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台湾旅游景点介绍(超清晰详细喔)
台湾旅游景点介绍(超清晰详细喔)
红桧(guì)、扁柏、亚极和姬松等温带针叶树,到了3000
米以上,则是以冷极为主的寒带林了。这些奇木异树,在阿
里山上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山风劲吹时,山林如惊涛骇浪,
发出轰天雷鸣,形成阿里山著名的万顷林涛。
1991年新中横公路通车后,阿里山森林游乐区便与玉山“国 家”公园串连而成为新兴的旅游路线。
日月潭
台湾地区最大的天然湖泊,又称龙湖,亦为闻名遐 迩之山水佳胜。位于南投县中部鱼池乡之水社村, 地处玉山山脉之北、能高瀑布之南,介於集集大山 (潭之西)与水社大山(潭之东)之间。潭面辽阔,海拔 约760公尺(2,495呎),面积约900馀公顷。旧称水沙 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 潭中有小岛名拉鲁岛(旧名珠屿岛、光华岛),以 此岛为界,潭面北半部形如日轮,南半部形似月钩, 故名日月潭
比喻成事的关键所在。 ), “七省藩篱”(比喻门户或屏障。 ) 之称,是世界上有名的远东海上走廊。
阿里山
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位
于台湾嘉义县阿里山乡,是 由林务局规划与管理的一座 国家森林游乐区,也就是传 统上阿里山风景区的所在地。 阿里山实际上并不是一座山 的名称,只是特定范围的统 称,正确说法应是“阿里山 区”,地理上属于阿里山山 脉主山脉的一部份,东邻玉 山山脉,北接雪山山脉(注: 许多资料指称阿里山又名塔 山,标高2,484公尺,实则不 然。)。阿里山自然景观极 为丰富,高山铁路、森林、 云海、日出及晚霞,更号称 阿里山五奇。
柏和小姬松,称为阿里山特产“五木”。到了阳春三月,阿
里山又成为一个绯艳绚丽的樱林。这里的樱花驰名中外,每
年二月至四月列为花季,登山赏樱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山上
有高山博物馆,陈列各种奇木异树,高山植物园内种有热带、
温带、寒带数百种植物,游人既可饱览林海在微风中泛起层
层波澜的胜景,还可增加见识。
在晴天的破晓时分,登阿里山的塔山观赏云海,确 是赏心乐事。游人但见云海茫茫,瞬息万变,时而 像连绵起伏的冰峰从山谷中冒出,时而像波涛汹涌 的大海,从天外滚滚而来。难怪阿里山的云海是台 湾八景之一。观日出的地点则以祝山为妙。祝山海 拔仅次于塔山,为二千四百八十公尺。黑夜退去, 天空呈鱼肚白,祝山后先现出一丝红霞,慢慢变成 弧形、半圆、大半圆,越来越红,越来越亮。一轮 红日先从云海边上升,再从山顶冒出,光芒四射, 煞是一番景象。
可是,就在他们为新的猎场给他们带来 的丰收而狂欢时,却惹怒了这里的两条恶龙。 恶龙的本领可大了,它们一打呼噜,顿时狂 风呼啸,飞禽走兽都被吓跑了;恶龙一喷气, 顿时白雾茫茫,使人辨不清东南西北。这给 希望过安定生活的高山族人民带来了灾难。
阿巴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心要与 恶龙斗争。于是,他就带领部落里的一批年 轻人,天天在山林中舞刀练箭,练就了一身 好武艺。
太鲁阁国家公园
太鲁阁国家公园是中国台湾地区的著名“国家公园” 之一,位于台湾岛东部,地跨花莲县、台中县、南投县三 个行政区。园内有台湾第一条东西横贯公路通过,称为中 横公路系统。前身为日本侵略时期成立之所谓“次高太鲁 阁国立公园”。
走遍全台湾的胜景,如果没到花莲的太鲁阁,那可是 一大憾事了。由花莲沿九号省道,经新城至太鲁阁,从东 西横贯公路的牌楼进入,处处是美景,花东纵谷的地形, 在此展露无遗!惊艳之馀,不仅要赞叹与感恩:那些开发 这条道路的前人,应该更能领会太鲁阁的美丽与原始吧! 整个太鲁阁国家公园以其高山及峡谷最负盛名,尤其是中 部横贯公路太鲁阁至天祥一带的立雾溪谷,两岸全是大理 石岩层,可见开发之维艰!
