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农业概况

内蒙古农业概况


马铃薯
• 内蒙古马铃薯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 国之首。 • 全区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800多万亩,占粮 食总播种面积的12.5%以上;鲜薯总产量达 到930多万吨,占全国马铃薯鲜薯总产量的 12%。已成为我区仅次于玉米、大豆的主栽 作物。单产由九十年代初的750多公斤增加 到1200多公斤。
赤峰黄玉米
天山大明绿豆
• 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特产,中国地 理标志产品。阿旗位于赤峰市东北部,是 中国绿豆主产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得 天独厚,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加之科学 种植,粒大饱满,色泽鲜艳,营养丰富。
扎兰屯沙果
• 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特产水果,中国地理标志 产品、绿色食品。扎兰屯市沙果栽培历史久远, 是中国沙果的主产区,出产的黄太平、大秋果、 海棠果等品种远近闻名,扎兰屯沙果色泽鲜艳、 果面光滑且有光泽,果味酸甜、多汁、香气浓郁, 风味独特,具有驱虫明目之功效。
贝尔的蒙语大意为"雄水獭",因为过去这两个湖盛产水獭。
畜牧业
• 内蒙古具备年稳定饲养1亿头只牲畜、年 生产240万吨肉、10万吨绒毛、900万吨牛 奶和50万吨禽蛋 的能力,牛奶、羊肉、 山羊绒、细羊毛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畜牧 业产值已占大农业的45.93%。畜牧业综 合生产水平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 • 内蒙古自治区畜禽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地 方良种颇负盛名,不同的草原生态,造就 了不同类型的牲畜品种。有蒙古马、蒙古 牛、蒙古羊、双峰驼、白绒山羊等地方品 种,培育出了三河马、草原红牛、内蒙古 细毛羊、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双蜂驼 等27个优良品种,并引进了荷斯坦、西门 塔尔、安格斯、道赛特、萨福克等一批世 界著名优良畜禽品种,特别是最近新育成 命名的呼伦贝尔肉羊和巴美羊两个新品种, 填补了国内杂交肉羊品种的空白,在提供 高档畜产品和支援区内外畜种等方面,均 发挥着重大作用
三河牛
• 三河牛是中国培育的乳肉兼用 品种,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产 于额尔古纳市三河地区,三河 分别是:根河、得勒布尔河、 哈布尔河。 • 三河牛耐粗饲,耐寒,抗病力 强,适合放牧,体格高大结实, 肢势端正,四肢强健,蹄质坚 实。有角,角稍向上、向前方 弯曲,少数牛角向上。色为红 (黄)白花,花片分明,头白 色,额部有白斑,四肢膝关节 下部、腹部下方及尾尖为白色。 • 三河牛产奶性能好,年平均产 奶量为4000千克,乳脂率在4% 以上。产肉性能好,2-3岁公牛 的屠宰率为50%-55%,净肉率为 44%-48%。
• 全市栽植沙果树面积达10.37万亩,年产量稳定在 10万吨左右
农业面临的问题
• 1. 农业基础薄弱和粗放经营并存:全区耕地中70%左右为 旱地,2800万亩旱坡地只有800万亩改造成梯田;有效灌 溉面积不到3成,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特别是抗旱能力很弱。 • 2.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目前,内蒙古农贸市场服务只是 工商管理服务,而其他服务相对滞后,市场信息不灵,信 息收集、传递手段落后,时效性差,绝大多数农户不能及 时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加之宏观调控机制不完善,生产 经常处于起落不稳的状态。 • 3.机械化率低:农田水利、交通道路等建设跟不上农业发 展 “靠天吃饭”的局面未能从根本上得以扭转。农产品 储藏条件差,例如马铃薯的贮藏方法单一,不仅设施较为 简陋,而且贮藏能力有限,给反季节销售带来了困难。 • 4.耕地减少:工业化与城市化占用和污染了大量耕地,耕 地资源动态平衡中的等量不等质情况仍相当严重,为了追 求耕地数量整体上的动态平衡,在建设用地占用肥沃良田 时,把偏远、贫瘠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以求数量上 的平衡,且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希望自己的土地被征用。
• 解决措施
• • 1.强农牧业惠农牧业政策 一是扩大良种补贴规模、范围;二是进一步实施多样化补贴政策;三是进一 步完善了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四是进一步完善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生态工程政策,增加了对农牧民直接补贴,今年新增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 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这些惠农惠牧政策的完善,增加了农 牧民收入。 • 2.财政加大了对农业公共物品的投入力度 • 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3.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保险政策 • 提高了农作物保险金额,降低了保险费率,扩大了保险责任范围,降低了起 赔点。 4.加强草场与耕地的保护力度,开展草原间断性禁牧工程,并对禁牧地区牧 民进行补助 • 5.出台《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畜牧业)实施方案 》 • 肉牛每个项目扶持50万元,肉羊每个项目扶持25万元,蛋鸡肉鸡每个项目各 25万元。 • 6.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 式 • 7.加大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度 ,提出“农业龙头带动”战略
内蒙古的草场
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生长着碱草、 内蒙古天然草场辽阔而宽广,总面积位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是我
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 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
