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传销知识讲座__的课件
24
组织领导传销罪立案追诉标准
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 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 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 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 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 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 传销活动,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 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对组织者、 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
6
10月27日,新余市打击传销工作调度会 在市公安局召开
会议主要成果
• 一是成立了全市多家相关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为 成员打击传销领导小组 • 二是表彰2010年度打击传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 个人 • 三是将开展“创建无传销社区(村)活动”工作 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四是各级财政将打传经费列入预算 • 五是制定了《新余市打击传销专项行动工作实施 方案》 • 六是对查明提供给传销分子使用的房屋等场所, 新余供水、电、气公司,依据市、县(区)打传 办书面通知断水、电、气供应
10
二、传销的发展历程
11
• 视频1 传销的出现
12
传销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兴起—混乱—失控—整顿
(1990年-1998年4月)
上世纪80年代末 日本一家卖磁性保 健床垫的Japan Life公司在我国开展 传销业务,传销在中国悄然出现。 1990年11月14日第一家正式注册登记 的传销公司是中美合资广州雅芳有限 公司。
18Biblioteka 2004年的2月9日 商务部宣布,中国将制订 直销业相关法律,严格区分直销和各种形式 的传销,在继续大力打击非法传销的同时鼓 励合法直销 国务院于2005年8月23日出台《直销管理条 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禁止传销条例 》自2005年11月1日施行,《直销管理条例 》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2006年2月底 雅芳获得首张新直销牌照
25
视频3 为什么中国不允许团队计酬型传销
26
工商部门职责的把握
《条例》4、8、9、10、26 第4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 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 范围内查处传销行为 第8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条例 的规定,负责查处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 传销行为。 第9条: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含有本 条例第七条规定的传销信息的
14
提出单层次传销和多层次传销的定义,但由 于对二者区分没有严格的标准,加之文件并规 定“多层次传销”公司由国家工商管理局批准 ,“单层次传销”公司由地方省级工商局批准 ,许多企业开始扩张发展,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特别是地方政府批准的“单层次”传销公司 不规范运作几乎都行“多层次”之实,加上大 批非法传销公司推行“老鼠会”制度,到98年 初时已有失控的迹象 1998年4月21日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禁止传销 经营活动的通知》,对整个传销行业全面禁止 整顿。 “禁止任何形式的传销经营活动。此前已经批 准登记从事传销经营的企业,应一律立即停止 传销经营活动” 15
29
工商、公安职责分工
• 1、工商、公安都是《条例》主要执法部门,都负有 对传销查处的职责,公安部门可以直接对传销行为进 行认定,具有独立认定权 国务院办公厅对《禁止传销条例》中 传销查处认定部门解释的函 国办函〔2007〕65号
“依照条例规定,工商部门和公安机关在各自的职责范 围内都应当对传销行为进行查处,并依照各自职责分 别依法对传销行为予以认定”
8
主要工作—加大宣传 营造氛围
• 一是悬挂横幅标语加大宣传共计120条 • 二是市打传办协调移动、联通、电信发送提 醒短信共计2万条 • 三是印制、张贴、发放《关于严厉打击传销 活动的通告》、《致出租房屋主的一封信》 共计2万份,并在新余电视台、新余日报、 新余广播电台电视台连续播出 • 四是市综治办、市打传办、市工商局、市公 安局编发打击传销专项行动《工作简报》26 期
42
传销窝点常见的书证和物证
“传商品”的商品、参与人员的笔记
本、骨干分子用于授课宣传的光盘、 电脑及电视、VCD机、银行卡等物品
43
视听资料、计算机数据
• 法定要求的依据:《证据规定》第十二条
1、原始载体,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 制件 2、注明制作方法、时间、制作人和证 明对象; 3、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 字记录;
反传销知识讲座
1
主 要 内 容
一、新余打击传销基本情况 二、传销的发展历程 三、禁止传销条例 四、查处传销案件证据的收集
2
一、新余打击传销基本情况 (1-11月份)
3
天津天狮 香港腾飞 新加坡派隆
4
主要工作—加强领导 健全机制
今年4月12日,新余市打击传销工作会议 在市会展中心政协厅召开
5
今年9月6日,新余市打击传销工作会议 在市公安局再次召开
44
视听资料、计算机数据
《证据规定》第五十七条:以偷拍偷录窃听 等手段获取的侵害他人合法利益的证据材料 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1、以秘密手段获取的侵害他人合法利益的证 据应该除掉; 2、以秘密手段获取的不侵害他人合法利益的 证据应作为定案依据。
37