经猫鼻头、鹅銮鼻北至南仁湾间,距海岸一公里内的海域。
垦丁国家公园地理上属于热带性气候区,终年气温和暖,热带植物衍生,
四周海域,海水清澈且无污染,因而珊瑚生长繁盛,自然景致保存优良。
郑成功庙,位于中国台湾省台南市东。又称延平郡王祠、 开山王庙。
纪念郑成功的祠庙。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后, 将台南地区作为他经营的中心。他去世后,台湾人民在清 初即建开山圣王庙作为纪念。
阿里山的铁路可与“阿里四景”(日出、云海、晚霞、
森林)合称“五奇”。铁路全长72公里,却由海拔30米上升
到2450米,坡度之大举世罕见。火车从山脚登峰,似沿“螺
旋梯”盘旋而上,绕山跨谷钻隧洞,鸟雀在火车轮下飞翔。
登山途中,从高大挺拔的桉树、椰子树、槟榔树等热带古木,
到四季常绿的樟、楠、槠、榉等亚热带阔叶树,再到茂密的
阿里山列为台湾风景区之一,美景纷陈早为人
所称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
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伟大”的说法。
阿里山,中国地名,是台湾省的著
名旅游风尺以上,坐标为北
纬23度31分,东经120度48分,东面靠近台湾
最高峰玉山。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
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
避暑胜地。另外有同名歌曲《阿里山》。
名称由来
相传250多年前,达邦有一位酋长叫阿 巴里,英勇善猎,只身翻山越岭来此打猎, 满载而归,后来常常带族人来此打猎,收获 颇丰,人们十分敬仰他,便以其名命名此山。
台湾旅游景点
台湾,简称“台”,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海域,与福建省隔台 湾海峡相望。台湾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台湾本岛、 澎湖列岛等以及临近属岛等80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的面积为 35873平方公里。 北回归线将台湾一分为二成南北两个气候区,南部属于热带 季风气候区,北部则是属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台湾的夏季是 每年的5月到9月,每日的气温在30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大概 为2500mm。 台湾总人口约2228万,含汉族在内共有10个民族居住在此, 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少数民族有泰雅、阿美、卑南、鲁 凯等民族。许多居民的祖籍是福建和广东两省的,闽南语是台 湾的主要方言,通用语言是汉语(普通话)。 台湾,又名“福尔摩沙”,意为“美丽之岛”。 台湾是中国 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称作“蓬莱”、 “瀛洲”、“夷州”、“琉求”等。中国从三国时期开始经营 台湾,在清光绪十一年,台湾菜正式建立行省。台湾海峡是中 国南北海上交通的要塞,有“东南锁钥”(suǒ yuè开锁的器件,
阿里虽然被雷神击死了,但从此后这座秃山上 却长出了满山遍野的花草树木。人们都说:这些 花草树木是阿里的皮肉和头发变的。而阿里山上 的那棵神木就是老寿星那根龙头拐杖变的。那两 个仙女被阿里舍身为他人的壮举感动了,她们不 顾五帝的劝说,毅然留在阿里的身边,变成了两 江碧绿的姊妹潭,永远同阿里作伴。而那只孔雀 也就变成了一条流淌在阿里身边的小溪。
阿里山空间距离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层一层盘旋绕
上山顶的铁路,竟长达七十二公里,连通各森林区的支线,
总长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条隧道,最长的达一千
