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历史 世界近代史 两次工业革命复习课件
中考历史 世界近代史 两次工业革命复习课件
式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2.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第 2.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4.“发明大王”爱迪生
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 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了 世界的联系。 3.国际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 义阶段,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重新瓜分世界。
四、对中国的影响: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
(2)条件: 英国具备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海外市场的需求。
一、工业革命概况 1、时间:_1_8_世__纪__6_0_年__代__至__1_9_世___纪____4_0__年___代__ 2、领先国家:_英__国____ 3、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部门:__棉__纺__织__业___
点 ) 明人
国家
蒸汽机广 泛应用 蒸汽时代
珍妮纺纱机 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
英国
纺织、采矿、 交通运输
第二 次工 业革 命
19C后半 电力在生
期—20C 产生活中
初
的广泛应
用
电气时代
美国爱迪生发明电灯 美国、德国
本茨发明汽车
超过英国
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电力工业、
汽车工业、
石油工业、
初三历史主题复习一: 三次科技革命之比较 比较内容 第一次工 第二次工业革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 3.领先国家: 美国、德国
次 工 业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概况
1.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电力、石油); 2.新机器、新交通工具的发明(内燃机、汽车、飞机);
革 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德国人 命 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成飞机。
3.新信息传递工具的发展(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
复习四:两次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
代”)
【中考考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主要发明、历史作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主要发明、历史作用)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 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 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想一想: 为什么这场“变革”首先是从英国开始?
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两次工业革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对外开放, 引进并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技术。 3. 重视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名称
工业 革命
起止时 间
18C60 年代19C40 年代
标志(特 主要技术发明成果和发 工业领先的
Hale Waihona Puke 4、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___珍__妮__纺__纱__机
5、标志性成就:_蒸__汽__机__的广泛使用
6、重大发明: 瓦特 改良蒸汽机,美国富尔顿发
明
轮船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 火车 ___________
7、时代标志:_人__类__进__入__“_ 蒸汽时代”
8、结束标志:大机器生产 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
图说历史
1688光荣革命后,资 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 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 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英国议会大厦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需要
18世纪英国已成为最大殖民国家
一、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1)政治前提: 英国较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19世纪中期 20世纪初
正在进行
蒸汽机的广 电力和内燃机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
泛应用
的广泛使用 使用
理论基 础
领先国 家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学
英国
美、德
美国等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革命
1.促进生产力突飞 猛进的发展。 2.社会生活:
影响
3.国际关系:
启 示
初三历史主题复习一: 三次科技革命之比较
比较内 容
开始时 间 完成时 间 标志
第一次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 第三次科技革命 革命(第一 命(第二次科 次科技革命) 技革命)
18世纪60年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代
业革命 命(第二次科 (第一次 技革命) 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标志
理论基础
领先国家
比较内容 第一次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
革命(第一 (第二次科技革 革命
次科技革命)
命)
进入时代
交通工具
动力及能 源
重大突破的 领域(主要技 术发明成果及 发明人 )
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