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历史:第1课 孔子和老子 课件2(岳麓版必修三)
历史:第1课 孔子和老子 课件2(岳麓版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 1 课ຫໍສະໝຸດ 课标解读: 熟悉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
理解孔子由凡入“圣”的过程,并 与知识链接的介绍相印证。
探讨孔子、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产 生的深远影响。
孔子小档案
年代:
国籍: 简历:
地位:
孔子是我国伟 大的思想家、政治 家、教育家,儒家 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
老子主张“以柔克 刚”,相传老子曾经张 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 对弟子们说:“我那些 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 而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 在。”
思想:“仁”和“礼” 政治:“为政以德” 改良政治
有教无类
教育:
因材施教 实事求是 温故知新、坚持不懈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
哲学:“道” 辩证法思想
政治:“无为而治”
周游列国
叶落归根 叶落归根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孔子思想的影响
家庭伦理 饮食文化 礼仪风俗 企业管理 学校教育 国家管理
老子小档案
年代:
国籍: 简历: 地位:
《 老 子 》
孔子在汉城
孔子在柏林
2004年是孔子诞辰2555年,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先哲,在他 的故乡曲阜,举行盛大的祭祀 活动,场面华丽,气势恢弘。 而且孔子的思想飘扬过海,影 响深远。但是,他的生前是否 真的如此风光呢?史书载,他 率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 两国交界处困饿七日,动荡的 年代,他的“仁”的思想也处 处碰壁,不被采纳。
“仁者爱人” 调整统治者与被统 治者之间的关系
“仁”
遵循“忠恕”之道
某天,鲁哀公请孔子进宫。哀公请 孔子吃桃子,边上还有一盘黍叙谈 子。孔子却恭敬地吃掉了黍子。 哀公笑道:“夫子,侍人 送上来的黍子,是用来擦桃子上的 毛的,不是吃的。” 孔子正色对哀公说:“主 公啊,我不是不知道。但是,黍米 是五谷尊者,是帝王用来祭祀天地 及宗庙中最上等的谷物,其地位是 很高的。但桃子地位是比较低贱的, 祭祀时从不用。用尊贵的东西去擦 拭低贱的东西,是君子所不为的。 今天用五谷之长的黍米去擦拭低贱 的桃子,臣以为这是违背周礼的。 故我不敢那样做。”鲁哀公听了, 大加赞赏地说:“夫子所言,真是 妙极了。”
这则小故事体现了 孔子什么思想?实质是 什么?应该怎样看待?
“礼” “克己复礼”
实质是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
孔子的政治主张有哪些?
你怎样理解他的“敬鬼神而远 之”?
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 力,用“德”教化人民。 “礼”治的同时,改良政治。
对待鬼神:
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 在优先位置,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
以上资料体现了老子的哪些思 想?核心是什么?如何理解?
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出发,老子倡导怎样的治国思想 ?具体含义是什么?历史上哪个 朝代应用最为明显 ?
你如何看待这种治国方法?在 今天有无借鉴意义?
有这 用种 吗思 ?想 举在 例现 说实 明中 。
老 子 的 话 是 什 么 意 思 ?
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 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 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 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 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
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 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 谈论之语48章。
“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 虎”两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 么思想?
1.选择适当的角度,就自身体会,写一篇校 园广播词《我与孔子(或老子)面对面》 (散文、诗歌等形式均可)。 2.某大导演准备拍摄电视连续剧《孔子周游 列国》,请你以美工的身份,设计一下符合 春秋时期时代背景的孔子服饰和室内环境。
谢 谢 合 作
二 生道 三生 ,一 三, 生一 万生 物二 。, ”
“
——
有无相生,难易 相成,长短相形,高 下相盈,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 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 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 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