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音乐《汉族民歌1》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音乐《汉族民歌1》教学课件设计
江 苏 民 歌
• 特点: 旋律: 优美婉转 平稳流畅 节奏: 规整
结构较为严谨 词曲固定 一般有艺术加工
龙船调(湖北)
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哟喂, 妹娃去拜年哪嚯喂, 金那银儿锁 银那银儿锁, 阳雀叫哇是捎着鹦哥啊捎 着鹦哥
(女)妹娃要过河,哪个 来推我? (男)我就来推你嘛! 艄公你把舵扳哪, 妹娃我上了船, 啊喂呀佐,啊喂呀佐, 将阿妹推过河哟嚯喂; ……….
汉族民歌
民歌按体裁主要分为三大类
★ 劳动号子 ★ 山歌 ★ 小调
湖 北 民 歌
特 点:
旋 律: 粗犷有力 节 奏: 律动感强、节奏比较固定
•《三幺台》、《平板》 •节奏 平缓 明快
•《数板》、《高腔》 •节奏 平缓 明快
特点:
旋 律:粗犷有力 节 奏:比较固定、律动感强
号子的节奏与 劳动 节奏紧密结合
演唱形式: “一领众和”
劳动号子:
人们在从事体 力劳动的过程中 创作并演唱的一 种带有呼号舞劳动热情
• 山歌:
是广大劳动
人民在山上、 田间、牧场劳 动生活时即兴 演唱的歌曲, 是劳动人民表 达内心思想感 情的抒情小曲。
• 特点:
旋律: 高亢嘹亮 起伏较大 节奏: 比较自由 歌词: 方言 多衬词 直白
想一想:
伴随着社会迅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 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音乐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中国民歌受到多元化音乐的冲 击,打破了民歌原有表现的模式与音乐风 格,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五彩缤纷。
歌唱方法的演变
表演形式的演变 (改为重唱、合唱、器乐曲等)
配器和声的演变
主旋律的演变
陕北 青海 山西 四川 内蒙古
信天游 花儿 山曲 晨曲
爬山调
云 南 民 歌
• 特点:
旋律: 优美抒情
节奏: 自由
歌词: 善用比兴 表达含蓄
云
南
民 歌
被誉为“东方小夜曲”
小调又称小曲, 泛指流行于广大城 乡的一种民间歌曲, 常在人们生活的闲 暇和风俗性的节日、 集会时演唱,故称 “里巷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