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

5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
5以内的减法
学情与教材分析:
“减法”一课是计算数学的第二节课。

大多数学生入学时已经会算一些简单的减法,但是,对于减法的含义未必理解得很清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

虽然初步认识减法,知识比较简单,但是,这对学生以后学习计算、解决问题等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力图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减去一个数”的过程、参与和体验“减去一个数”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并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和应用简单、明了的数学知识解释我们生活周围的事物,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为了使学生真正学好这一知识,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逼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充足的观察、感悟、发现数学信息的基础上,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观察能力得以提高,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后续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德育目标:
让学生懂得感恩与分享,及交流中的文明礼仪。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减法的含义难点:减法与加法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加法口算快答:出示写有算式的绿叶,让学生看算式快速算得数。

2+3 1+3 1+4 2+2 4+1 3+1 ……
2、游戏红花配绿叶:将绿叶均分给四个大组的学生,让学生算出得数,并将绿
叶快速贴在黑白上对应数字的红花下面。

二、情景导入:
我们在生活中除了要用到加法来计算事物的变化外,还要用到另一种方法来计算。

请同学们听听我家发生的一个有趣的故事,看看需要用到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三、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师:去年的感恩节中,我家的刺猬朋友Tom从家里的5个苹果中背走了2个给自己的父母,表达感恩之心。

(贴出5个苹果与一个刺猬,刺猬的背上背着2个苹果)请问我家的苹果还剩下几个呢?
通过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师:像这样,从5个里面去掉2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算式,并重点解释“—”号,名称及含义,带着学生大声朗读算式。

2、学习减法算式
贴上3个三角形在黑板上
问:3只三角形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
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用虚线圈出一个三角形。

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
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3-1=
问:3-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

同样的方式得出算式3-2=
(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四、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请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动手摆一摆学具
师:请拿出5个圆形,用右手遮住3个表示去掉,请问还剩下几个?
生:还剩下2个。

师:请问减法算式怎样列呢?
生:5减3等于2.
然后请一个学生上台来做小老师,模仿刚才老师的说法给出要求,全班按照小老师的要求来操作并给出算式。

2、生活中的数学:
1)老师拿出5颗糖果,取出一个自己吃掉,问:原来一共有几颗糖,老师吃掉几颗,还剩下几颗?请学生告诉大家减法算式。

2)老师请学生参与糖果的分享,并且每个分享糖果的学生都要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和得数。

(渗透德育教育目标)
3)发散联想,通过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类似于3-1这种减法来表示的事物来。

五、巩固反馈
1、减法口算快答:出示写有算式的绿叶,让学生看算式快速算得数。

2、游戏红花配绿叶:将绿叶均分给四个大组的学生,让学生算出得数,并将绿
叶快速贴在黑白上对应数字的红花下面。

3、课堂作业:
根据图示,填出算式中的数。

板书设计:
减法认识
5 – 2 = 3
减号:去掉
3 – 1 = 2
3 – 2 = 1
《5以内的减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5以内的减法认识。

因为孩子们在幼儿园学过数数,相对来说知识比较简单。

但是刚入学的孩子上课习惯尚未完全培养好,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

而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

所以还根据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注重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整节课,学生和老师的精神都很饱满,教师很有激情,学生也很活跃,都能很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使得教学的效果良好。

在教学环节中,时间的分配较为合理,预设了25分钟的学生巩固操练的过程。

由于对时间预计较准确,教案的实施也很顺利的完成。

板书设计中,功能分区明确,直观,能清晰的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的操练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本节课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1、没有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要用减法来运算?是学生明白减法的作用。

2、练习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

3、学生在操练中,没有让学生进行互助检查和帮助。

4、小总结过于匆促,不能起到最后的总结回顾的作用,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梳理整理的过程。

5、语言没有其他数学老师那么精确简练。

作为一个第一次教数学的新手,我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仍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相关主题