三百公尺。火车穿过热、亚热、温、寒四带迥异的森林区。
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这里所产
的是世界罕见的高级建筑木材,如台湾杉、铁杉、红绘、扁
清乾隆时在原来基础上扩建,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建。 同治十三年(1874)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巡视台湾时建议 清政府将此庙立为国家祭典。
光绪元年(1875)清廷赐郑成功延平郡王称号。庙再扩建, 改称延平郡王祠。每年正月十六进行祭祀。此庙是台湾纪 念郑成功祠庙中历史最久、祭礼郑成功庙最隆重之地。
垦丁国家公园
垦丁国家公园中国台湾地区的第一座“国家公园”,成立于1984年1月1
日,于台湾当局内政主管部门“营建署”下设管理处,首任处长为曾任屏东
县第十届县长的施孟雄先生。
垦丁国家公园位于屏东县境内的恒春半岛上,陆地面积18,084公顷,海
域面积15,185公顷,海陆域合计共33,269公顷,园区南北长约二十四公里,
几个勇于献身的年轻人为人间留下了美丽的
山水。为了纪念阿里,人们把这座碧绿的山改名
叫阿里山。
旅游资源
阿里山列为台湾风景区之一,美景纷陈早为人所称道,因此 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 知阿里山之伟大”的说法。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 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阿里山空间距离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层一层盘旋绕上山 顶的铁路,竟长达七十二公里,连通各森林区的支线,总长 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条隧道,最长的达一千三百 公尺。火车穿过热、亚热、温、寒四带迥异的森林区。
东西宽约二十四公里,距台湾第二大城高雄市约九十公里。垦丁国家公园是
知名的观光胜地,园内有许多度假设施。
垦丁国家公园位于台湾本岛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三面环海,东面太平洋,
西邻台湾海峡,南濒巴士海峡。陆地范围西边包括龟山向南至红柴之台地崖
与海滨地带,南部包括龙銮潭南面之猫鼻头、南湾、垦丁森林游乐区、鹅銮
鼻、东沿太平洋岸经佳乐水,北至南仁山区。海域范围包括南湾海域及龟山
西子湾
西子湾位于台湾高雄西隅的一个风景区,距市中心 车程约20分钟。位于在柴山西南端的山麓下,南面 隔海与旗津岛相望,是一个风景天成的海湾。而最 北端则傍著柴山,是一处由平滩和浅沙所构成的海 水浴场,以及以夕阳美景及天然礁石闻名的海湾。 在清初时,西子湾也被称作洋路湾、洋子湾或斜仔 湾,而在闽南语的谐音引申下,斜仔湾逐渐被称为 西子湾。傍晚时分的夕照,是为台湾名景之一。
中台禅寺
中台禅寺位于南投县埔里镇一新里,由 惟觉老和尚住持,于1994年创建,目前在全 省有80多家分院,并且定期举办神修活动; 中台禅寺规模庞大外观融中西工法,寺顶高 耸壮观,更是让信众们赞叹,中台禅寺整个 新建筑乍看下彷佛金字塔形态,实为佛教建 筑另一巨作。中台禅寺自1994年创建后,又 于公元1994年至2000年开始重新规划改建, 今日的中台禅寺建筑外观庄严宏伟。
还有另外一种传说
从前,阿里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没有飞禽走兽,名 叫秃山。在秃山里住着一个名叫阿里的青年猎人。一 天,他到北山上打猎,从虎口里救出两个姑娘和一只 孔雀。这两个姑娘是天宫的仙女,她俩带着孔雀偷偷 来到这儿看风景,不料却碰上了老虎,多亏阿里救了 她们。但躲过了老虎的一劫,却没能瞒过王帝。因私 自下凡,五帝派老寿星下凡来捉拿她们回天宫问罪。 阿里为救两个姑娘,不惜得罪神通广大的玉帝,将老 寿星的龙头拐杖夺下,并把他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