4、询问、陈述、谈话类笔录:应当有行政执法 人员、被询问人、陈述人、谈话人签名或者 盖章 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章对书证的制 作形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工商机关制作的书证文书和提取的书证文件 。前者包括行政处罚决定书、扣押通知书等 ;后者包括公证书、判决书等,以及当事人 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认证证书,委托 书等,当事人提供的检验报告,帐册,合同 ,标签,生产规章制度,价格表等。
传销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第二阶段:转型期
(1998年6月-2003年 )
1998年6月18日 国家三部委(对外 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 局、国家国内贸易部)发出《关于外 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 题的通知》,规定“外商投资传销企业 必须转为店铺经营”,并批准了安利、 雅芳、玫琳凯等10家外商投资直销企 业转型经营。
31
2-4点依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 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 为切实加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安 机关的协作配合,依法有效打击传销违法犯罪 活动,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制定了《工商行 政管理机关和公安机关打击传销执法协作规定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七年九月二十四日
物证
• 证明方式不同:书证以其内容来 证明案情;物证则以其外部特征 、材料属性来证明案情
41
传销窝点常见的书证和物证
参与人员的身份证、参加人员的网络
图、人员体系编码、参与人员询问笔 录、参与人员笔记本中记录的听课内 容、骨干人员的授课材料、手机短信 内容、组织者发放的各种书刊、印刷 品等宣传资料、营销方式的介绍、当 事人银行存折记录、银行获取入门费 交纳的凭证、获取报酬的往来明细等
30
• 2、对传销活动有异地聚集并有限制人身自由 行为,由公安机关查处,工商部门配合;对 传销活动中有限制人身自由的由公安部门负 责查处;工商部门在发现有上述两种情况后 ,及时通报并将案件线索移交公安机关, • 3、对构成第7条规定的传销行为,有异地聚 集但未限制人身自由,由工商部门查处,公 安机关予以配合。 • 4、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受 理传销举报,并在受理举报后的3日内开展调 查。经过调查后,对于依法不属于自己职权 范围内的举报,应当及时移交主管机关,并 告知举报人。
16
2002年4月1日国家再次发布《关于( 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 问题的通知)执行中有关问题的规定 》,对转型企业中雇佣推销人员的方 式、报酬、合同订立、培训规模等具 体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17
传销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第三阶段:创新发展期
(2003年至今 )
2003年9月9日由商务部外资司、 商业改革发展司、工商总局外商 投资企业注册局主办的厦门投资 直销业研讨会召开 ——“厦门会议 ”
38
物证
• 以外部特征或属性证明案件情况,独立 于主观意志之外的
• 法定要求的依据:《证据规定》第十一条 1、原物:提供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与 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或者证明该物证的照 片、录像等其他证据 2、原物为数量较多的种类物的,提供其中的 一部分 如:质量监督检查中随机抽样的样品
39
物证
32
四、查处传销案件证据的收集
(一)、查处传销案件证据问题
(二)、为传销分子提供出租房屋 查处的问题
33
查处传销案件的证据问题
• 证据的种类 • 传销案件证据的收集
34
证据的种类
• 《行政处罚法》:无规定证据的种类 •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工商行政管理机 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总局28号令)规定了七 种证据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 定》规定了证据的法定要求等
2、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传销”仅指拉 人头、收取入门费型传销
23
刑法修正案(七)对传销的定义
• 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 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 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 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 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 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 的 组织领导传销罪的传销: 主要条件为收取入门费+拉人头 同时具备
35
证据种类
行政诉讼法
书证
总局28号令
书证
物证
视听资料 证人证言 当事人的陈述
物证
证人证言 视听资料、计算机数据 当事人陈述
鉴定结论
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鉴定结论
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36
书证
• 以文字、符号、图画等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 件事实的书面文件或其他物品 • 法定要求的依据:《证据规定》第十条 1、原件:原本、正本和副本均属于书证的原件 如营业执照 ;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也可 2、有关部门保管的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 或者抄录件,(应当注明出处 经该部门核对 无异后加盖印章) 3、报表、图纸、会计账册、专业技术资料、科 技文献(附有说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