草场面积达6800万公顷,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内蒙古现有呼伦贝 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6个著名大草 原,生长有1000多种饲用植物 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和贝尔两大湖泊。呼伦的蒙语大意为"水獭", 从类型上看,内蒙古东北部的草甸草原土质肥沃,降水充裕,牧 草种类繁多,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适宜于饲养大畜,特别是养牛; 中部和南部的干旱草原降水较为充足,牧草种类、密度和产量虽不如 草甸草原,但牧草富有营养,适于饲养马、牛、羊等各种牲畜,特别 宜于养羊;阴山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荒漠草原,气候干燥,牧 草种类贫乏,产草量低,但牧草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是小畜的优 良放牧场地;西部的荒漠草场很适合发展骆驼
• •
• •
内蒙古自然地理及农业情况
.气候条件: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纬度,地处欧亚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处在东 亚季风的影响之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复杂多样,四季分明 . 地形条件:全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 地貌区。在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于著名的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其周 沿地带,统称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在内部结构上 又有明显差异,其中高原约占总面积的53.4%,山地占20.9%,丘陵占16.4%, 平原与滩川地占8.5%,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 .农业资源:内蒙古截至2010年共有耕地549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24公顷, 是中国人均耕地的3倍,实际可利用的耕地面积超过800万公顷,人均耕地面 积居中国首位。内蒙古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 以东和以南。河套、土默川、西辽河、嫩江西岸平原和广大的丘陵地区,有 适于农作物生长的黑土、黑钙土、栗钙土等多样性土壤地带和可利用的地上 地下资源,从而形成自治区乃至中国北方的重要粮仓。内蒙古农作务多达25 类10266个品种,主要品种有小麦、玉米、水稻、谷子、莜麦、高粱、大豆、 马铃薯、甜菜、胡麻、向日葵、蓖麻、蜜瓜、黑白瓜籽等许多独具内蒙古特 色的品种,其中莜麦、荞麦、华莱士瓜颇具盛名。还有发展苹果、梨、杏、 山楂、海棠、海红果等耐寒耐自治区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特产,中国地 理标志产品。牛家营子镇,闻名遐迩的药材之乡, 这里地貌平坦、土肥地广,交通便捷,盛产的北 沙参、桔梗享誉国内外,为“中国北沙参、桔梗 之乡”、“国家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 • 北沙参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根,有清肺火 益肺阴、消肿排浓的作用 • 乾隆皇帝狩猎至此,因药花赏心悦目,药香沁腑 醉人,遂赐地名“药王村”,传扬各州郡,从此 家家种药,户户得益,历久不衰
内蒙古农业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 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 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 名列第三位。 东南西与8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 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来自内蒙古大部分盟旗的蒙 古、达斡尔,鄂温克,汉、满、回、朝鲜等各民族代表393人出席会议。会 议通过决议,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首府定为呼和浩特市。 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居住着49个民族。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汉族、蒙 古族,蒙古族人口有421.12万人,人口在10万以上的有回族和满族 2012年江苏和内蒙古两地的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此前人均GDP超1万美 元的中国大陆省级单位只有京津沪三市,这意味着,江苏与内蒙古成为进入 “发达状态”的省区。
三河马
• 内蒙古三河马与河曲马、 伊犁马并称为中国三大名 马,俄罗斯后贝加尔马、 蒙古马及英国纯种马等杂 交改良而成的,至今已有 上百年的驯养历史 • 三河马外貌清秀,体质结 实,动作灵敏,具有奔跑 速度快、挽力大、持久力 强等特点,是优良的乘挽 兼用型马。
敖汉细毛羊
• 主要产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的南部,即半农半牧地区。 • 敖汉细毛羊体质结实,结构匀 称,骨胳坚实。公羊有螺旋形 角,颈部有1~2个完全或不完 全的横皱褶;母羊多无角,颈 部有宽松的纵皱褶。体躯宽而 深长。四肢端正。毛被呈闭合 型。 • 敖汉细毛羊是由蒙古羊与高加 索细毛羊、斯达夫细毛羊杂交 培育的,遗传性能稳定、繁殖 力较高,抗病能力强、耐粗饲, 可以适应恶劣的风沙气候,6级 和风时仍能依旧放牧采食,适 于在内蒙古地区干旱沙漠条件 下饲养。
河套平原
农业资源
• 人均耕地面的居全国第一 • 有河套,土默川,辽河和松嫩平原,有 ‘谷仓’和‘塞外米粮川’之称
内蒙古种植业
• 内蒙古粮食生产以玉米、小麦、水稻、大豆、马铃薯五大 作物和谷子、高粱、莜麦、糜黍、绿豆等杂粮杂豆为主。 • 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6位;大豆面积、产量居 全国第3位和第2位;马铃薯播种面积居全国首位,产量居 全国第2位;杂粮杂豆中高粱的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 荞麦面积居全国第2位,产量居全国第1位;谷子面积居全 国第3位,产量居全国第2位;燕麦、红小豆面积产量均居 全国第2位,绿豆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向日葵面积产 量均居全国首位;甜菜种植面积为、产量均列全国第3位。 •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每年为国 家提供商品粮超过200亿斤,是全国净调出粮食的五个省 区之一,农民人均储粮和人均占有粮食分别排在全国第二 和第三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