专家组提出改进建议,以防止和杜绝此类事 故再次发生。
2. 大型原油罐区火灾爆炸事故
1989年8月12日9∶55,某油库5座大型原油储罐,因 遭雷击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烧掉原油3.6万吨,烧毁 油罐5座,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00多万元。600吨
原油流入海里,使附近海域和沿岸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在救火中,有14名消防官兵牺牲,66人受伤;5名油库 职工牺牲,12人受伤。
事故调查组的技术专家组进行了认真取证和理论分析, 认为发生事故的原因是: 1、有关人员对所钻的这一口天然气水平井的特高出气 量预测不足,在目前这类井钻井工艺不成熟的情况下, 起钻前钻井液循环时间严重不够,起钻过程中不按规 定灌注钻井液,又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这是产生 溢流到井喷的直接原因
2、12月21日下钻的钻具组合中,没有安装回压阀, 是导致井喷失控的直接原因。
压阀和接顶驱也都没成功,关防喷器又未能控制住,造 成井喷失控。 井喷失控后,队长于22∶15向上级调度作了汇报,另外
组织技术员、副队长和泥浆组长通过压井管线向井内 打泥浆,23∶20停泵。在此后的时间内除疏散现场人 员和村民外,一直在等通知。可甲方现场钻井监督和 乙方生产指挥部门的决策者未能尽快做出果断点火的 指令。从而使井内喷出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 在井场周围空气中迅速扩散,致使243人中毒死亡,造 成重大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 二、事故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